linux运维中的命令梳理(四)

时间:2022-04-23
本文章向大家介绍linux运维中的命令梳理(四),主要内容包括其使用实例、应用技巧、基本知识点总结和需要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管理命令----------

ps命令:查看进程

要对系统中进程进行监测控制,查看状态,内存,CPU的使用情况,使用命令:/bin/ps
(1)         ps :是显示瞬间进程的状态,并不动态连续;
(2)         top:如果想对进程运行时间监控,应该用 top 命令;
(3)         kill 用于杀死进程或者给进程发送信号;
(4)        查看文章最后的man手册,可以查看ps的每项输出的含义,to find: STANDARD FORMAT SPECIFIERS
===================================ps 的参数说明=============================
l 长格式输出;
u 按用户名和启动时间的顺序来显示进程;
j 用任务格式来显示进程;
f 用树形格式来显示进程;
a 显示所有用户的所有进程(包括其它用户);
x 显示无控制终端的进程;
r 显示运行中的进程;
ww 避免详细参数被截断;

-A 列出所有的进程
-w 显示加宽可以显示较多的资讯
-au 显示较详细的资讯
-aux 显示所有包含其他使用者的进程
-e 显示所有进程,环境变量
-f 全格式
-h 不显示标题
-l 长格式
-w 宽输出
a   显示终端上地所有进程,包括其他用户地进程
r   只显示正在运行地进程
x   显示没有控制终端地进程
我们常用的选项是组合是 aux 或 lax,还有参数 f 的应用。
pids 只列出进程标识符,之间运用逗号分隔.该进程列表必须在命令行参数地最后一个选项后面紧接着给出,中间不能插入空格.比如:ps -f1,4,5 显示的是进程ID为1,4,5的进程
下介绍长命令行选项,这些选项都运用“--”开头:
--sort X[+|-] key [,[+|-] key [,…]] 从SORT KEYS段中选一个多字母键.“+”字符是可选地,因为默认地方向就是按数字升序或者词典顺序,“-”字符是逆序排序(即降序).
比如: ps -jax -sort=uid,-ppid,+pid.
--help 显示帮助信息.
--version 显示该命令地版本信息.
在前面地选项说明中提到了排序键,接下来对排序键作进一步说明.需要注意地是排序中运用地值是ps运用地内部值,并非仅用于某些输出格式地伪值.排序键列表见下表.
============排序键列表==========================
c cmd   可执行地简单名称 
C cmdline   完整命令行 
f flags   长模式标志 
g pgrp   进程地组ID 
G tpgid   控制tty进程组ID 
j cutime   累计用户时间 
J cstime   累计系统时间 
k utime   用户时间 
K stime   系统时间 
m min_flt   次要页错误地数量 
M maj_flt   重点页错误地数量 
n cmin_flt 累计次要页错误 
N cmaj_flt 累计重点页错误 
o session   对话ID 
p pid   进程ID 
P ppid   父进程ID 
r rss   驻留大小 
R resident 驻留页 
s size   内存大小(千字节) 
S share   共享页地数量 
t tty   tty次要设备号 
T start_time 进程启动地时间 
U uid   UID
u user   用户名
v vsize   总地虚拟内存数量(字节) 
y priority 内核调度优先级
========================================ps aux 或 lax 输出的解释=========================
2、ps aux 或 lax 输出的解释
au(x) 输出格式 : 
USER PID %CPU %MEM VSZ RSS TTY STAT START TIME COMMAND

USER: 进程所有者
PID: 进程ID
%CPU: 占用的 CPU 使用率
%MEM: 占用的内存使用率
VSZ: 占用的虚拟内存大小
RSS: 占用的内存大小
TTY: 终端的次要装置号码 (minor device number of tty)
STAT: 进程状态:
START: 启动进程的时间; 
TIME: 进程消耗CPU的时间;
COMMAND:命令的名称和参数;
=========================================进程STAT状态==================================
D 无法中断的休眠状态(通常 IO 的进程); 
R 正在运行,在可中断队列中; 
S 处于休眠状态,静止状态; 
T 停止或被追踪,暂停执行; 
W 进入内存交换(从内核2.6开始无效); 
X 死掉的进程; 
Z 僵尸进程不存在但暂时无法消除;
W: 没有足够的记忆体分页可分配
WCHAN 正在等待的进程资源;
<: 高优先级进程
N: 低优先序进程
L: 有记忆体分页分配并锁在记忆体内 (即时系统或捱A I/O),即,有些页被锁进内存

s 进程的领导者(在它之下有子进程); 
l 多进程的(使用 CLONE_THREAD, 类似 NPTL pthreads); 
+ 位于后台的进程组;
========================================kill 终止进程================================
kill 终止进程
有十几种控制进程的方法,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kill -STOP [pid] 
发送SIGSTOP (17,19,23)停止一个进程,而并不消灭这个进程。
kill -CONT [pid] 
发送SIGCONT (19,18,25)重新开始一个停止的进程。
kill -KILL [pid] 
发送SIGKILL (9)强迫进程立即停止,并且不实施清理操作。
kill -9 -1 
终止你拥有的全部进程。
SIGKILL 和 SIGSTOP 信号不能被捕捉、封锁或者忽略,但是,其它的信号可以。所以这是你的终极武器。
==================================================范例==============================
$ ps
PID TTY TIME COMMAND
5800 ttyp0 00:00:00 bash
5835 ttyp0 00:00:00 ps
可以看到,显示地项目共分为四项,依次为PID(进程ID)、TTY(终端名称)、TIME(进程执行时 间)、COMMAND(该进程地命令行输入).
可以运用u选项来查看进程所有者及其他少许详细信息,如下所示:
$ ps u
USER PID %CPU %MEM USZ RSS TTY STAT START TIME COMMAND
test 5800 0.0 0.4 1892 1040 ttyp0 S Nov27 0:00 -bash
test 5836 0.0 0.3 2528 856 ttyp0 R Nov27 0:00 ps u
在bash进程前面有条横线,意味着该进程便是用户地登录shell,所以对于一个登录用户来说带短横线地进程只有一个.还可以看 到%CPU、%MEM两个选项,前者指该进程占用地CPU时间
和总时间地百分比;后者指该进程占用地内存和总内存地百分比.
在这种情况下看到了所有控制终端地进程;当然对于其他那些没有控制终端地进程 还是没有观察到,所以这时就需要运用x选项.运用x选项可以观察到所有地进程情况.
1)ps a 显示现行终端机下的所有程序,包括其他用户的程序。
2)ps -A 显示所有程序。
3)ps c 列出程序时,显示每个程序真正的指令名称,而不包含路径,参数或常驻服务的标示。
4)ps -e 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A"参数相同。
5)ps e 列出程序时,显示每个程序所使用的环境变量。
6)ps f 用ASCII字符显示树状结构,表达程序间的相互关系。
7)ps -H 显示树状结构,表示程序间的相互关系。
8)ps -N 显示所有的程序,除了执行ps指令终端机下的程序之外。
9)ps s 采用程序信号的格式显示程序状况。
10)ps S 列出程序时,包括已中断的子程序资料。
11)ps -t<终端机编号>  指定终端机编号,并列出属于该终端机的程序的状况。
12)ps u  以用户为主的格式来显示程序状况。
13)ps x  显示所有程序,不以终端机来区分。
 最常用的方法是ps -aux,然后再用管道符号导向到grep去查找特定的进程,然后再对特定的进程进行操作。


----------------------------------10个实例-----------------------------
1、显示所有进程:
下面的命令将列出所有的进程:
$ ps ax 
$ ps -ef 
加上管道输出给less,来滚动显示
"u"或者"-f"参数来显示所有进程的详细信息
$ ps aux 
$ ps -ef -f 
注意:为什么用户列不显示我的用户名,但显示其他用户,如root、www等,对于所有的用户名(包括你)如果长度大于8个字符,然后ps将只显示UID,而不是用户名。
2、根据用户显示进程:
由进程的所属用户使用“-u”选项后跟用户名来显示。多个用户名可以提供以逗号分隔。
$ ps -f -u www-data 
UID        PID  PPID  C STIME TTY          TIME CMD 
www-data  1329  1328  0 09:32 ?        00:00:00 nginx: worker process 
www-data  1330  1328  0 09:32 ?        00:00:00 nginx: worker process 
www-data  1332  1328  0 09:32 ?        00:00:00 nginx: worker process 
www-data  1377  1372  0 09:32 ?        00:00:00 php-fpm: pool a.localhost                                                
www-data  1378  1372  0 09:32 ?        00:00:00 php-fpm: pool a.localhost                                                
www-data  4524  2359  0 10:03 ?        00:00:00 /usr/sbin/apache2 -k start 
www-data  4527  2359  0 10:03 ?        00:00:00 /usr/sbin/apache2 -k start 
www-data  4528  2359  0 10:03 ?        00:00:00 /usr/sbin/apache2 -k start 
3、通过名字和进程ID显示进程:
通过名字或命令搜索进程,使用“-C”选项后面加搜索词。
$ ps -C apache2 
  PID TTY          TIME CMD 
 2359 ?        00:00:00 apache2 
 4524 ?        00:00:00 apache2 
 4525 ?        00:00:00 apache2 
... 
4、根据CPU或者内存进行排序:
系管理员经常希望找出那些消耗大量内存或CPU的进程。排序选项将基于特定的字段或参数让进程列表进行排序。
“–sort”选项由逗号分隔的多个字段可以用指定。此外,该字段可以带有前缀“-”或“”符号,表示降序或升序分别排序。通过进程列表进行排序有很多参数,你可以检查手册页的完整列表。
$ ps aux --sort=-pcpu,+pmem 
显示前5个消耗了大部分的CPU进程。
$ ps aux --sort=-pcpu | head -5 
USER       PID %CPU %MEM    VSZ   RSS TTY      STAT START   TIME COMMAND 
root         1  2.6  0.7  51396  7644 ?        Ss   02:02   0:03 /usr/lib/systemd/systemd --switched-root --system --deserialize 23 
root      1249  2.6  3.0 355800 30896 tty1     Rsl+ 02:02   0:02 /usr/bin/X -background none :0 vt01 -nolisten tcp 
root       508  2.4  1.6 248488 16776 ?        Ss   02:02   0:03 /usr/bin/python /usr/sbin/firewalld --nofork 
silver    1525  2.1  2.3 448568 24392 ?        S    02:03   0:01 /usr/bin/python /usr/share/system-config-printer/applet.py 
5、用树的风格显示进程的层次关系:
许多进程实际上是一些父进程分的分支,知道这父子进程关系往往是有用的。在'–forest'选项将建立ASCII艺术风格层次的树视图。
下面的命令将搜索进程名字为Apache2,形成一个树结构来显示详细的信息。
$ ps -f --forest -C apache2 
UID        PID  PPID  C STIME TTY          TIME CMD 
root      2359     1  0 09:32 ?        00:00:00 /usr/sbin/apache2 -k start 
www-data  4524  2359  0 10:03 ?        00:00:00  _ /usr/sbin/apache2 -k start 
www-data  4525  2359  0 10:03 ?        00:00:00  _ /usr/sbin/apache2 -k start 
www-data  4526  2359  0 10:03 ?        00:00:00  _ /usr/sbin/apache2 -k start 
www-data  4527  2359  0 10:03 ?        00:00:00  _ /usr/sbin/apache2 -k start 
www-data  4528  2359  0 10:03 ?        00:00:00  _ /usr/sbin/apache2 -k start 
尽量不要使用任何的排序和树风格一起展示,因为他们使用了不同的顺序。
6、显示一个父进程的子进程:
这里有一个例子显示所有apache进程的分支
$ ps -o pid,uname,comm -C apache2 
  PID USER     COMMAND 
 2359 root     apache2 
 4524 www-data apache2 
 4525 www-data apache2 
 4526 www-data apache2 
 4527 www-data apache2 
 4528 www-data apache2 
[term] 
The first process that is owned by root is the main apache2 process and all other apache2 processes have been forked out of this main process. The next command lists all child apache2 processes using the pid of the main apache2 process 
[term] 
$ ps --ppid 2359 
PID TTY       TIME CMD 
4524 ?        00:00:00 apache2 
4525 ?        00:00:00 apache2 
4526 ?        00:00:00 apache2 
4527 ?        00:00:00 apache2 
4528 ?        00:00:00 apache2 
7、显示一个进程的线程:
“-L”选项将显示进程的线程。它可以用来显示特定进程的所有线程或者所有进程。
下面的命令将显示所有id为3150的进程所拥有的线程。
$ ps -p 3150 -L 
8、改变要显示的列:
ps命令可以配置为只显示选中的列表。为了显示完整列表可以查看手册。
下面的命令只显示PID,用户名,CPU,内存和命令的列。
$ ps -e -o pid,uname,pcpu,pmem,comm 
可以重命名列标签,相当的灵活。
$ ps -e -o pid,uname=USERNAME,pcpu=CPU_USAGE,pmem,comm 
PID USERNAME CPU_USAGE %MEM COMMAND 
1 root           0.0  0.0 init 
 2 root           0.0  0.0 kthreadd 
3 root           0.0  0.0 ksoftirqd/0 
4 root           0.0  0.0 kworker/0:0 
5 root           0.0  0.0 kworker/0:0H 
7 root           0.0  0.0 migration/0 
8 root           0.0  0.0 rcu_bh 
9 root           0.0  0.0 rcuob/0 
10 root           0.0  0.0 rcuob/1 
9、显示进程运行的时间:
表示进程的运行时间。对于运行的时间,列默认情况下是不显示的,可以使用“-O”选项查看。
$ ps -e -o pid,comm,etime 
10、把ps命令变成一个实时查看器:
像往常一样,watch命令可以用来实时捕捉ps显示进程。简单的例子如下:
$ watch -n 1 'ps -e -o pid,uname,cmd,pmem,pcpu --sort=-pmem,-pcpu | head -15' 
输出在桌面上像这样:
Every 1.0s: ps -e -o pid,uname,cmd,pmem,pcpu --...  Sun Dec  1 18:16:08 2013 
PID USER     CMD                         %MEM %CPU 
3800 1000     /opt/google/chrome/chrome -  4.6  1.4 
7492 1000     /opt/google/chrome/chrome -  2.7  1.4 
3150 1000     /opt/google/chrome/chrome    2.7  2.5 
3824 1000     /opt/google/chrome/chrome -  2.6  0.6 
3936 1000     /opt/google/chrome/chrome -  2.4  1.6 
2936 1000     /usr/bin/plasma-desktop      2.3  0.2 
9666 1000     /opt/google/chrome/chrome -  2.1  0.8 
3842 1000     /opt/google/chrome/chrome -  2.1  0.8 
4739 1000     /opt/google/chrome/chrome -  1.8  1.0 
3930 1000     /opt/google/chrome/chrome -  1.7  1.0 
3911 1000     /opt/google/chrome/chrome -  1.6  0.6 
3645 1000     /opt/google/chrome/chrome -  1.5  0.4 
3677 1000     /opt/google/chrome/chrome -  1.5  0.4 
3639 1000     /opt/google/chrome/chrome -  1.4  0.4 
输出将被刷新,每1秒刷新统计数据。不过不要以为这是类似上面。
你会注意到在相比情况下top/htop命令的输出变化会更加频繁。
这是因为上面输出各种各样的值,CPU使用率和内存使用情况的组合。但上述ps命令排序显示的更简单,采取的是一个时间1列(如学校数学).所以它不会像top那样快速更新。

top命令

简介
top命令是Linux下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状况,类似于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

top显示系统当前的进程和其他状况,是一个动态显示过程,即可以通过用户按键来不断刷新当前状态.如果在前台执行该命令,它将独占前台,直到用户终止该程序为止. 比较准确的说,top命令提供了实时的对系统处理器的状态监视.它将显示系统中CPU最“敏感”的任务列表.该命令可以按CPU使用.内存使用和执行时间对任务进行排序;而且该命令的很多特性都可以通过交互式命令或者在个人定制文件中进行设定. 

下面详细介绍它的使用方法。

参数含义

top - 01:06:48 up  1:22,  1 user,  load average: 0.06, 0.60, 0.48
Tasks:  29 total,   1 running,  28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0.3% us,  1.0% sy,  0.0% ni, 98.7% id,  0.0% wa,  0.0% hi,  0.0% si
Mem:    191272k total,   173656k used,    17616k free,    22052k buffers
Swap:   192772k total,        0k used,   192772k free,   123988k cached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1379 root      16   0  7976 2456 1980 S  0.7  1.3   0:11.03 sshd
14704 root      16   0  2128  980  796 R  0.7  0.5   0:02.72 top
1 root      16   0  1992  632  544 S  0.0  0.3   0:00.90 init
2 root      34  19     0    0    0 S  0.0  0.0   0:00.00 ksoftirqd/0
3 root      RT   0     0    0    0 S  0.0  0.0   0:00.00 watchdog/0


-----------top命令打开后-----------------
按数字1,可以查看到当前系统的cpu核数
按大写字母M,可以查看到当前内存使用率的降序排列情况
按大写字母P,可以查看到当前CPU使用率的降序排列情况

统计信息区前五行是系统整体的统计信息。第一行是任务队列信息,同 uptime 命令的执行结果。其内容如下:

01:06:48    当前时间
up 1:22    系统运行时间,格式为时:分
1 user    当前登录用户数
load average: 0.06, 0.60, 0.48    系统负载,即任务队列的平均长度。三个数值分别为 1分钟、5分钟、15分钟前到现在的平均值。
 

第二、三行为进程和CPU的信息。当有多个CPU时,这些内容可能会超过两行。内容如下:

total 进程总数
running 正在运行的进程数
sleeping 睡眠的进程数
stopped 停止的进程数
zombie 僵尸进程数
Cpu(s): 
0.3% us 用户空间占用CPU百分比
1.0% sy 内核空间占用CPU百分比
0.0% ni 用户进程空间内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百分比
98.7% id 空闲CPU百分比
0.0% wa 等待输入输出的CPU时间百分比
0.0%hi:硬件CPU中断占用百分比
0.0%si:软中断占用百分比
0.0%st:虚拟机占用百分比

 

 

最后两行为内存信息。内容如下:

Mem:
191272k total    物理内存总量
173656k used    使用的物理内存总量
17616k free    空闲内存总量
22052k buffers    用作内核缓存的内存量
Swap: 
192772k total    交换区总量
0k used    使用的交换区总量
192772k free    空闲交换区总量
123988k cached    缓冲的交换区总量,内存中的内容被换出到交换区,而后又被换入到内存,但使用过的交换区尚未被覆盖,该数值即为这些内容已存在于内存中的交换区的大小,相应的内存再次被换出时可不必再对交换区写入。

 

进程信息区统计信息区域的下方显示了各个进程的详细信息。首先来认识一下各列的含义。


序号  列名    含义
a    PID     进程id
b    PPID    父进程id
c    RUSER   Real user name
d    UID     进程所有者的用户id
e    USER    进程所有者的用户名
f    GROUP   进程所有者的组名
g    TTY     启动进程的终端名。不是从终端启动的进程则显示为 ?
h    PR      优先级
i    NI      nice值。负值表示高优先级,正值表示低优先级
j    P       最后使用的CPU,仅在多CPU环境下有意义
k    %CPU    上次更新到现在的CPU时间占用百分比
l    TIME    进程使用的CPU时间总计,单位秒
m    TIME+   进程使用的CPU时间总计,单位1/100秒
n    %MEM    进程使用的物理内存百分比
o    VIRT    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总量,单位kb。VIRT=SWAP+RES
p    SWAP    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中,被换出的大小,单位kb。
q    RES     进程使用的、未被换出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RES=CODE+DATA
r    CODE    可执行代码占用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
s    DATA    可执行代码以外的部分(数据段+栈)占用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
t    SHR     共享内存大小,单位kb
u    nFLT    页面错误次数
v    nDRT    最后一次写入到现在,被修改过的页面数。
w    S       进程状态(D=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R=运行,S=睡眠,T=跟踪/停止,Z=僵尸进程)
x    COMMAND 命令名/命令行
y    WCHAN   若该进程在睡眠,则显示睡眠中的系统函数名
z    Flags   任务标志,参考 sched.h

 
默认情况下仅显示比较重要的 PID、USER、PR、NI、VIRT、RES、SHR、S、%CPU、%MEM、TIME+、COMMAND 列。可以通过下面的快捷键来更改显示内容。 

更改显示内容通过 f 键可以选择显示的内容。按 f 键之后会显示列的列表,按 a-z 即可显示或隐藏对应的列,最后按回车键确定。 
按 o 键可以改变列的显示顺序。按小写的 a-z 可以将相应的列向右移动,而大写的 A-Z 可以将相应的列向左移动。最后按回车键确定。 
按大写的 F 或 O 键,然后按 a-z 可以将进程按照相应的列进行排序。而大写的 R 键可以将当前的排序倒转。


命令使用
top使用格式

top [-] [d] [p] [q] [c] [C] [S] [s]  [n]


参数说明


d 指定每两次屏幕信息刷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然用户可以使用s交互命令来改变之。 
p 通过指定监控进程ID来仅仅监控某个进程的状态。 
q 该选项将使top没有任何延迟的进行刷新。如果调用程序有超级用户权限,那么top将以尽可能高的优先级运行。 
S 指定累计模式 
s 使top命令在安全模式中运行。这将去除交互命令所带来的潜在危险。 
i 使top不显示任何闲置或者僵死进程。 
c 显示整个命令行而不只是显示命令名 


其他实用命令
下面介绍在top命令执行过程中可以使用的一些交互命令。从使用角度来看,熟练的掌握这些命令比掌握选项还重要一些。这些命令都是单字母的,如果在命令行选项中使用了s选项,则可能其中一些命令会被屏蔽掉。


Ctrl+L 擦除并且重写屏幕。 
h或者? 显示帮助画面,给出一些简短的命令总结说明。 
k       终止一个进程。系统将提示用户输入需要终止的进程PID,以及需要发送给该进程什么样的信号。一般的终止进程可以使用15信号;如果不能正常结束那就使用信号9强制结束该进程。默认值是信号15。在安全模式中此命令被屏蔽。 
i 忽略闲置和僵死进程。这是一个开关式命令。 
q 退出程序。 
r 重新安排一个进程的优先级别。系统提示用户输入需要改变的进程PID以及需要设置的进程优先级值。输入一个正值将使优先级降低,反之则可以使该进程拥有更高的优先权。默认值是10。 
S 切换到累计模式。 
s 改变两次刷新之间的延迟时间。系统将提示用户输入新的时间,单位为s。如果有小数,就换算成m s。输入0值则系统将不断刷新,默认值是5 s。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设置太小的时间,很可能会引起不断刷新,从而根本来不及看清显示的情况,而且系统负载也会大大增加。 
f或者F 从当前显示中添加或者删除项目。 
o或者O 改变显示项目的顺序。 
l 切换显示平均负载和启动时间信息。 
m 切换显示内存信息。 
t 切换显示进程和CPU状态信息。 
c 切换显示命令名称和完整命令行。 
M 根据驻留内存大小进行排序。 
P 根据CPU使用百分比大小进行排序。 
T 根据时间/累计时间进行排序。 
W 将当前设置写入~/.toprc文件中。这是写top配置文件的推荐方法。

附常用操作:

top   //每隔5秒显式所有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
top -d 2  //每隔2秒显式所有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
top -c  //每隔5秒显式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并显示进程的命令行参数(默认只有进程名)
top -p 12345 -p 6789//每隔5秒显示pid是12345和pid是6789的两个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
top -d 2 -c -p 123456 //每隔2秒显示pid是12345的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并显式该进程启动的命令行参数

lsof命令

lsof(list open files)是一个列出当前系统打开文件的工具。在linux环境下,任何事物都以文件的形式存在,通过文件不仅仅可以访问常规数据,还可以访问网络连接和硬件。所以如传输控制协议 (TCP) 和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套接字等,系统在后台都为该应用程序分配了一个文件描述符,无论这个文件的本质如何,该文件描述符为应用程序与基础操作系统之间的交互提供了通用接口。因为应用程序打开文件的描述符列表提供了大量关于这个应用程序本身的信息,因此通过lsof工具能够查看这个列表对系统监测以及排错将是很有帮助的。

 

输出信息含义
在终端下输入lsof即可显示系统打开的文件,因为 lsof 需要访问核心内存和各种文件,所以必须以 root 用户的身份运行它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其功能。

直接输入lsof部分输出为:


COMMAND     PID        USER   FD      TYPE             DEVICE SIZE/OFF       NODE NAME
init          1        root  cwd       DIR                8,1     4096          2 /
init          1        root  rtd       DIR                8,1     4096          2 /
init          1        root  txt       REG                8,1   150584     654127 /sbin/init
udevd       415        root    0u      CHR                1,3      0t0       6254 /dev/null
udevd       415        root    1u      CHR                1,3      0t0       6254 /dev/null
udevd       415        root    2u      CHR                1,3      0t0       6254 /dev/null
udevd       690        root  mem       REG                8,1    51736     302589 /lib/x86_64-linux-gnu/libnss_files-2.13.so
syslogd    1246      syslog    2w      REG                8,1    10187     245418 /var/log/auth.log
syslogd    1246      syslog    3w      REG                8,1    10118     245342 /var/log/syslog
dd         1271        root    0r      REG                0,3        0 4026532038 /proc/kmsg
dd         1271        root    1w     FIFO               0,15      0t0        409 /run/klogd/kmsg
dd         1271        root    2u      CHR                1,3      0t0       6254 /dev/null

每行显示一个打开的文件,若不指定条件默认将显示所有进程打开的所有文件。

lsof输出各列信息的意义如下:

COMMAND:进程的名称 PID:进程标识符

USER:进程所有者

FD:文件描述符,应用程序通过文件描述符识别该文件。如cwd、txt等 TYPE:文件类型,如DIR、REG等

DEVICE:指定磁盘的名称

SIZE:文件的大小

NODE:索引节点(文件在磁盘上的标识)

NAME:打开文件的确切名称


FD 列中的文件描述符cwd 值表示应用程序的当前工作目录,这是该应用程序启动的目录,除非它本身对这个目录进行更改,txt 类型的文件是程序代码,如应用程序二进制文件本身或共享库,如上列表中显示的 /sbin/init 程序。

其次数值表示应用程序的文件描述符,这是打开该文件时返回的一个整数。如上的最后一行文件/dev/initctl,其文件描述符为 10。u 表示该文件被打开并处于读取/写入模式,而不是只读 ® 或只写 (w) 模式。同时还有大写 的W 表示该应用程序具有对整个文件的写锁。该文件描述符用于确保每次只能打开一个应用程序实例。初始打开每个应用程序时,都具有三个文件描述符,从 0 到 2,分别表示标准输入、输出和错误流。所以大多数应用程序所打开的文件的 FD 都是从 3 开始。

与 FD 列相比,Type 列则比较直观。文件和目录分别称为 REG 和 DIR。而CHR 和 BLK,分别表示字符和块设备;或者 UNIX、FIFO 和 IPv4,分别表示 UNIX 域套接字、先进先出 (FIFO) 队列和网际协议 (IP) 套接字。

 

常用参数
lsof语法格式是:
lsof [options] filename


lsof abc.txt 显示开启文件abc.txt的进程
lsof -c abc 显示abc进程现在打开的文件
lsof -c -p 1234 列出进程号为1234的进程所打开的文件
lsof -g gid 显示归属gid的进程情况
lsof +d /usr/local/ 显示目录下被进程开启的文件
lsof +D /usr/local/ 同上,但是会搜索目录下的目录,时间较长
lsof -d 4 显示使用fd为4的进程
lsof -i 用以显示符合条件的进程情况
lsof -i[46] [protocol][@hostname|hostaddr][:service|port]
  46 --> IPv4 or IPv6
  protocol --> TCP or UDP
  hostname --> Internet host name
  hostaddr --> IPv4地址
  service --> /etc/service中的 service name (可以不止一个)
  port --> 端口号 (可以不止一个)

lsof使用实例
查找谁在使用文件系统


在卸载文件系统时,如果该文件系统中有任何打开的文件,操作通常将会失败。那么通过lsof可以找出那些进程在使用当前要卸载的文件系统,如下:
# lsof /GTES11/ 
COMMAND PID USER FD TYPE DEVICE SIZE NODE NAME 
bash 4208 root cwd DIR 3,1 4096 2 /GTES11/ 
vim 4230 root cwd DIR 3,1 4096 2 /GTES11/
在这个示例中,用户root正在其/GTES11目录中进行一些操作。一个 bash是实例正在运行,并且它当前的目录为/GTES11,另一个则显示的是vim正在编辑/GTES11下的文件。要成功地卸载/GTES11,应该在通知用户以确保情况正常之后,中止这些进程。 这个示例说明了应用程序的当前工作目录非常重要,因为它仍保持着文件资源,并且可以防止文件系统被卸载。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守护进程(后台进程)将它们的目录更改为根目录、或服务特定的目录(如 sendmail 示例中的 /var/spool/mqueue)的原因,以避免该守护进程阻止卸载不相关的文件系统。

 

恢复删除的文件


当Linux计算机受到入侵时,常见的情况是日志文件被删除,以掩盖攻击者的踪迹。管理错误也可能导致意外删除重要的文件,比如在清理旧日志时,意外地删除了数据库的活动事务日志。有时可以通过lsof来恢复这些文件。
当进程打开了某个文件时,只要该进程保持打开该文件,即使将其删除,它依然存在于磁盘中。这意味着,进程并不知道文件已经被删除,它仍然可以向打开该文件时提供给它的文件描述符进行读取和写入。除了该进程之外,这个文件是不可见的,因为已经删除了其相应的目录索引节点。
在/proc 目录下,其中包含了反映内核和进程树的各种文件。/proc目录挂载的是在内存中所映射的一块区域,所以这些文件和目录并不存在于磁盘中,因此当我们对这些文件进行读取和写入时,实际上是在从内存中获取相关信息。大多数与 lsof 相关的信息都存储于以进程的 PID 命名的目录中,即 /proc/1234 中包含的是 PID 为 1234 的进程的信息。每个进程目录中存在着各种文件,它们可以使得应用程序简单地了解进程的内存空间、文件描述符列表、指向磁盘上的文件的符号链接和其他系统信息。lsof 程序使用该信息和其他关于内核内部状态的信息来产生其输出。所以lsof 可以显示进程的文件描述符和相关的文件名等信息。也就是我们通过访问进程的文件描述符可以找到该文件的相关信息。
当系统中的某个文件被意外地删除了,只要这个时候系统中还有进程正在访问该文件,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lsof从/proc目录下恢复该文件的内容。 假如由于误操作将/var/log/messages文件删除掉了,那么这时要将/var/log/messages文件恢复的方法如下:
首先使用lsof来查看当前是否有进程打开/var/logmessages文件,如下:
# lsof |grep /var/log/messages 
syslogd 1283 root 2w REG 3,3 5381017 1773647 /var/log/messages (deleted)
从上面的信息可以看到 PID 1283(syslogd)打开文件的文件描述符为 2。同时还可以看到/var/log/messages已经标记被删除了。因此我们可以在 /proc/1283/fd/2 (fd下的每个以数字命名的文件表示进程对应的文件描述符)中查看相应的信息,如下:
# head -n 10 /proc/1283/fd/2 
Aug 4 13:50:15 holmes86 syslogd 1.4.1: restart. 
Aug 4 13:50:15 holmes86 kernel: klogd 1.4.1, log source = /proc/kmsg started. 
Aug 4 13:50:15 holmes86 kernel: Linux version 2.6.22.1-8 (root@everestbuilder.linux-ren.org) (gcc version 4.2.0) #1 SMP Wed Jul 18 11:18:32 EDT 2007 Aug 4 13:50:15 holmes86 kernel: BIOS-provided physical RAM map: Aug 4 13:50:15 holmes86 kernel: BIOS-e820: 0000000000000000 - 000000000009f000 (usable) Aug 4 13:50:15 holmes86 kernel: BIOS-e820: 000000000009f000 - 00000000000a0000 (reserved) Aug 4 13:50:15 holmes86 kernel: BIOS-e820: 0000000000100000 - 000000001f7d3800 (usable) Aug 4 13:50:15 holmes86 kernel: BIOS-e820: 000000001f7d3800 - 0000000020000000 (reserved) Aug 4 13:50:15 holmes86 kernel: BIOS-e820: 00000000e0000000 - 00000000f0007000 (reserved) Aug 4 13:50:15 holmes86 kernel: BIOS-e820: 00000000f0008000 - 00000000f000c000 (reserved)
从上面的信息可以看出,查看 /proc/8663/fd/15 就可以得到所要恢复的数据。如果可以通过文件描述符查看相应的数据,那么就可以使用 I/O 重定向将其复制到文件中,如:
cat /proc/1283/fd/2 > /var/log/messages
对于许多应用程序,尤其是日志文件和数据库,这种恢复删除文件的方法非常有用。

实用命令
lsof `which httpd` //那个进程在使用apache的可执行文件
lsof /etc/passwd //那个进程在占用/etc/passwd
lsof /dev/hda6 //那个进程在占用hda6
lsof /dev/cdrom //那个进程在占用光驱
lsof -c sendmail //查看sendmail进程的文件使用情况
lsof -c courier -u ^zahn //显示出那些文件被以courier打头的进程打开,但是并不属于用户zahn
lsof -p 30297 //显示那些文件被pid为30297的进程打开
lsof -D /tmp 显示所有在/tmp文件夹中打开的instance和文件的进程。但是symbol文件并不在列

lsof -u1000 //查看uid是100的用户的进程的文件使用情况
lsof -utony //查看用户tony的进程的文件使用情况
lsof -u^tony //查看不是用户tony的进程的文件使用情况(^是取反的意思)
lsof -i //显示所有打开的端口
lsof -i:80 //显示所有打开80端口的进程
lsof -i -U //显示所有打开的端口和UNIX domain文件
lsof -i UDP@[url]www.akadia.com:123 //显示那些进程打开了到www.akadia.com的UDP的123(ntp)端口的链接
lsof -i tcp@ohaha.ks.edu.tw:ftp -r //不断查看目前ftp连接的情况(-r,lsof会永远不断的执行,直到收到中断信号,+r,lsof会一直执行,直到没有档案被显示,缺省是15s刷新)
lsof -i tcp@ohaha.ks.edu.tw:ftp -n //lsof -n 不将IP转换为hostname,缺省是不加上-n参数

netstat命令:打印Socket连接的信息

简介
Netstat 命令用于显示各种网络相关信息,如网络连接,路由表,接口状态 (Interface Statistics),masquerade 连接,多播成员 (Multicast Memberships) 等等。

输出信息含义
执行netstat后,其输出结果为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w/o servers)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0 2 210.34.6.89:telnet 210.34.6.96:2873 ESTABLISHED
tcp 296 0 210.34.6.89:1165 210.34.6.84:netbios-ssn ESTABLISHED
tcp 0 0 localhost.localdom:9001 localhost.localdom:1162 ESTABLISHED
tcp 0 0 localhost.localdom:1162 localhost.localdom:9001 ESTABLISHED
tcp 0 80 210.34.6.89:1161 210.34.6.10:netbios-ssn CLOSE

Active UNIX domain sockets (w/o servers)
Proto RefCnt Flags Type State I-Node Path
unix 1 [ ] STREAM CONNECTED 16178 @000000dd
unix 1 [ ] STREAM CONNECTED 16176 @000000dc
unix 9 [ ] DGRAM 5292 /dev/log
unix 1 [ ] STREAM CONNECTED 16182 @000000df


从整体上看,netstat的输出结果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称为有源TCP连接,其中"Recv-Q"和"Send-Q"指%0A的是接收队列和发送队列。这些数字一般都应该是0。如果不是则表示软件包正在队列中堆积。这种情况只能在非常少的情况见到。

另一个是Active UNIX domain sockets,称为有源Unix域套接口(和网络套接字一样,但是只能用于本机通信,性能可以提高一倍)。
Proto显示连接使用的协议,RefCnt表示连接到本套接口上的进程号,Types显示套接口的类型,State显示套接口当前的状态,Path表示连接到套接口的其它进程使用的路径名。

常见参数
-a (all)显示所有选项,默认不显示LISTEN相关
-t (tcp)仅显示tcp相关选项
-u (udp)仅显示udp相关选项
-n 拒绝显示别名,能显示数字的全部转化成数字。
-l 仅列出有在 Listen (监听) 的服務状态

-p 显示建立相关链接的程序名
-r 显示路由信息,路由表
-e 显示扩展信息,例如uid等
-s 按各个协议进行统计
-c 每隔一个固定时间,执行该netstat命令。

提示:LISTEN和LISTENING的状态只有用-a或者-l才能看到

 

实用命令实例
 
1. 列出所有端口 (包括监听和未监听的)
  列出所有端口 netstat -a


# netstat -a | more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servers and established)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0      0 localhost:30037         *:*                     LISTEN
 udp        0      0 *:bootpc                *:*
 
Active UNIX domain sockets (servers and established)
 Proto RefCnt Flags       Type       State         I-Node   Path
 unix  2      [ ACC ]     STREAM     LISTENING     6135     /tmp/.X11-unix/X0
 unix  2      [ ACC ]     STREAM     LISTENING     5140     /var/run/acpid.socket

  列出所有 tcp 端口 netstat -at


# netstat -at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servers and established)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0      0 localhost:30037         *:*                     LISTEN
 tcp        0      0 localhost:ipp           *:*                     LISTEN
 tcp        0      0 *:smtp                  *:*                     LISTEN
 tcp6       0      0 localhost:ipp           [::]:*                  LISTEN

  列出所有 udp 端口 netstat -au

# netstat -au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servers and established)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udp        0      0 *:bootpc                *:*
 udp        0      0 *:49119                 *:*
 udp        0      0 *:mdns                  *:*
 
2. 列出所有处于监听状态的 Sockets
  只显示监听端口 netstat -l

# netstat -l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only servers)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0      0 localhost:ipp           *:*                     LISTEN
 tcp6       0      0 localhost:ipp           [::]:*                  LISTEN
 udp        0      0 *:49119                 *:*
  只列出所有监听 tcp 端口 netstat -lt

# netstat -lt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only servers)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0      0 localhost:30037         *:*                     LISTEN
 tcp        0      0 *:smtp                  *:*                     LISTEN
 tcp6       0      0 localhost:ipp           [::]:*                  LISTEN
  只列出所有监听 udp 端口 netstat -lu

# netstat -lu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only servers)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udp        0      0 *:49119                 *:*
 udp        0      0 *:mdns                  *:*
  只列出所有监听 UNIX 端口 netstat -lx


# netstat -lx
 Active UNIX domain sockets (only servers)
 Proto RefCnt Flags       Type       State         I-Node   Path
 unix  2      [ ACC ]     STREAM     LISTENING     6294     private/maildrop
 unix  2      [ ACC ]     STREAM     LISTENING     6203     public/cleanup
 unix  2      [ ACC ]     STREAM     LISTENING     6302     private/ifmail
 unix  2      [ ACC ]     STREAM     LISTENING     6306     private/bsmtp



3. 显示每个协议的统计信息
  显示所有端口的统计信息 netstat -s


# netstat -s
 Ip:
 11150 total packets received
 1 with invalid addresses
 0 forwarded
 0 incoming packets discarded
 11149 incoming packets delivered
 11635 requests sent out
 Icmp:
 0 ICMP messages received
 0 input ICMP message failed.
 Tcp:
 582 active connections openings
 2 failed connection attempts
 25 connection resets received
 Udp:
 1183 packets received
 4 packets to unknown port received.
 .....

  显示 TCP 或 UDP 端口的统计信息 netstat -st 或 -su

# netstat -st 
# netstat -su
 

4. 在 netstat 输出中显示 PID 和进程名称 netstat -p
netstat -p 可以与其它开关一起使用,就可以添加 “PID/进程名称” 到 netstat 输出中,这样 debugging 的时候可以很方便的发现特定端口运行的程序。

# netstat -pt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w/o servers)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PID/Program name
 tcp        1      0 ramesh-laptop.loc:47212 192.168.185.75:www        CLOSE_WAIT  2109/firefox
 tcp        0      0 ramesh-laptop.loc:52750 lax:www ESTABLISHED 2109/firefox
5. 在 netstat 输出中不显示主机,端口和用户名 (host, port or user)
当你不想让主机,端口和用户名显示,使用 netstat -n。将会使用数字代替那些名称。

同样可以加速输出,因为不用进行比对查询。

# netstat -an
如果只是不想让这三个名称中的一个被显示,使用以下命令

# netsat -a --numeric-ports
# netsat -a --numeric-hosts
# netsat -a --numeric-users
 

6. 持续输出 netstat 信息
netstat 将每隔一秒输出网络信息。


# netstat -c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w/o servers)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0      0 ramesh-laptop.loc:36130 101-101-181-225.ama:www ESTABLISHED
 tcp        1      1 ramesh-laptop.loc:52564 101.11.169.230:www      CLOSING
 tcp        0      0 ramesh-laptop.loc:43758 server-101-101-43-2:www ESTABLISHED
 tcp        1      1 ramesh-laptop.loc:42367 101.101.34.101:www      CLOSING
 ^C

 

7. 显示系统不支持的地址族 (Address Families)
netstat --verbose
在输出的末尾,会有如下的信息

netstat: no support for `AF IPX' on this system.
netstat: no support for `AF AX25' on this system.
netstat: no support for `AF X25' on this system.
netstat: no support for `AF NETROM' on this system.
 

8. 显示核心路由信息 netstat -r
# netstat -r
 Kernel IP routing table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SS Window  irtt Iface
 192.168.1.0     *               255.255.255.0   U         0 0          0 eth2
 link-local      *               255.255.0.0     U         0 0          0 eth2
 default         192.168.1.1     0.0.0.0         UG        0 0          0 eth2
注意: 使用 netstat -rn 显示数字格式,不查询主机名称。

 

9. 找出程序运行的端口
并不是所有的进程都能找到,没有权限的会不显示,使用 root 权限查看所有的信息。

# netstat -ap | grep ssh
 tcp        1      0 dev-db:ssh           101.174.100.22:39213        CLOSE_WAIT  -
 tcp        1      0 dev-db:ssh           101.174.100.22:57643        CLOSE_WAIT  -
  找出运行在指定端口的进程

# netstat -an | grep ':80'
 

10. 显示网络接口列表
# netstat -i
 Kernel Interface table
 Iface   MTU Met   RX-OK RX-ERR RX-DRP RX-OVR    TX-OK TX-ERR TX-DRP TX-OVR Flg
 eth0       1500 0         0      0      0 0             0      0      0      0 BMU
 eth2       1500 0     26196      0      0 0         26883      6      0      0 BMRU
 lo        16436 0         4      0      0 0             4      0      0      0 LRU
显示详细信息,像是 ifconfig 使用 netstat -ie:


# netstat -ie
 Kernel Interface table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10:40:11:11:11
 UP BROADCAST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
 RX bytes:0 (0.0 B)  TX bytes:0 (0.0 B)
 Memory:f6ae0000-f6b00000

 
11. IP和TCP分析
  查看连接某服务端口最多的的IP地址


[root@localhost ~]# netstat -nat | grep "192.168.1.15:22" |awk '{print $5}'|awk -F: '{print $1}'|sort|uniq -c|sort -nr|head -20
18 221.136.168.36
3 154.74.45.242
2 78.173.31.236
2 62.183.207.98
2 192.168.1.14
2 182.48.111.215
2 124.193.219.34
2 119.145.41.2
2 114.255.41.30
1 75.102.11.99

  TCP各种状态列表


[root@localhost ~]# netstat -nat |awk '{print $6}'
established)
Foreign
LISTEN
TIME_WAIT
ESTABLISHED
TIME_WAIT
SYN_SENT

先把状态全都取出来,然后使用uniq -c统计,之后再进行排序。

[root@localhost ~]# netstat -nat |awk '{print $6}'|sort|uniq -c
143 ESTABLISHED
1 FIN_WAIT1
1 Foreign
1 LAST_ACK
36 LISTEN
6 SYN_SENT
113 TIME_WAIT
1 established)

最后的命令如下:
netstat -nat |awk '{print $6}'|sort|uniq -c|sort -rn
分析access.log获得访问前10位的ip地址
awk '{print $1}' access.log |sort|uniq -c|sort -nr|head -10

10个netstat的基本用法: 1. 列出所有连接

第一个要介绍的,是最简单的命令:列出所有当前的连接。使用 -a 选项即可。

[root@localhost ~]# netstat -a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servers and established)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0 0 enlightened:domain *:* LISTEN tcp 0 0 localhost:ipp *:* LISTEN tcp 0 0 enlightened.local:54750 li240-5.members.li:http ESTABLISHED tcp 0 0 enlightened.local:49980 del01s07-in-f14.1:https ESTABLISHED tcp6 0 0 ip6-localhost:ipp [::]:* LISTEN udp 0 0 enlightened:domain *:* udp 0 0 *:bootpc *:* udp 0 0 enlightened.local:ntp *:* udp 0 0 localhost:ntp *:* udp 0 0 *:ntp *:* udp 0 0 *:58570 *:* udp 0 0 *:mdns *:* udp 0 0 *:49459 *:* udp6 0 0 fe80::216:36ff:fef8:ntp [::]:* udp6 0 0 ip6-localhost:ntp [::]:* udp6 0 0 [::]:ntp [::]:* udp6 0 0 [::]:mdns [::]:* udp6 0 0 [::]:63811 [::]:* udp6 0 0 [::]:54952 [::]:* Active UNIX domain sockets (servers and established) Proto RefCnt Flags Type State I-Node Path unix 2 [ ACC ] STREAM LISTENING 12403 @/tmp/dbus-IDgfj3UGXX unix 2 [ ACC ] STREAM LISTENING 40202 @/dbus-vfs-daemon/socket-6nUC6CCx 上述命令列出 tcp, udp 和 unix 协议下所有套接字的所有连接。然而这些信息还不够详细,管理员往往需要查看某个协议或端口的具体连接情况。

2. 只列出 TCP 或 UDP 协议的连接

使用 -t 选项列出 TCP 协议的连接:

[root@localhost ~]# netstat -at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servers and established)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0 0 enlightened:domain *:* LISTEN tcp 0 0 localhost:ipp *:* LISTEN tcp 0 0 enlightened.local:36310 del01s07-in-f24.1:https ESTABLISHED tcp 0 0 enlightened.local:45038 a96-17-181-10.depl:http ESTABLISHED tcp 0 0 enlightened.local:37892 ABTS-North-Static-:http ESTABLISHED ..... 使用 -u 选项列出 UDP 协议的连接:

[root@localhost ~]# netstat -au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servers and established)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udp 0 0 *:34660 *:* udp 0 0 enlightened:domain *:* udp 0 0 *:bootpc *:* udp 0 0 enlightened.local:ntp *:* udp 0 0 localhost:ntp *:* udp 0 0 *:ntp *:* udp6 0 0 fe80::216:36ff:fef8:ntp [::]:* udp6 0 0 ip6-localhost:ntp [::]:* udp6 0 0 [::]:ntp [::]:* 上面同时显示了 IPv4 和 IPv6 的连接。

3. 禁用反向域名解析,加快查询速度

默认情况下 netstat 会通过反向域名解析技术查找每个 IP 地址对应的主机名。这会降低查找速度。如果你觉得 IP 地址已经足够,而没有必要知道主机名,就使用 -n 选项禁用域名解析功能。

[root@localhost ~]# netstat -ant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servers and established)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0 0 127.0.1.1:53 0.0.0.0:* LISTEN tcp 0 0 127.0.0.1:631 0.0.0.0:* LISTEN tcp 0 0 192.168.1.2:49058 173.255.230.5:80 ESTABLISHED tcp 0 0 192.168.1.2:33324 173.194.36.117:443 ESTABLISHED tcp6 0 0 ::1:631 :::* LISTEN 上述命令列出所有 TCP 协议的连接,没有使用域名解析技术。So easy ? 非常好。

4. 只列出监听中的连接

任何网络服务的后台进程都会打开一个端口,用于监听接入的请求。这些正在监听的套接字也和连接的套接字一样,也能被 netstat 列出来。使用 -l 选项列出正在监听的套接字。

[root@localhost ~]# netstat -tnl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only servers)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0 0 127.0.1.1:53 0.0.0.0:* LISTEN tcp 0 0 127.0.0.1:631 0.0.0.0:* LISTEN tcp6 0 0 ::1:631 :::* LISTEN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处于监听状态的 TCP 端口和连接。如果你查看所有监听端口,去掉 -t 选项。如果你只想查看 UDP 端口,使用 -u 选项,代替 -t 选项。

注意:不要使用 -a 选项,否则 netstat 会列出所有连接,而不仅仅是监听端口。

ss命令用于显示socket状态:可以代替netstat命令

ss命令用于显示socket状态. 他可以显示PACKET sockets, TCP sockets, UDP sockets, DCCP sockets, RAW sockets, Unix domain sockets等等统计. 它比其他工具展示等多tcp和state信息. 它是一个非常实用、快速、有效的跟踪IP连接和sockets的新工具.SS命令可以提供如下信息:
所有的TCP sockets
所有的UDP sockets
所有ssh/ftp/ttp/https持久连接
所有连接到Xserver的本地进程
使用state(例如:connected, synchronized, SYN-RECV, SYN-SENT,TIME-WAIT)、地址、端口过滤
所有的state FIN-WAIT-1 tcpsocket连接以及更多
很多流行的Linux发行版都支持ss以及很多监控工具使用ss命令.熟悉这个工具有助于您更好的发现与解决系统性能问题.本人强烈建议使用ss命令替代netstat部分命令,例如netsat -ant/lnt等.
展示他之前来做个对比,统计服务器并发连接数

ss -a   查看所有跟本机有关的连接数
ss -l   查看本机的端口启用情况


netstat
# time netstat -ant | grep EST | wc -l
3100
 
real 0m12.960s
user 0m0.334s
sys 0m12.561s
# time ss -o state established | wc -l
3204
 
real 0m0.030s
user 0m0.005s
sys 0m0.026s


结果很明显ss统计并发连接数效率完败netstat,在ss能搞定的情况下, 你还会在选择netstat吗, 还在犹豫吗, 看以下例子,或者跳转到帮助页面.
常用ss命令:
ss -l 显示本地打开的所有端口
ss -pl 显示每个进程具体打开的socket
ss -t -a 显示所有tcp socket
ss -u -a 显示所有的UDP Socekt
ss -o state established '( dport = :smtp or sport = :smtp )' 显示所有已建立的SMTP连接
ss -o state established '( dport = :http or sport = :http )' 显示所有已建立的HTTP连接
ss -x src /tmp/.X11-unix/* 找出所有连接X服务器的进程
ss -s 列出当前socket详细信息:


显示sockets简要信息
列出当前已经连接,关闭,等待的tcp连接
# ss -s
Total: 3519 (kernel 3691)
TCP: 26557 (estab 3163, closed 23182, orphaned 194, synrecv 0, timewait 23182/0), ports 1452
 
Transport Total IP IPv6
* 3691 - -
RAW 2 2 0
UDP 10 7 3
TCP 3375 3368 7
INET 3387 3377 10
FRAG 0 0 0

列出当前监听端口
# ss -l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Port Peer Address:Port
0 10 :::5989 :::*
0 5 *:rsync *:*
0 128 :::sunrpc :::*
0 128 *:sunrpc *:*
0 511 *:http *:*
0 128 :::ssh :::*
0 128 *:ssh *:*
0 128 :::35766 :::*
0 128 127.0.0.1:ipp *:*
0 128 ::1:ipp :::*
0 100 ::1:smtp :::*
0 100 127.0.0.1:smtp *:*
0 511 *:https *:*
0 100 :::1311 :::*
0 5 *:5666 *:*
0 128 *:3044 *:*

ss列出每个进程名及其监听的端口
# ss -pl

ss列所有的tcp sockets
# ss -t -a

ss列出所有udp sockets
# ss -u -a

ss列出所有http连接中的连接
# ss -o state established '( dport = :http or sport = :http )'

·以上包含对外提供的80,以及访问外部的80
·用以上命令完美的替代netstat获取http并发连接数,监控中常用到

ss列出本地哪个进程连接到x server
# ss -x src /tmp/.X11-unix/*

ss列出处在FIN-WAIT-1状态的http、https连接
# ss -o state fin-wait-1 '( sport = :http or sport = :https )'

ss常用的state状态:
established
syn-sent
syn-recv
fin-wait-1
fin-wait-2
time-wait
closed
close-wait
last-ack
listen
closing
all : All of the above states
connected : All the states except for listen and closed
synchronized : All the connected states except for syn-sent
bucket : Show states, which are maintained as minisockets, i.e. time-wait and syn-recv.
big : Opposite to bucket state.

ss使用IP地址筛选:
ss src ADDRESS_PATTERN
src:表示来源
ADDRESS_PATTERN:表示地址规则
 
如下:
ss src 120.33.31.1   #列出来之20.33.31.1的连接
 
# 列出来至120.33.31.1,80端口的连接
ss src 120.33.31.1:http
ss src 120.33.31.1:80



为什么ss比netstat快:
因为netstat是遍历/proc下面每个PID目录,ss直接读/proc/net下面的统计信息。所以ss执行的时候消耗资源以及消耗的时间都比netstat少很多

# ss -h
Usage: ss [ OPTIONS ]
       ss [ OPTIONS ] [ FILTER ]
   -h, --help           this message
   -V, --version        output version information
   -n, --numeric        don't resolve service names
   -r, --resolve       resolve host names
   -a, --all            display all sockets
   -l, --listening      display listening sockets
   -o, --options       show timer information
   -e, --extended      show detailed socket information
   -m, --memory        show socket memory usage
   -p, --processes      show process using socket
   -i, --info           show internal TCP information
   -s, --summary        show socket usage summary
 
   -4, --ipv4          display only IP version 4 sockets
   -6, --ipv6          display only IP version 6 sockets
   -0, --packet display PACKET sockets
   -t, --tcp            display only TCP sockets
   -u, --udp            display only UDP sockets
   -d, --dccp           display only DCCP sockets
   -w, --raw            display only RAW sockets
   -x, --unix           display only Unix domain sockets
   -f, --family=FAMILY display sockets of type FAMILY
 
   -A, --query=QUERY, --socket=QUERY
       QUERY := {all|inet|tcp|udp|raw|unix|packet|netlink}[,QUERY]
 
   -D, --diag=FILE      Dump raw information about TCP sockets to FILE
   -F, --filter=FILE   read filter information from FILE
       FILTER := [ state TCP-STATE ] [ EXPRESSION ]

kill/pkill/killall命令:杀掉进程

常规篇:
 首先,用ps查看进程,方法如下:

$ ps -ef

……
smx       1822     1  0 11:38 ?        00:00:49 gnome-terminal
smx       1823  1822  0 11:38 ?        00:00:00 gnome-pty-helper
smx       1824  1822  0 11:38 pts/0    00:00:02 bash
smx       1827     1  4 11:38 ?        00:26:28 /usr/lib/firefox-3.6.18/firefox-bin
smx       1857  1822  0 11:38 pts/1    00:00:00 bash
smx       1880  1619  0 11:38 ?        00:00:00 update-notifier
……
smx      11946  1824  0 21:41 pts/0    00:00:00 ps -ef

或者:

$ ps -aux

……

smx       1822  0.1  0.8  58484 18152 ?        Sl   11:38   0:49 gnome-terminal
smx       1823  0.0  0.0   1988   712 ?        S    11:38   0:00 gnome-pty-helper
smx       1824  0.0  0.1   6820  3776 pts/0    Ss   11:38   0:02 bash
smx       1827  4.3  5.8 398196 119568 ?       Sl   11:38  26:13 /usr/lib/firefox-3.6.18/firefox-bin
smx       1857  0.0  0.1   6688  3644 pts/1    Ss   11:38   0:00 bash
smx       1880  0.0  0.6  41536 12620 ?        S    11:38   0:00 update-notifier
……
smx      11953  0.0  0.0   2716  1064 pts/0    R+   21:42   0:00 ps -aux

此时如果我想杀了火狐的进程就在终端输入:

$ kill -s 9 1827

其中-s 9 制定了传递给进程的信号是9,即强制、尽快终止进程。各个终止信号及其作用见附录。

1827则是上面ps查到的火狐的PID。

简单吧,但有个问题,进程少了则无所谓,进程多了,就会觉得痛苦了,无论是ps -ef 还是ps -aux,每次都要在一大串进程信息里面查找到要杀的进程,看的眼都花了。

进阶篇:

改进1:

把ps的查询结果通过管道给grep查找包含特定字符串的进程。管道符“|”用来隔开两个命令,管道符左边命令的输出会作为管道符右边命令的输入。

$ ps -ef | grep firefox
smx       1827     1  4 11:38 ?        00:27:33 /usr/lib/firefox-3.6.18/firefox-bin
smx      12029  1824  0 21:54 pts/0    00:00:00 grep --color=auto firefox

这次就清爽了。然后就是

$kill -s 9 1827

还是嫌打字多?

改进2——使用pgrep:

一看到pgrep首先会想到什么?没错,grep!pgrep的p表明了这个命令是专门用于进程查询的grep。

$ pgrep firefox
1827

看到了什么?没错火狐的PID,接下来又要打字了:

$kill -s 9 1827

改进3——使用pidof:

看到pidof想到啥?没错pid of xx,字面翻译过来就是 xx的PID。

$ pidof firefox-bin
1827
和pgrep相比稍显不足的是,pidof必须给出进程的全名。然后就是老生常谈:

$kill -s 9 1827

无论使用ps 然后慢慢查找进程PID 还是用grep查找包含相应字符串的进程,亦或者用pgrep直接查找包含相应字符串的进程PID,然后手动输入给kill杀掉,都稍显麻烦。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有!

改进4:

$ps -ef | grep firefox | grep -v grep | cut -c 9-15 | xargs kill -s 9

说明:

“grep firefox”的输出结果是,所有含有关键字“firefox”的进程。

“grep -v grep”是在列出的进程中去除含有关键字“grep”的进程。

“cut -c 9-15”是截取输入行的第9个字符到第15个字符,而这正好是进程号PID。

“xargs kill -s 9”中的xargs命令是用来把前面命令的输出结果(PID)作为“kill -s 9”命令的参数,并执行该命令。“kill -s 9”会强行杀掉指定进程。

难道你不想抱怨点什么?没错太长了

改进5:

知道pgrep和pidof两个命令,干嘛还要打那么长一串!
$ pgrep firefox | xargs kill -s 9

改进6:
$ ps -ef | grep firefox | awk '{print $2}' | xargs kill -9
kill: No such process
有一个比较郁闷的地方,进程已经正确找到并且终止了,但是执行完却提示找不到进程。

其中awk '{print $2}' 的作用就是打印(print)出第二列的内容。根据常规篇,可以知道ps输出的第二列正好是PID。就把进程相应的PID通过xargs传递给kill作参数,杀掉对应的进程。

改进7:
难道每次都要调用xargs把PID传递给kill?答案是否定的:

$kill -s 9 `ps -aux | grep firefox | awk '{print $2}'`

改进8:

没错,命令依然有点长,换成pgrep。
$kill -s 9 `pgrep firefox`

改进9——pkill:

看到pkill想到了什么?没错pgrep和kill!pkill=pgrep+kill。

$pkill -9 firefox

说明:"-9" 即发送的信号是9,pkill与kill在这点的差别是:pkill无须 “s”,终止信号等级直接跟在 “-“ 后面。之前我一直以为是 "-s 9",结果每次运行都无法终止进程。

改进10——killall:

killall和pkill是相似的,不过如果给出的进程名不完整,killall会报错。pkill或者pgrep只要给出进程名的一部分就可以终止进程。

$killall -9 firefox

tcpdump命令:网络抓包

简介
用简单的话来定义tcpdump,就是:dump the traffic on a network,根据使用者的定义对网络上的数据包进行截获的包分析工具。 tcpdump可以将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包的“头”完全截获下来提供分析。它支持针对网络层、协议、主机、网络或端口的过滤,并提供and、or、not等逻辑语句来帮助你去掉无用的信息。

 

实用命令实例
默认启动

tcpdump
普通情况下,直接启动tcpdump将监视第一个网络接口上所有流过的数据包。

 

监视指定网络接口的数据包

tcpdump -i eth1
如果不指定网卡,默认tcpdump只会监视第一个网络接口,一般是eth0,下面的例子都没有指定网络接口。 

 

监视指定主机的数据包

打印所有进入或离开sundown的数据包.

tcpdump host sundown
也可以指定ip,例如截获所有210.27.48.1 的主机收到的和发出的所有的数据包

tcpdump host 210.27.48.1 
打印helios 与 hot 或者与 ace 之间通信的数据包

tcpdump host helios and ( hot or ace )
截获主机210.27.48.1 和主机210.27.48.2 或210.27.48.3的通信

tcpdump host 210.27.48.1 and  (210.27.48.2 or 210.27.48.3 ) 
打印ace与任何其他主机之间通信的IP 数据包, 但不包括与helios之间的数据包.

tcpdump ip host ace and not helios
如果想要获取主机210.27.48.1除了和主机210.27.48.2之外所有主机通信的ip包,使用命令:

tcpdump ip host 210.27.48.1 and ! 210.27.48.2
截获主机hostname发送的所有数据

tcpdump -i eth0 src host hostname
监视所有送到主机hostname的数据包

tcpdump -i eth0 dst host hostname
 

监视指定主机和端口的数据包

如果想要获取主机210.27.48.1接收或发出的telnet包,使用如下命令

tcpdump tcp port 23 and host 210.27.48.1
对本机的udp 123 端口进行监视 123 为ntp的服务端口

tcpdump udp port 123 
 

监视指定网络的数据包

打印本地主机与Berkeley网络上的主机之间的所有通信数据包(nt: ucb-ether, 此处可理解为'Berkeley网络'的网络地址,此表达式最原始的含义可表达为: 打印网络地址为ucb-ether的所有数据包)

tcpdump net ucb-ether
打印所有通过网关snup的ftp数据包(注意, 表达式被单引号括起来了, 这可以防止shell对其中的括号进行错误解析)

tcpdump 'gateway snup and (port ftp or ftp-data)'
打印所有源地址或目标地址是本地主机的IP数据包

(如果本地网络通过网关连到了另一网络, 则另一网络并不能算作本地网络.(nt: 此句翻译曲折,需补充).localnet 实际使用时要真正替换成本地网络的名字)

tcpdump ip and not net localnet
 

监视指定协议的数据包

打印TCP会话中的的开始和结束数据包, 并且数据包的源或目的不是本地网络上的主机.(nt: localnet, 实际使用时要真正替换成本地网络的名字))

tcpdump 'tcp[tcpflags] & (tcp-syn|tcp-fin) != 0 and not src and dst net localnet'
打印所有源或目的端口是80, 网络层协议为IPv4, 并且含有数据,而不是SYN,FIN以及ACK-only等不含数据的数据包.(ipv6的版本的表达式可做练习)

tcpdump 'tcp port 80 and (((ip[2:2] - ((ip[0]&0xf)<<2)) - ((tcp[12]&0xf0)>>2)) != 0)'
(nt: 可理解为, ip[2:2]表示整个ip数据包的长度, (ip[0]&0xf)<<2)表示ip数据包包头的长度(ip[0]&0xf代表包中的IHL域, 而此域的单位为32bit, 要换算

成字节数需要乘以4, 即左移2. (tcp[12]&0xf0)>>4 表示tcp头的长度, 此域的单位也是32bit, 换算成比特数为 ((tcp[12]&0xf0) >> 4) << 2, 
即 ((tcp[12]&0xf0)>>2). ((ip[2:2] - ((ip[0]&0xf)<<2)) - ((tcp[12]&0xf0)>>2)) != 0 表示: 整个ip数据包的长度减去ip头的长度,再减去
tcp头的长度不为0, 这就意味着, ip数据包中确实是有数据.对于ipv6版本只需考虑ipv6头中的'Payload Length' 与 'tcp头的长度'的差值, 并且其中表达方式'ip[]'需换成'ip6[]'.)

打印长度超过576字节, 并且网关地址是snup的IP数据包

tcpdump 'gateway snup and ip[2:2] > 576'
打印所有IP层广播或多播的数据包, 但不是物理以太网层的广播或多播数据报

tcpdump 'ether[0] & 1 = 0 and ip[16] >= 224'
打印除'echo request'或者'echo reply'类型以外的ICMP数据包( 比如,需要打印所有非ping 程序产生的数据包时可用到此表达式 .
(nt: 'echo reuqest' 与 'echo reply' 这两种类型的ICMP数据包通常由ping程序产生))

tcpdump 'icmp[icmptype] != icmp-echo and icmp[icmptype] != icmp-echoreply'
 

tcpdump 与wireshark

Wireshark(以前是ethereal)是Windows下非常简单易用的抓包工具。但在Linux下很难找到一个好用的图形化抓包工具。
还好有Tcpdump。我们可以用Tcpdump + Wireshark 的完美组合实现:在 Linux 里抓包,然后在Windows 里分析包。

tcpdump tcp -i eth1 -t -s 0 -c 100 and dst port ! 22 and src net 192.168.1.0/24 -w ./target.cap
(1)tcp: ip icmp arp rarp 和 tcp、udp、icmp这些选项等都要放到第一个参数的位置,用来过滤数据报的类型
(2)-i eth1 : 只抓经过接口eth1的包
(3)-t : 不显示时间戳
(4)-s 0 : 抓取数据包时默认抓取长度为68字节。加上-S 0 后可以抓到完整的数据包
(5)-c 100 : 只抓取100个数据包
(6)dst port ! 22 : 不抓取目标端口是22的数据包
(7)src net 192.168.1.0/24 : 数据包的源网络地址为192.168.1.0/24
(8)-w ./target.cap : 保存成cap文件,方便用ethereal(即wireshark)分析

使用tcpdump抓取HTTP包

tcpdump  -XvvennSs 0 -i eth0 tcp[20:2]=0x4745 or tcp[20:2]=0x4854
0x4745 为"GET"前两个字母"GE",0x4854 为"HTTP"前两个字母"HT"。

tcpdump 对截获的数据并没有进行彻底解码,数据包内的大部分内容是使用十六进制的形式直接打印输出的。显然这不利于分析网络故障,通常的解决办法是先使用带-w参数的tcpdump 截获数据并保存到文件中,然后再使用其他程序(如Wireshark)进行解码分析。当然也应该定义过滤规则,以避免捕获的数据包填满整个硬盘。


输出信息含义
首先我们注意一下,基本上tcpdump总的的输出格式为:系统时间 来源主机.端口 > 目标主机.端口 数据包参数

tcpdump 的输出格式与协议有关.以下简要描述了大部分常用的格式及相关例子.

链路层头
对于FDDI网络, '-e' 使tcpdump打印出指定数据包的'frame control' 域, 源和目的地址, 以及包的长度.(frame control域
控制对包中其他域的解析). 一般的包(比如那些IP datagrams)都是带有'async'(异步标志)的数据包,并且有取值0到7的优先级;
比如 'async4'就代表此包为异步数据包,并且优先级别为4. 通常认为,这些包们会内含一个 LLC包(逻辑链路控制包); 这时,如果此包
不是一个ISO datagram或所谓的SNAP包,其LLC头部将会被打印(nt:应该是指此包内含的 LLC包的包头).

对于Token Ring网络(令牌环网络), '-e' 使tcpdump打印出指定数据包的'frame control'和'access control'域, 以及源和目的地址,
外加包的长度. 与FDDI网络类似, 此数据包通常内含LLC数据包. 不管 是否有'-e'选项.对于此网络上的'source-routed'类型数据包(nt:
意译为:源地址被追踪的数据包,具体含义未知,需补充), 其包的源路由信息总会被打印.


对于802.11网络(WLAN,即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e' 使tcpdump打印出指定数据包的'frame control域,
包头中包含的所有地址, 以及包的长度.与FDDI网络类似, 此数据包通常内含LLC数据包.

(注意: 以下的描述会假设你熟悉SLIP压缩算法 (nt:SLIP为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 这个算法可以在
RFC-1144中找到相关的蛛丝马迹.)

对于SLIP网络(nt:SLIP links, 可理解为一个网络, 即通过串行线路建立的连接, 而一个简单的连接也可看成一个网络),
数据包的'direction indicator'('方向指示标志')("I"表示入, "O"表示出), 类型以及压缩信息将会被打印. 包类型会被首先打印.

类型分为ip, utcp以及ctcp(nt:未知, 需补充). 对于ip包,连接信息将不被打印(nt:SLIP连接上,ip包的连接信息可能无用或没有定义.
reconfirm).对于TCP数据包, 连接标识紧接着类型表示被打印. 如果此包被压缩, 其被编码过的头部将被打印.
此时对于特殊的压缩包,会如下显示:
*S+n 或者 *SA+n, 其中n代表包的(顺序号或(顺序号和应答号))增加或减少的数目(nt | rt:S,SA拗口, 需再译).
对于非特殊的压缩包,0个或更多的'改变'将会被打印.'改变'被打印时格式如下:
'标志'+/-/=n 包数据的长度 压缩的头部长度.
其中'标志'可以取以下值:
U(代表紧急指针), W(指缓冲窗口), A(应答), S(序列号), I(包ID),而增量表达'=n'表示被赋予新的值, +/-表示增加或减少.

比如, 以下显示了对一个外发压缩TCP数据包的打印, 这个数据包隐含一个连接标识(connection identifier); 应答号增加了6,
顺序号增加了49, 包ID号增加了6; 包数据长度为3字节(octect), 压缩头部为6字节.(nt:如此看来这应该不是一个特殊的压缩数据包).

ARP/RARP 数据包

tcpdump对Arp/rarp包的输出信息中会包含请求类型及该请求对应的参数. 显示格式简洁明了. 以下是从主机rtsg到主机csam的'rlogin'
(远程登录)过程开始阶段的数据包样例:
arp who-has csam tell rtsg
arp reply csam is-at CSAM
第一行表示:rtsg发送了一个arp数据包(nt:向全网段发送,arp数据包)以询问csam的以太网地址
Csam(nt:可从下文看出来, 是Csam)以她自己的以太网地址做了回应(在这个例子中, 以太网地址以大写的名字标识, 而internet
地址(即ip地址)以全部的小写名字标识).

如果使用tcpdump -n, 可以清晰看到以太网以及ip地址而不是名字标识:
arp who-has 128.3.254.6 tell 128.3.254.68
arp reply 128.3.254.6 is-at 02:07:01:00:01:c4

如果我们使用tcpdump -e, 则可以清晰的看到第一个数据包是全网广播的, 而第二个数据包是点对点的:
RTSG Broadcast 0806 64: arp who-has csam tell rtsg
CSAM RTSG 0806 64: arp reply csam is-at CSAM
第一个数据包表明:以arp包的源以太地址是RTSG, 目标地址是全以太网段, type域的值为16进制0806(表示ETHER_ARP(nt:arp包的类型标识)),
包的总长度为64字节.

TCP 数据包
(注意:以下将会假定你对 RFC-793所描述的TCP熟悉. 如果不熟, 以下描述以及tcpdump程序可能对你帮助不大.(nt:警告可忽略,
只需继续看, 不熟悉的地方可回头再看.).


通常tcpdump对tcp数据包的显示格式如下:
src > dst: flags data-seqno ack window urgent options

src 和 dst 是源和目的IP地址以及相应的端口. flags 标志由S(SYN), F(FIN), P(PUSH, R(RST),
W(ECN CWT(nt | rep:未知, 需补充))或者 E(ECN-Echo(nt | rep:未知, 需补充))组成,
单独一个'.'表示没有flags标识. 数据段顺序号(Data-seqno)描述了此包中数据所对应序列号空间中的一个位置(nt:整个数据被分段,
每段有一个顺序号, 所有的顺序号构成一个序列号空间)(可参考以下例子). Ack 描述的是同一个连接,同一个方向,下一个本端应该接收的
(对方应该发送的)数据片段的顺序号. Window是本端可用的数据接收缓冲区的大小(也是对方发送数据时需根据这个大小来组织数据).
Urg(urgent) 表示数据包中有紧急的数据. options 描述了tcp的一些选项, 这些选项都用尖括号来表示(如 <mss 1024>).

src, dst 和 flags 这三个域总是会被显示. 其他域的显示与否依赖于tcp协议头里的信息.

这是一个从trsg到csam的一个rlogin应用登录的开始阶段.
rtsg.1023 > csam.login: S 768512:768512(0) win 4096 <mss 1024>
csam.login > rtsg.1023: S 947648:947648(0) ack 768513 win 4096 <mss 1024>
rtsg.1023 > csam.login: . ack 1 win 4096
rtsg.1023 > csam.login: P 1:2(1) ack 1 win 4096
csam.login > rtsg.1023: . ack 2 win 4096
rtsg.1023 > csam.login: P 2:21(19) ack 1 win 4096
csam.login > rtsg.1023: P 1:2(1) ack 21 win 4077
csam.login > rtsg.1023: P 2:3(1) ack 21 win 4077 urg 1
csam.login > rtsg.1023: P 3:4(1) ack 21 win 4077 urg 1
第一行表示有一个数据包从rtsg主机的tcp端口1023发送到了csam主机的tcp端口login上(nt:udp协议的端口和tcp协议的端
口是分别的两个空间, 虽然取值范围一致). S表示设置了SYN标志. 包的顺序号是768512, 并且没有包含数据.(表示格式
为:'first:last(nbytes)', 其含义是'此包中数据的顺序号从first开始直到last结束,不包括last. 并且总共包含nbytes的
用户数据'.) 没有捎带应答(nt:从下文来看,第二行才是有捎带应答的数据包), 可用的接受窗口的大小为4096bytes, 并且请求端(rtsg)
的最大可接受的数据段大小是1024字节(nt:这个信息作为请求发向应答端csam, 以便双方进一步的协商).

Csam 向rtsg 回复了基本相同的SYN数据包, 其区别只是多了一个' piggy-backed ack'(nt:捎带回的ack应答, 针对rtsg的SYN数据包).

rtsg 同样针对csam的SYN数据包回复了一ACK数据包作为应答. '.'的含义就是此包中没有标志被设置. 由于此应答包中不含有数据, 所以
包中也没有数据段序列号. 提醒! 此ACK数据包的顺序号只是一个小整数1. 有如下解释:tcpdump对于一个tcp连接上的会话, 只打印会话两端的
初始数据包的序列号,其后相应数据包只打印出与初始包序列号的差异.即初始序列号之后的序列号, 可被看作此会话上当前所传数据片段在整个
要传输的数据中的'相对字节'位置(nt:双方的第一个位置都是1, 即'相对字节'的开始编号). '-S'将覆盖这个功能, 
使数据包的原始顺序号被打印出来.

 

第六行的含义为:rtsg 向 csam发送了19字节的数据(字节的编号为2到20,传送方向为rtsg到csam). 包中设置了PUSH标志. 在第7行,
csam 喊到, 她已经从rtsg中收到了21以下的字节, 但不包括21编号的字节. 这些字节存放在csam的socket的接收缓冲中, 相应地,
csam的接收缓冲窗口大小会减少19字节(nt:可以从第5行和第7行win属性值的变化看出来). csam在第7行这个包中也向rtsg发送了一个
字节. 在第8行和第9行, csam 继续向rtsg 分别发送了两个只包含一个字节的数据包, 并且这个数据包带PUSH标志.

如果所抓到的tcp包(nt:即这里的snapshot)太小了,以至tcpdump无法完整得到其头部数据, 这时, tcpdump会尽量解析这个不完整的头,
并把剩下不能解析的部分显示为'[|tcp]'. 如果头部含有虚假的属性信息(比如其长度属性其实比头部实际长度长或短), tcpdump会为该头部
显示'[bad opt]'. 如果头部的长度告诉我们某些选项(nt | rt:从下文来看, 指tcp包的头部中针对ip包的一些选项, 回头再翻)会在此包中,
而真正的IP(数据包的长度又不够容纳这些选项, tcpdump会显示'[bad hdr length]'.


抓取带有特殊标志的的TCP包(如SYN-ACK标志, URG-ACK标志等).

在TCP的头部中, 有8比特(bit)用作控制位区域, 其取值为:
CWR | ECE | URG | ACK | PSH | RST | SYN | FIN
(nt | rt:从表达方式上可推断:这8个位是用或的方式来组合的, 可回头再翻)

现假设我们想要监控建立一个TCP连接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包. 可回忆如下:TCP使用3次握手协议来建立一个新的连接; 其与此三次握手
连接顺序对应,并带有相应TCP控制标志的数据包如下:
1) 连接发起方(nt:Caller)发送SYN标志的数据包
2) 接收方(nt:Recipient)用带有SYN和ACK标志的数据包进行回应
3) 发起方收到接收方回应后再发送带有ACK标志的数据包进行回应


0 15 31
-----------------------------------------------------------------
| source port | destination port |
-----------------------------------------------------------------
| sequence number |
-----------------------------------------------------------------
| acknowledgment number |
-----------------------------------------------------------------
| HL | rsvd |C|E|U|A|P|R|S|F| window size |
-----------------------------------------------------------------
| TCP checksum | urgent pointer |
-----------------------------------------------------------------

一个TCP头部,在不包含选项数据的情况下通常占用20个字节(nt | rt:options 理解为选项数据,需回译). 第一行包含0到3编号的字节,
第二行包含编号4-7的字节.

如果编号从0开始算, TCP控制标志位于13字节(nt:第四行左半部分).

 

0 7| 15| 23| 31
----------------|---------------|---------------|----------------
| HL | rsvd |C|E|U|A|P|R|S|F| window size |
----------------|---------------|---------------|----------------
| | 13th octet | | |

让我们仔细看看编号13的字节:

| |
|---------------|
|C|E|U|A|P|R|S|F|
|---------------|
|7 5 3 0|


这里有我们感兴趣的控制标志位. 从右往左这些位被依次编号为0到7, 从而 PSH位在3号, 而URG位在5号.

 

提醒一下自己, 我们只是要得到包含SYN标志的数据包. 让我们看看在一个包的包头中, 如果SYN位被设置, 到底
在13号字节发生了什么:

|C|E|U|A|P|R|S|F|
|---------------|
|0 0 0 0 0 0 1 0|
|---------------|
|7 6 5 4 3 2 1 0|


在控制段的数据中, 只有比特1(bit number 1)被置位.

假设编号为13的字节是一个8位的无符号字符型,并且按照网络字节号排序(nt:对于一个字节来说,网络字节序等同于主机字节序), 其二进制值
如下所示:
00000010

并且其10进制值为:

0*2^7 + 0*2^6 + 0*2^5 + 0*2^4 + 0*2^3 + 0*2^2 + 1*2^1 + 0*2^0 = 2(nt: 1 * 2^6 表示1乘以2的6次方, 也许这样更
清楚些, 即把原来表达中的指数7 6 ... 0挪到了下面来表达)

接近目标了, 因为我们已经知道, 如果数据包头部中的SYN被置位, 那么头部中的第13个字节的值为2(nt: 按照网络序, 即大头方式, 最重要的字节
在前面(在前面,即该字节实际内存地址比较小, 最重要的字节,指数学表示中数的高位, 如356中的3) ).

表达为tcpdump能理解的关系式就是:
tcp[13] 2

从而我们可以把此关系式当作tcpdump的过滤条件, 目标就是监控只含有SYN标志的数据包:
tcpdump -i xl0 tcp[13] 2 (nt: xl0 指网络接口, 如eth0)

这个表达式是说"让TCP数据包的第13个字节拥有值2吧", 这也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现在, 假设我们需要抓取带SYN标志的数据包, 而忽略它是否包含其他标志.(nt:只要带SYN就是我们想要的). 让我们来看看当一个含有
SYN-ACK的数据包(nt:SYN 和 ACK 标志都有), 来到时发生了什么:
|C|E|U|A|P|R|S|F|
|---------------|
|0 0 0 1 0 0 1 0|
|---------------|
|7 6 5 4 3 2 1 0|

13号字节的1号和4号位被置位, 其二进制的值为:
00010010

转换成十进制就是:

0*2^7 + 0*2^6 + 0*2^5 + 1*2^4 + 0*2^3 + 0*2^2 + 1*2^1 + 0*2 = 18(nt: 1 * 2^6 表示1乘以2的6次方, 也许这样更
清楚些, 即把原来表达中的指数7 6 ... 0挪到了下面来表达)

现在, 却不能只用'tcp[13] 18'作为tcpdump的过滤表达式, 因为这将导致只选择含有SYN-ACK标志的数据包, 其他的都被丢弃.
提醒一下自己, 我们的目标是: 只要包的SYN标志被设置就行, 其他的标志我们不理会.

为了达到我们的目标, 我们需要把13号字节的二进制值与其他的一个数做AND操作(nt:逻辑与)来得到SYN比特位的值. 目标是:只要SYN 被设置
就行, 于是我们就把她与上13号字节的SYN值(nt: 00000010).

00010010 SYN-ACK 00000010 SYN
AND 00000010 (we want SYN) AND 00000010 (we want SYN)
-------- --------
= 00000010 = 00000010

我们可以发现, 不管包的ACK或其他标志是否被设置, 以上的AND操作都会给我们相同的值, 其10进制表达就是2(2进制表达就是00000010).
从而我们知道, 对于带有SYN标志的数据包, 以下的表达式的结果总是真(true):

( ( value of octet 13 ) AND ( 2 ) ) ( 2 ) (nt: value of octet 13, 即13号字节的值)

灵感随之而来, 我们于是得到了如下的tcpdump 的过滤表达式
tcpdump -i xl0 'tcp[13] & 2 2'

注意, 单引号或反斜杆(nt: 这里用的是单引号)不能省略, 这可以防止shell对&的解释或替换.


UDP 数据包
UDP 数据包的显示格式,可通过rwho这个具体应用所产生的数据包来说明:
actinide.who > broadcast.who: udp 84

其含义为:actinide主机上的端口who向broadcast主机上的端口who发送了一个udp数据包(nt: actinide和broadcast都是指Internet地址).
这个数据包承载的用户数据为84个字节.

一些UDP服务可从数据包的源或目的端口来识别,也可从所显示的更高层协议信息来识别. 比如, Domain Name service requests(DNS 请求,
在RFC-1034/1035中), 和Sun RPC calls to NFS(对NFS服务器所发起的远程调用(nt: 即Sun RPC),在RFC-1050中有对远程调用的描述).

UDP 名称服务请求

(注意:以下的描述假设你对Domain Service protoco(nt:在RFC-103中有所描述), 否则你会发现以下描述就是天书(nt:希腊文天书,
不必理会, 吓吓你的, 接着看就行))

名称服务请求有如下的格式:
src > dst: id op? flags qtype qclass name (len)
(nt: 从下文来看, 格式应该是src > dst: id op flags qtype qclass? name (len))
比如有一个实际显示为:
h2opolo.1538 > helios.domain: 3+ A? ucbvax.berkeley.edu. (37)

主机h2opolo 向helios 上运行的名称服务器查询ucbvax.berkeley.edu 的地址记录(nt: qtype等于A). 此查询本身的id号为'3'. 符号
'+'意味着递归查询标志被设置(nt: dns服务器可向更高层dns服务器查询本服务器不包含的地址记录). 这个最终通过IP包发送的查询请求
数据长度为37字节, 其中不包括UDP和IP协议的头数据. 因为此查询操作为默认值(nt | rt: normal one的理解), op字段被省略.
如果op字段没被省略, 会被显示在'3' 和'+'之间. 同样, qclass也是默认值, C_IN, 从而也没被显示, 如果没被忽略, 她会被显示在'A'之后.

异常检查会在方括中显示出附加的域: 如果一个查询同时包含一个回应(nt: 可理解为, 对之前其他一个请求的回应), 并且此回应包含权威或附加记录段, 
ancount, nscout, arcount(nt: 具体字段含义需补充) 将被显示为'[na]', '[nn]', '[nau]', 其中n代表合适的计数. 如果包中以下
回应位(比如AA位, RA位, rcode位), 或者字节2或3中任何一个'必须为0'的位被置位(nt: 设置为1), '[b2&3]=x' 将被显示, 其中x表示
头部字节2与字节3进行与操作后的值.

UDP 名称服务应答

对名称服务应答的数据包,tcpdump会有如下的显示格式
src > dst: id op rcode flags a/n/au type class data (len)
比如具体显示如下:
helios.domain > h2opolo.1538: 3 3/3/7 A 128.32.137.3 (273)
helios.domain > h2opolo.1537: 2 NXDomain* 0/1/0 (97)

第一行表示: helios 对h2opolo 所发送的3号查询请求回应了3条回答记录(nt | rt: answer records), 3条名称服务器记录,
以及7条附加的记录. 第一个回答记录(nt: 3个回答记录中的第一个)类型为A(nt: 表示地址), 其数据为internet地址128.32.137.3.
此回应UDP数据包, 包含273字节的数据(不包含UPD和IP的头部数据). op字段和rcode字段被忽略(nt: op的实际值为Query, rcode, 即
response code的实际值为NoError), 同样被忽略的字段还有class 字段(nt | rt: 其值为C_IN, 这也是A类型记录默认取值)

第二行表示: helios 对h2opolo 所发送的2号查询请求做了回应. 回应中, rcode编码为NXDomain(nt: 表示不存在的域)), 没有回答记录,
但包含一个名称服务器记录, 不包含权威服务器记录(nt | ck: 从上文来看, 此处的authority records 就是上文中对应的additional
records). '*'表示权威服务器回答标志被设置(nt: 从而additional records就表示的是authority records).
由于没有回答记录, type, class, data字段都被忽略.

flag字段还有可能出现其他一些字符, 比如'-'(nt: 表示可递归地查询, 即RA 标志没有被设置), '|'(nt: 表示被截断的消息, 即TC 标志
被置位). 如果应答(nt | ct: 可理解为, 包含名称服务应答的UDP数据包, tcpdump知道这类数据包该怎样解析其数据)的'question'段一个条
目(entry)都不包含(nt: 每个条目的含义, 需补充),'[nq]' 会被打印出来.

要注意的是:名称服务器的请求和应答数据量比较大, 而默认的68字节的抓取长度(nt: snaplen, 可理解为tcpdump的一个设置选项)可能不足以抓取
数据包的全部内容. 如果你真的需要仔细查看名称服务器的负载, 可以通过tcpdump 的-s 选项来扩大snaplen值.

SMB/CIFS 解码
tcpdump 已可以对SMB/CIFS/NBT相关应用的数据包内容进行解码(nt: 分别为'Server Message Block 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
'在TCP/IP上实现的网络协议NETBIOS的简称'. 这几个服务通常使用UDP的137/138以及TCP的139端口). 原来的对IPX和NetBEUI SMB数据包的
解码能力依然可以被使用(nt: NetBEUI为NETBIOS的增强版本).


tcpdump默认只按照最简约模式对相应数据包进行解码, 如果我们想要详尽的解码信息可以使用其-v 启动选现. 要注意的是, -v 会产生非常详细的信息,
比如对单一的一个SMB数据包, 将产生一屏幕或更多的信息, 所以此选项, 确有需要才使用.

关于SMB数据包格式的信息, 以及每个域的含义可以参看www.cifs.org 或者samba.org 镜像站点的pub/samba/specs/ 目录. linux 上的SMB 补丁
(nt | rt: patch)由 Andrew Tridgell (tridge@samba.org)提供.


NFS 请求和回应

tcpdump对Sun NFS(网络文件系统)请求和回应的UDP数据包有如下格式的打印输出:
src.xid > dst.nfs: len op args
src.nfs > dst.xid: reply stat len op results

以下是一组具体的输出数据
sushi.6709 > wrl.nfs: 112 readlink fh 21,24/10.73165
wrl.nfs > sushi.6709: reply ok 40 readlink "../var"
sushi.201b > wrl.nfs:
144 lookup fh 9,74/4096.6878 "xcolors"
wrl.nfs > sushi.201b:
reply ok 128 lookup fh 9,74/4134.3150

第一行输出表明: 主机sushi向主机wrl发送了一个'交换请求'(nt: transaction), 此请求的id为6709(注意, 主机名字后是交换
请求id号, 而不是源端口号). 此请求数据为112字节, 其中不包括UDP和IP头部的长度. 操作类型为readlink(nt: 即此操作为读符号链接操作),
操作参数为fh 21,24/10.73165(nt: 可按实际运行环境, 解析如下, fd 表示描述的为文件句柄, 21,24 表示此句柄所对应设
备的主/从设备号对, 10表示此句柄所对应的i节点编号(nt:每个文件都会在操作系统中对应一个i节点, 限于unix类系统中),
73165是一个编号(nt: 可理解为标识此请求的一个随机数, 具体含义需补充)).

第二行中, wrl 做了'ok'的回应, 并且在results 字段中返回了sushi想要读的符号连接的真实目录(nt: 即sushi要求读的符号连接其实是一个目录).

第三行表明: sushi 再次请求 wrl 在'fh 9,74/4096.6878'所描述的目录中查找'xcolors'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 每行所显示的数据含义依赖于其中op字段的
类型(nt: 不同op 所对应args 含义不相同), 其格式遵循NFS 协议, 追求简洁明了.

 

如果tcpdump 的-v选项(详细打印选项) 被设置, 附加的信息将被显示. 比如:
sushi.1372a > wrl.nfs:
148 read fh 21,11/12.195 8192 bytes @ 24576
wrl.nfs > sushi.1372a:
reply ok 1472 read REG 100664 ids 417/0 sz 29388

(-v 选项一般还会打印出IP头部的TTL, ID, length, 以及fragmentation 域, 但在此例中, 都略过了(nt: 可理解为,简洁起见, 做了删减))
在第一行, sushi 请求wrl 从文件 21,11/12.195(nt: 格式在上面有描述)中, 自偏移24576字节处开始, 读取8192字节数据.
Wrl 回应读取成功; 由于第二行只是回应请求的开头片段, 所以只包含1472字节(其他的数据将在接着的reply片段中到来, 但这些数据包不会再有NFS
头, 甚至UDP头信息也为空(nt: 源和目的应该要有), 这将导致这些片段不能满足过滤条件, 从而没有被打印). -v 选项除了显示文件数据信息, 还会显示
附加显示文件属性信息: file type(文件类型, ''REG'' 表示普通文件), file mode(文件存取模式, 8进制表示的), uid 和gid(nt: 文件属主和
组属主), file size (文件大小).

如果-v 标志被多次重复给出(nt: 如-vv), tcpdump会显示更加详细的信息.

必须要注意的是, NFS 请求包中数据比较多, 如果tcpdump 的snaplen(nt: 抓取长度) 取太短将不能显示其详细信息. 可使用
'-s 192'来增加snaplen, 这可用以监测NFS应用的网络负载(nt: traffic).

NFS 的回应包并不严格的紧随之前相应的请求包(nt: RPC operation). 从而, tcpdump 会跟踪最近收到的一系列请求包, 再通过其
交换序号(nt: transaction ID)与相应请求包相匹配. 这可能产生一个问题, 如果回应包来得太迟, 超出tcpdump 对相应请求包的跟踪范围,
该回应包将不能被分析.


AFS 请求和回应
AFS(nt: Andrew 文件系统, Transarc , 未知, 需补充)请求和回应有如下的答应

src.sport > dst.dport: rx packet-type
src.sport > dst.dport: rx packet-type service call call-name args
src.sport > dst.dport: rx packet-type service reply call-name args

elvis.7001 > pike.afsfs:
rx data fs call rename old fid 536876964/1/1 ".newsrc.new"
new fid 536876964/1/1 ".newsrc"
pike.afsfs > elvis.7001: rx data fs reply rename

在第一行, 主机elvis 向pike 发送了一个RX数据包.
这是一个对于文件服务的请求数据包(nt: RX data packet, 发送数据包 , 可理解为发送包过去, 从而请求对方的服务), 这也是一个RPC
调用的开始(nt: RPC, remote procedure call). 此RPC 请求pike 执行rename(nt: 重命名) 操作, 并指定了相关的参数:
原目录描述符为536876964/1/1, 原文件名为 '.newsrc.new', 新目录描述符为536876964/1/1, 新文件名为 '.newsrc'.
主机pike 对此rename操作的RPC请求作了回应(回应表示rename操作成功, 因为回应的是包含数据内容的包而不是异常包).

一般来说, 所有的'AFS RPC'请求被显示时, 会被冠以一个名字(nt: 即decode, 解码), 这个名字往往就是RPC请求的操作名.
并且, 这些RPC请求的部分参数在显示时, 也会被冠以一个名字(nt | rt: 即decode, 解码, 一般来说也是取名也很直接, 比如,
一个interesting 参数, 显示的时候就会直接是'interesting', 含义拗口, 需再翻).

这种显示格式的设计初衷为'一看就懂', 但对于不熟悉AFS 和 RX 工作原理的人可能不是很
有用(nt: 还是不用管, 书面吓吓你的, 往下看就行).

如果 -v(详细)标志被重复给出(nt: 如-vv), tcpdump 会打印出确认包(nt: 可理解为, 与应答包有区别的包)以及附加头部信息
(nt: 可理解为, 所有包, 而不仅仅是确认包的附加头部信息), 比如, RX call ID(请求包中'请求调用'的ID),
call number('请求调用'的编号), sequence number(nt: 包顺序号),
serial number(nt | rt: 可理解为与包中数据相关的另一个顺信号, 具体含义需补充), 请求包的标识. (nt: 接下来一段为重复描述,
所以略去了), 此外确认包中的MTU协商信息也会被打印出来(nt: 确认包为相对于请求包的确认包,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最大传输单元).

如果 -v 选项被重复了三次(nt: 如-vvv), 那么AFS应用类型数据包的'安全索引'('security index')以及'服务索引'('service id')将会
被打印.

对于表示异常的数据包(nt: abort packet, 可理解为, 此包就是用来通知接受者某种异常已发生), tcpdump 会打印出错误号(error codes).
但对于Ubik beacon packets(nt: Ubik 灯塔指示包, Ubik可理解为特殊的通信协议, beacon packets, 灯塔数据包, 可理解为指明通信中
关键信息的一些数据包), 错误号不会被打印, 因为对于Ubik 协议, 异常数据包不是表示错误, 相反却是表示一种肯定应答(nt: 即, yes vote).

AFS 请求数据量大, 参数也多, 所以要求tcpdump的 snaplen 比较大, 一般可通过启动tcpdump时设置选项'-s 256' 来增大snaplen, 以
监测AFS 应用通信负载.

AFS 回应包并不显示标识RPC 属于何种远程调用. 从而, tcpdump 会跟踪最近一段时间内的请求包, 并通过call number(调用编号), service ID
(服务索引) 来匹配收到的回应包. 如果回应包不是针对最近一段时间内的请求包, tcpdump将无法解析该包.


KIP AppleTalk协议
(nt | rt: DDP in UDP可理解为, DDP, The AppleTalk Data Delivery Protocol,
相当于支持KIP AppleTalk协议栈的网络层协议, 而DDP 本身又是通过UDP来传输的,
即在UDP 上实现的用于其他网络的网络层,KIP AppleTalk是苹果公司开发的整套网络协议栈).

AppleTalk DDP 数据包被封装在UDP数据包中, 其解封装(nt: 相当于解码)和相应信息的转储也遵循DDP 包规则.
(nt:encapsulate, 封装, 相当于编码, de-encapsulate, 解封装, 相当于解码, dump, 转储, 通常就是指对其信息进行打印).

/etc/atalk.names 文件中包含了AppleTalk 网络和节点的数字标识到名称的对应关系. 其文件格式通常如下所示:
number name

1.254 ether
16.1 icsd-net
1.254.110 ace

头两行表示有两个AppleTalk 网络. 第三行给出了特定网络上的主机(一个主机会用3个字节来标识,
而一个网络的标识通常只有两个字节, 这也是两者标识的主要区别)(nt: 1.254.110 可理解为ether网络上的ace主机).
标识与其对应的名字之间必须要用空白分开. 除了以上内容, /etc/atalk.names中还包含空行以及注释行(以'#'开始的行).


AppleTalk 完整网络地址将以如下格式显示:
net.host.port

以下为一段具体显示:
144.1.209.2 > icsd-net.112.220
office.2 > icsd-net.112.220
jssmag.149.235 > icsd-net.2

(如果/etc/atalk.names 文件不存在, 或者没有相应AppleTalk 主机/网络的条目, 数据包的网络地址将以数字形式显示).

在第一行中, 网络144.1上的节点209通过2端口,向网络icsd-net上监听在220端口的112节点发送了一个NBP应用数据包
(nt | rt: NBP, name binding protocol, 名称绑定协议, 从数据来看, NBP服务器会在端口2提供此服务.
'DDP port 2' 可理解为'DDP 对应传输层的端口2', DDP本身没有端口的概念, 这点未确定, 需补充).

第二行与第一行类似, 只是源的全部地址可用'office'进行标识.
第三行表示: jssmag网络上的149节点通过235向icsd-net网络上的所有节点的2端口(NBP端口)发送了数据包.(需要注意的是,
在AppleTalk 网络中如果地址中没有节点, 则表示广播地址, 从而节点标识和网络标识最好在/etc/atalk.names有所区别.
nt: 否则一个标识x.port 无法确定x是指一个网络上所有主机的port口还是指定主机x的port口).

tcpdump 可解析NBP (名称绑定协议) and ATP (AppleTalk传输协议)数据包, 对于其他应用层的协议, 只会打印出相应协议名字(
如果此协议没有注册一个通用名字, 只会打印其协议号)以及数据包的大小.


NBP 数据包会按照如下格式显示:
icsd-net.112.220 > jssmag.2: nbp-lkup 190: "=:LaserWriter@*"
jssmag.209.2 > icsd-net.112.220: nbp-reply 190: "RM1140:LaserWriter@*" 250
techpit.2 > icsd-net.112.220: nbp-reply 190: "techpit:LaserWriter@*" 186

第一行表示: 网络icsd-net 中的节点112 通过220端口向网络jssmag 中所有节点的端口2发送了对'LaserWriter'的名称查询请求(nt:
此处名称可理解为一个资源的名称, 比如打印机). 此查询请求的序列号为190.

第二行表示: 网络jssmag 中的节点209 通过2端口向icsd-net.112节点的端口220进行了回应: 我有'LaserWriter'资源, 其资源名称
为'RM1140', 并且在端口250上提供改资源的服务. 此回应的序列号为190, 对应之前查询的序列号.

第三行也是对第一行请求的回应: 节点techpit 通过2端口向icsd-net.112节点的端口220进行了回应:我有'LaserWriter'资源, 其资源名称
为'techpit', 并且在端口186上提供改资源的服务. 此回应的序列号为190, 对应之前查询的序列号.


ATP 数据包的显示格式如下:
jssmag.209.165 > helios.132: atp-req 12266<0-7> 0xae030001
helios.132 > jssmag.209.165: atp-resp 12266:0 (512) 0xae040000
helios.132 > jssmag.209.165: atp-resp 12266:1 (512) 0xae040000
helios.132 > jssmag.209.165: atp-resp 12266:2 (512) 0xae040000
helios.132 > jssmag.209.165: atp-resp 12266:3 (512) 0xae040000
helios.132 > jssmag.209.165: atp-resp 12266:5 (512) 0xae040000
helios.132 > jssmag.209.165: atp-resp 12266:6 (512) 0xae040000
helios.132 > jssmag.209.165: atp-resp*12266:7 (512) 0xae040000
jssmag.209.165 > helios.132: atp-req 12266<3,5> 0xae030001
helios.132 > jssmag.209.165: atp-resp 12266:3 (512) 0xae040000
helios.132 > jssmag.209.165: atp-resp 12266:5 (512) 0xae040000
jssmag.209.165 > helios.132: atp-rel 12266<0-7> 0xae030001
jssmag.209.133 > helios.132: atp-req* 12267<0-7> 0xae030002

第一行表示节点 Jssmag.209 向节点helios 发送了一个会话编号为12266的请求包, 请求helios
回应8个数据包(这8个数据包的顺序号为0-7(nt: 顺序号与会话编号不同, 后者为一次完整传输的编号,
前者为该传输中每个数据包的编号. transaction, 会话, 通常也被叫做传输)). 行尾的16进制数字表示
该请求包中'userdata'域的值(nt: 从下文来看, 这并没有把所有用户数据都打印出来 ).

Helios 回应了8个512字节的数据包. 跟在会话编号(nt: 12266)后的数字表示该数据包在该会话中的顺序号.
括号中的数字表示该数据包中数据的大小, 这不包括atp 的头部. 在顺序号为7数据包(第8行)外带了一个'*'号,
表示该数据包的EOM 标志被设置了.(nt: EOM, End Of Media, 可理解为, 表示一次会话的数据回应完毕).

接下来的第9行表示, Jssmag.209 又向helios 提出了请求: 顺序号为3以及5的数据包请重新传送. Helios 收到这个
请求后重新发送了这个两个数据包, jssmag.209 再次收到这两个数据包之后, 主动结束(release)了此会话.

在最后一行, jssmag.209 向helios 发送了开始下一次会话的请求包. 请求包中的'*'表示该包的XO 标志没有被设置.
(nt: XO, exactly once, 可理解为在该会话中, 数据包在接受方只被精确地处理一次, 就算对方重复传送了该数据包,
接收方也只会处理一次, 这需要用到特别设计的数据包接收和处理机制).


IP 数据包破碎
(nt: 指把一个IP数据包分成多个IP数据包)

碎片IP数据包(nt: 即一个大的IP数据包破碎后生成的小IP数据包)有如下两种显示格式.
(frag id:size@offset+)
(frag id:size@offset)
(第一种格式表示, 此碎片之后还有后续碎片. 第二种格式表示, 此碎片为最后一个碎片.)

id 表示破碎编号(nt: 从下文来看, 会为每个要破碎的大IP包分配一个破碎编号, 以便区分每个小碎片是否由同一数据包破碎而来).
size 表示此碎片的大小 , 不包含碎片头部数据. offset表示此碎片所含数据在原始整个IP包中的偏移((nt: 从下文来看,
一个IP数据包是作为一个整体被破碎的, 包括头和数据, 而不只是数据被分割).

每个碎片都会使tcpdump产生相应的输出打印. 第一个碎片包含了高层协议的头数据(nt:从下文来看, 被破碎IP数据包中相应tcp头以及
IP头都放在了第一个碎片中 ), 从而tcpdump会针对第一个碎片显示这些信息, 并接着显示此碎片本身的信息. 其后的一些碎片并不包含
高层协议头信息, 从而只会在显示源和目的之后显示碎片本身的信息. 以下有一个例子: 这是一个从arizona.edu 到lbl-rtsg.arpa
途经CSNET网络(nt: CSNET connection 可理解为建立在CSNET 网络上的连接)的ftp应用通信片段:
arizona.ftp-data > rtsg.1170: . 1024:1332(308) ack 1 win 4096 (frag 595a:328@0+)
arizona > rtsg: (frag 595a:204@328)
rtsg.1170 > arizona.ftp-data: . ack 1536 win 2560

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 第二行的打印中, 地址后面没有端口号.
这是因为TCP协议信息都放到了第一个碎片中, 当显示第二个碎片时, 我们无法知道此碎片所对应TCP包的顺序号.

第二, 从第一行的信息中, 可以发现arizona需要向rtsg发送308字节的用户数据, 而事实是, 相应IP包经破碎后会总共产生512字节
数据(第一个碎片包含308字节的数据, 第二个碎片包含204个字节的数据, 这超过了308字节). 如果你在查找数据包的顺序号空间中的
一些空洞(nt: hole,空洞, 指数据包之间的顺序号没有上下衔接上), 512这个数据就足够使你迷茫一阵(nt: 其实只要关注308就行,
不必关注破碎后的数据总量).

一个数据包(nt | rt: 指IP数据包)如果带有非IP破碎标志, 则显示时会在最后显示'(DF)'.(nt: 意味着此IP包没有被破碎过).


时间戳
tcpdump的所有输出打印行中都会默认包含时间戳信息.
时间戳信息的显示格式如下
hh:mm:ss.frac (nt: 小时:分钟:秒.(nt: frac未知, 需补充))
此时间戳的精度与内核时间精度一致, 反映的是内核第一次看到对应数据包的时间(nt: saw, 即可对该数据包进行操作). 
而数据包从物理线路传递到内核的时间, 以及内核花费在此包上的中断处理时间都没有算进来.

 

命令使用
tcpdump采用命令行方式,它的命令格式为:

复制代码
tcpdump [ -AdDeflLnNOpqRStuUvxX ] [ -c count ]
           [ -C file_size ] [ -F file ]
           [ -i interface ] [ -m module ] [ -M secret ]
           [ -r file ] [ -s snaplen ] [ -T type ] [ -w file ]
           [ -W filecount ]
           [ -E spi@ipaddr algo:secret,...  ]
           [ -y datalinktype ] [ -Z user ]
           [ expression ]
复制代码
tcpdump的简单选项介绍
复制代码
-A  以ASCII码方式显示每一个数据包(不会显示数据包中链路层头部信息). 在抓取包含网页数据的数据包时, 可方便查看数据(nt: 即Handy for capturing web pages).

-c  count
    tcpdump将在接受到count个数据包后退出.

-C  file-size (nt: 此选项用于配合-w file 选项使用)
    该选项使得tcpdump 在把原始数据包直接保存到文件中之前, 检查此文件大小是否超过file-size. 如果超过了, 将关闭此文件,另创一个文件继续用于原始数据包的记录. 新创建的文件名与-w 选项指定的文件名一致, 但文件名后多了一个数字.该数字会从1开始随着新创建文件的增多而增加. file-size的单位是百万字节(nt: 这里指1,000,000个字节,并非1,048,576个字节, 后者是以1024字节为1k, 1024k字节为1M计算所得, 即1M=1024 * 1024 = 1,048,576)

-d  以容易阅读的形式,在标准输出上打印出编排过的包匹配码, 随后tcpdump停止.(nt | rt: human readable, 容易阅读的,通常是指以ascii码来打印一些信息. compiled, 编排过的. packet-matching code, 包匹配码,含义未知, 需补充)

-dd 以C语言的形式打印出包匹配码.

-ddd 以十进制数的形式打印出包匹配码(会在包匹配码之前有一个附加的'count'前缀).

-D  打印系统中所有tcpdump可以在其上进行抓包的网络接口. 每一个接口会打印出数字编号, 相应的接口名字, 以及可能的一个网络接口描述. 其中网络接口名字和数字编号可以用在tcpdump 的-i flag 选项(nt: 把名字或数字代替flag), 来指定要在其上抓包的网络接口.

    此选项在不支持接口列表命令的系统上很有用(nt: 比如, Windows 系统, 或缺乏 ifconfig -a 的UNIX系统); 接口的数字编号在windows 2000 或其后的系统中很有用, 因为这些系统上的接口名字比较复杂, 而不易使用.

    如果tcpdump编译时所依赖的libpcap库太老,-D 选项不会被支持, 因为其中缺乏 pcap_findalldevs()函数.

-e  每行的打印输出中将包括数据包的数据链路层头部信息

-E  spi@ipaddr algo:secret,...

    可通过spi@ipaddr algo:secret 来解密IPsec ESP包(nt | rt:IPsec 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IPsec 封装安全负载, IPsec可理解为, 一整套对ip数据包的加密协议, ESP 为整个IP 数据包或其中上层协议部分被加密后的数据,前者的工作模式称为隧道模式; 后者的工作模式称为传输模式 . 工作原理, 另需补充).

    需要注意的是, 在终端启动tcpdump 时, 可以为IPv4 ESP packets 设置密钥(secret).

    可用于加密的算法包括des-cbc, 3des-cbc, blowfish-cbc, rc3-cbc, cast128-cbc, 或者没有(none).默认的是des-cbc(nt: des,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数据加密标准, 加密算法未知, 另需补充).secret 为用于ESP 的密钥, 使用ASCII 字符串方式表达. 如果以 0x 开头, 该密钥将以16进制方式读入.

    该选项中ESP 的定义遵循RFC2406, 而不是 RFC1827. 并且, 此选项只是用来调试的, 不推荐以真实密钥(secret)来使用该选项, 因为这样不安全: 在命令行中输入的secret 可以被其他人通过ps 等命令查看到.

    除了以上的语法格式(nt: 指spi@ipaddr algo:secret), 还可以在后面添加一个语法输入文件名字供tcpdump 使用(nt:即把spi@ipaddr algo:secret,... 中...换成一个语法文件名). 此文件在接受到第一个ESP 包时会打开此文件, 所以最好此时把赋予tcpdump 的一些特权取消(nt: 可理解为, 这样防范之后, 当该文件为恶意编写时,不至于造成过大损害).

-f  显示外部的IPv4 地址时(nt: foreign IPv4 addresses, 可理解为, 非本机ip地址), 采用数字方式而不是名字.(此选项是用来对付Sun公司的NIS服务器的缺陷(nt: NIS, 网络信息服务, tcpdump 显示外部地址的名字时会用到她提供的名称服务): 此NIS服务器在查询非本地地址名字时,常常会陷入无尽的查询循环).

    由于对外部(foreign)IPv4地址的测试需要用到本地网络接口(nt: tcpdump 抓包时用到的接口)及其IPv4 地址和网络掩码. 如果此地址或网络掩码不可用, 或者此接口根本就没有设置相应网络地址和网络掩码(nt: linux 下的 'any' 网络接口就不需要设置地址和掩码, 不过此'any'接口可以收到系统中所有接口的数据包), 该选项不能正常工作.

-F  file
    使用file 文件作为过滤条件表达式的输入, 此时命令行上的输入将被忽略.

-i  interface

    指定tcpdump 需要监听的接口.  如果没有指定, tcpdump 会从系统接口列表中搜寻编号最小的已配置好的接口(不包括 loopback 接口).一但找到第一个符合条件的接口, 搜寻马上结束.

    在采用2.2版本或之后版本内核的Linux 操作系统上, 'any' 这个虚拟网络接口可被用来接收所有网络接口上的数据包(nt: 这会包括目的是该网络接口的, 也包括目的不是该网络接口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真实网络接口不能工作在'混杂'模式(promiscuous)下,则无法在'any'这个虚拟的网络接口上抓取其数据包.

    如果 -D 标志被指定, tcpdump会打印系统中的接口编号,而该编号就可用于此处的interface 参数.

-l  对标准输出进行行缓冲(nt: 使标准输出设备遇到一个换行符就马上把这行的内容打印出来).在需要同时观察抓包打印以及保存抓包记录的时候很有用. 比如, 可通过以下命令组合来达到此目的:
    ``tcpdump  -l  |  tee dat'' 或者 ``tcpdump  -l   > dat  &  tail  -f  dat''.(nt: 前者使用tee来把tcpdump 的输出同时放到文件dat和标准输出中, 而后者通过重定向操作'>', 把tcpdump的输出放到dat 文件中, 同时通过tail把dat文件中的内容放到标准输出中)

-L  列出指定网络接口所支持的数据链路层的类型后退出.(nt: 指定接口通过-i 来指定)

-m  module
    通过module 指定的file 装载SMI MIB 模块(nt: SMI,Structur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管理信息结构MIB,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管理信息库. 可理解为, 这两者用于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协议数据包的抓取. 具体SNMP 的工作原理未知, 另需补充).

    此选项可多次使用, 从而为tcpdump 装载不同的MIB 模块.

-M  secret  如果TCP 数据包(TCP segments)有TCP-MD5选项(在RFC 2385有相关描述), 则为其摘要的验证指定一个公共的密钥secret.

-n  不对地址(比如, 主机地址, 端口号)进行数字表示到名字表示的转换.

-N  不打印出host 的域名部分. 比如, 如果设置了此选现, tcpdump 将会打印'nic' 而不是 'nic.ddn.mil'.

-O  不启用进行包匹配时所用的优化代码. 当怀疑某些bug是由优化代码引起的, 此选项将很有用.

-p  一般情况下, 把网络接口设置为非'混杂'模式. 但必须注意 , 在特殊情况下此网络接口还是会以'混杂'模式来工作; 从而, '-p' 的设与不设, 不能当做以下选现的代名词:'ether host {local-hw-add}' 或  'ether broadcast'(nt: 前者表示只匹配以太网地址为host 的包, 后者表示匹配以太网地址为广播地址的数据包).

-q  快速(也许用'安静'更好?)打印输出. 即打印很少的协议相关信息, 从而输出行都比较简短.

-R  设定tcpdump 对 ESP/AH 数据包的解析按照 RFC1825而不是RFC1829(nt: AH, 认证头, ESP, 安全负载封装, 这两者会用在IP包的安全传输机制中). 如果此选项被设置, tcpdump 将不会打印出'禁止中继'域(nt: relay prevention field). 另外,由于ESP/AH规范中没有规定ESP/AH数据包必须拥有协议版本号域,所以tcpdump不能从收到的ESP/AH数据包中推导出协议版本号.

-r  file
    从文件file 中读取包数据. 如果file 字段为 '-' 符号, 则tcpdump 会从标准输入中读取包数据.

-S  打印TCP 数据包的顺序号时, 使用绝对的顺序号, 而不是相对的顺序号.(nt: 相对顺序号可理解为, 相对第一个TCP 包顺序号的差距,比如, 接受方收到第一个数据包的绝对顺序号为232323, 对于后来接收到的第2个,第3个数据包, tcpdump会打印其序列号为1, 2分别表示与第一个数据包的差距为1 和 2. 而如果此时-S 选项被设置, 对于后来接收到的第2个, 第3个数据包会打印出其绝对顺序号:232324, 232325).

-s  snaplen
    设置tcpdump的数据包抓取长度为snaplen, 如果不设置默认将会是68字节(而支持网络接口分接头(nt: NIT, 上文已有描述,可搜索'网络接口分接头'关键字找到那里)的SunOS系列操作系统中默认的也是最小值是96).68字节对于IP, ICMP(nt: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TCP 以及 UDP 协议的报文已足够, 但对于名称服务(nt: 可理解为dns, nis等服务), NFS服务相关的数据包会产生包截短. 如果产生包截短这种情况, tcpdump的相应打印输出行中会出现''[|proto]''的标志(proto 实际会显示为被截短的数据包的相关协议层次). 需要注意的是, 采用长的抓取长度(nt: snaplen比较大), 会增加包的处理时间, 并且会减少tcpdump 可缓存的数据包的数量, 从而会导致数据包的丢失. 所以, 在能抓取我们想要的包的前提下, 抓取长度越小越好.把snaplen 设置为0 意味着让tcpdump自动选择合适的长度来抓取数据包.

-T  type
    强制tcpdump按type指定的协议所描述的包结构来分析收到的数据包.  目前已知的type 可取的协议为:
    aodv (Ad-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 protocol, 按需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在Ad hoc(点对点模式)网络中使用),
    cnfp (Cisco  NetFlow  protocol),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rtp (Real-Time Applications protocol),
    rtcp (Real-Time Applications con-trol protocol),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tftp (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 碎文件协议), vat (Visual Audio Tool, 可用于在internet 上进行电
    视电话会议的应用层协议), 以及wb (distributed White Board, 可用于网络会议的应用层协议).

-t     在每行输出中不打印时间戳

-tt    不对每行输出的时间进行格式处理(nt: 这种格式一眼可能看不出其含义, 如时间戳打印成1261798315)

-ttt   tcpdump 输出时, 每两行打印之间会延迟一个段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tttt  在每行打印的时间戳之前添加日期的打印

-u     打印出未加密的NFS 句柄(nt: handle可理解为NFS 中使用的文件句柄, 这将包括文件夹和文件夹中的文件)

-U    使得当tcpdump在使用-w 选项时, 其文件写入与包的保存同步.(nt: 即, 当每个数据包被保存时, 它将及时被写入文件中,而不是等文件的输出缓冲已满时才真正写入此文件)

      -U 标志在老版本的libcap库(nt: tcpdump 所依赖的报文捕获库)上不起作用, 因为其中缺乏pcap_cump_flush()函数.

-v    当分析和打印的时候, 产生详细的输出. 比如, 包的生存时间, 标识, 总长度以及IP包的一些选项. 这也会打开一些附加的包完整性检测, 比如对IP或ICMP包头部的校验和.

-vv   产生比-v更详细的输出. 比如, NFS回应包中的附加域将会被打印, SMB数据包也会被完全解码.

-vvv  产生比-vv更详细的输出. 比如, telent 时所使用的SB, SE 选项将会被打印, 如果telnet同时使用的是图形界面,
      其相应的图形选项将会以16进制的方式打印出来(nt: telnet 的SB,SE选项含义未知, 另需补充).

-w    把包数据直接写入文件而不进行分析和打印输出. 这些包数据可在随后通过-r 选项来重新读入并进行分析和打印.

-W    filecount
      此选项与-C 选项配合使用, 这将限制可打开的文件数目, 并且当文件数据超过这里设置的限制时, 依次循环替代之前的文件, 这相当于一个拥有filecount 个文件的文件缓冲池. 同时, 该选项会使得每个文件名的开头会出现足够多并用来占位的0, 这可以方便这些文件被正确的排序.

-x    当分析和打印时, tcpdump 会打印每个包的头部数据, 同时会以16进制打印出每个包的数据(但不包括连接层的头部).总共打印的数据大小不会超过整个数据包的大小与snaplen 中的最小值. 必须要注意的是, 如果高层协议数据没有snaplen 这么长,并且数据链路层(比如, Ethernet层)有填充数据, 则这些填充数据也会被打印.(nt: so for link  layers  that pad, 未能衔接理解和翻译, 需补充 )

-xx   tcpdump 会打印每个包的头部数据, 同时会以16进制打印出每个包的数据, 其中包括数据链路层的头部.

-X    当分析和打印时, tcpdump 会打印每个包的头部数据, 同时会以16进制和ASCII码形式打印出每个包的数据(但不包括连接层的头部).这对于分析一些新协议的数据包很方便.

-XX   当分析和打印时, tcpdump 会打印每个包的头部数据, 同时会以16进制和ASCII码形式打印出每个包的数据, 其中包括数据链路层的头部.这对于分析一些新协议的数据包很方便.

-y    datalinktype
      设置tcpdump 只捕获数据链路层协议类型是datalinktype的数据包

-Z    user
      使tcpdump 放弃自己的超级权限(如果以root用户启动tcpdump, tcpdump将会有超级用户权限), 并把当前tcpdump的用户ID设置为user, 组ID设置为user首要所属组的ID(nt: tcpdump 此处可理解为tcpdump 运行之后对应的进程)

      此选项也可在编译的时候被设置为默认打开.(nt: 此时user 的取值未知, 需补充)
复制代码
tcpdump条件表达式
  该表达式用于决定哪些数据包将被打印. 如果不给定条件表达式, 网络上所有被捕获的包都会被打印,否则, 只有满足条件表达式的数据包被打印.(nt: all packets, 可理解为, 所有被指定接口捕获的数据包).

  表达式由一个或多个'表达元'组成(nt: primitive, 表达元, 可理解为组成表达式的基本元素). 一个表达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修饰符(qualifiers)后跟一个名字或数字表示的id组成(nt: 即, 'qualifiers id').有三种不同类型的修饰符:type, dir以及 proto.

复制代码
type 修饰符指定id 所代表的对象类型, id可以是名字也可以是数字. 可选的对象类型有: host, net, port 以及portrange(nt: host 表明id表示主机, net 表明id是网络, port 表明id是端而portrange 表明id 是一个端口范围).  如, 'host foo', 'net 128.3', 'port 20', 'portrange 6000-6008'(nt: 分别表示主机 foo,网络 128.3, 端口 20, 端口范围 6000-6008). 如果不指定type 修饰符, id默认的修饰符为host.

dir 修饰符描述id 所对应的传输方向, 即发往id 还是从id 接收(nt: 而id 到底指什么需要看其前面的type 修饰符).可取的方向为: src, dst, src 或 dst, src并且dst.(nt:分别表示, id是传输源, id是传输目的, id是传输源或者传输目的, id是传输源并且是传输目的). 例如, 'src foo','dst net 128.3', 'src or dst port ftp-data'.(nt: 分别表示符合条件的数据包中, 源主机是foo, 目的网络是128.3, 源或目的端口为 ftp-data).如果不指定dir修饰符, id 默认的修饰符为src 或 dst.对于链路层的协议,比如SLIP(nt: Serial Line InternetProtocol, 串联线路网际网络协议), 以及linux下指定'any' 设备, 并指定'cooked'(nt | rt: cooked 含义未知, 需补充) 抓取类型, 或其他设备类型,可以用'inbound' 和 'outbount' 修饰符来指定想要的传输方向.

proto 修饰符描述id 所属的协议. 可选的协议有: ether, fddi, tr, wlan, ip, ip6, arp, rarp, decnet, tcp以及 upd.(nt | rt: ether, fddi, tr, 具体含义未知, 需补充. 可理解为物理以太网传输协议, 光纤分布数据网传输协议,以及用于路由跟踪的协议.  wlan, 无线局域网协议; ip,ip6 即通常的TCP/IP协议栈中所使用的ipv4以及ipv6网络层协议;arp, rarp 即地址解析协议,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decnet,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开发的, 最早用于PDP-11 机器互联的网络协议; tcp and udp, 即通常TCP/IP协议栈中的两个传输层协议).

    例如, `ether src foo', `arp net 128.3', `tcp port 21', `udp portrange 7000-7009'分别表示 '从以太网地址foo 来的数据包','发往或来自128.3网络的arp协议数据包', '发送或接收端口为21的tcp协议数据包', '发送或接收端口范围为7000-7009的udp协议数据包'.

    如果不指定proto 修饰符, 则默认为与相应type匹配的修饰符. 例如, 'src foo' 含义是 '(ip or arp or rarp) src foo' (nt: 即, 来自主机foo的ip/arp/rarp协议数据包, 默认type为host),`net bar' 含义是`(ip  or  arp  or rarp) net bar'(nt: 即, 来自或发往bar网络的ip/arp/rarp协议数据包),`port 53' 含义是 `(tcp or udp) port 53'(nt: 即, 发送或接收端口为53的tcp/udp协议数据包).(nt: 由于tcpdump 直接通过数据链路层的 BSD 数据包过滤器或 DLPI(datalink provider interface, 数据链层提供者接口)来直接获得网络数据包, 其可抓取的数据包可涵盖上层的各种协议, 包括arp, rarp, icmp(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p, ip6, tcp, udp, sctp(流控制传输协议).

    对于修饰符后跟id 的格式,可理解为, type id 是对包最基本的过滤条件: 即对包相关的主机, 网络, 端口的限制;dir 表示对包的传送方向的限制; proto表示对包相关的协议限制)

    'fddi'(nt: 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 实际上与'ether' 含义一样: tcpdump 会把他们当作一种''指定网络接口上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如同ehter网(以太网), FDDI 的头部通常也会有源, 目的, 以及包类型, 从而可以像ether网数据包一样对这些域进行过滤. 此外, FDDI 头部还有其他的域, 但不能被放到表达式中用来过滤

    同样, 'tr' 和 'wlan' 也和 'ether' 含义一致, 上一段对fddi 的描述同样适用于tr(Token Ring) 和wlan(802.11 wireless LAN)的头部. 对于802.11 协议数据包的头部, 目的域称为DA, 源域称为 SA;而其中的 BSSID, RA, TA 域(nt | rt: 具体含义需补充)不会被检测(nt: 不能被用于包过虑表达式中).
复制代码
  除以上所描述的表达元('primitive'), 还有其他形式的表达元, 并且与上述表达元格式不同. 比如: gateway, broadcast, less, greater以及算术表达式(nt: 其中每一个都算一种新的表达元). 下面将会对这些表达元进行说明.

  表达元之间还可以通过关键字and, or 以及 not 进行连接, 从而可组成比较复杂的条件表达式. 比如,`host foo and not port ftp and not port ftp-data'(nt: 其过滤条件可理解为, 数据包的主机为foo,并且端口不是ftp(端口21) 和ftp-data(端口20, 常用端口和名字的对应可在linux 系统中的/etc/service 文件中找到)).

  为了表示方便, 同样的修饰符可以被省略, 如'tcp dst port ftp or ftp-data or domain' 与以下的表达式含义相同'tcp dst port ftp or tcp dst port ftp-data or tcp dst port domain'.(nt: 其过滤条件可理解为,包的协议为tcp, 目的端口为ftp 或 ftp-data 或 domain(端口53) ).

  借助括号以及相应操作符,可把表达元组合在一起使用(由于括号是shell的特殊字符, 所以在shell脚本或终端中使用时必须对括号进行转义, 即'(' 与')'需要分别表达成'(' 与 ')').

  有效的操作符有:

 否定操作 (`!' 或 `not')
 与操作(`&&' 或 `and')
 或操作(`||' 或 `or')
  否定操作符的优先级别最高. 与操作和或操作优先级别相同, 并且二者的结合顺序是从左到右. 要注意的是, 表达'与操作'时,

  需要显式写出'and'操作符, 而不只是把前后表达元并列放置(nt: 二者中间的'and' 操作符不可省略).

  如果一个标识符前没有关键字, 则表达式的解析过程中最近用过的关键字(往往也是从左往右距离标识符最近的关键字)将被使用.比如,
    not host vs and ace
  是以下表达的精简:
    not host vs and host ace
  而不是not (host vs or ace).(nt: 前两者表示, 所需数据包不是来自或发往host vs, 而是来自或发往ace.而后者表示数据包只要不是来自或发往vs或ac都符合要求)

  整个条件表达式可以被当作一个单独的字符串参数也可以被当作空格分割的多个参数传入tcpdump, 后者更方便些. 通常, 如果表达式中包含元字符(nt: 如正则表达式中的'*', '.'以及shell中的'('等字符), 最好还是使用单独字符串的方式传入. 这时,整个表达式需要被单引号括起来. 多参数的传入方式中, 所有参数最终还是被空格串联在一起, 作为一个字符串被解析.

 

附录:tcpdump的表达元
(nt: True 在以下的描述中含义为: 相应条件表达式中只含有以下所列的一个特定表达元, 此时表达式为真, 即条件得到满足)

dst host host
如果IPv4/v6 数据包的目的域是host,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host 可以是一个ip地址, 也可以是一个主机名.
src host host
如果IPv4/v6 数据包的源域是host,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host 可以是一个ip地址, 也可以是一个主机名.
host host

如果IPv4/v6数据包的源或目的地址是 host,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以上的几个host 表达式之前可以添加以下关键字:ip, arp, rarp, 以及 ip6.比如:
ip host host
也可以表达为:
ether proto ip and host host(nt: 这种表达方式在下面有说明, 其中ip之前需要有来转义,因为ip 对tcpdump 来说已经是一个关键字了.)

如果host 是一个拥有多个IP 的主机, 那么任何一个地址都会用于包的匹配(nt: 即发向host 的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可以是这几个IP中的任何一个, 从host 接收的数据包的源地址也可以是这几个IP中的任何一个).

ether dst ehost
如果数据包(nt: 指tcpdump 可抓取的数据包, 包括ip 数据包, tcp数据包)的以太网目标地址是ehost,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Ehost 可以是/etc/ethers 文件中的名字或一个数字地址(nt: 可通过 man ethers 看到对/etc/ethers 文件的描述, 样例中用的是数字地址)

ether src ehost
如果数据包的以太网源地址是ehost,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ether host ehost
如果数据包的以太网源地址或目标地址是ehost,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gateway host
如果数据包的网关地址是host,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需要注意的是, 这里的网关地址是指以太网地址, 而不是IP 地址(nt | rt: I.e., 例如, 可理解为'注意'.the Ethernet source or destination address, 以太网源和目标地址, 可理解为, 指代上句中的'网关地址' ).host 必须是名字而不是数字, 并且必须在机器的'主机名-ip地址'以及'主机名-以太地址'两大映射关系中 有其条目(前一映射关系可通过/etc/hosts文件, DNS 或 NIS得到, 而后一映射关系可通过/etc/ethers 文件得到. nt: /etc/ethers并不一定存在 , 可通过man ethers 看到其数据格式, 如何创建该文件, 未知,需补充).也就是说host 的含义是 ether host ehost 而不是 host host, 并且ehost必须是名字而不是数字.
目前, 该选项在支持IPv6地址格式的配置环境中不起作用(nt: configuration, 配置环境, 可理解为,通信双方的网络配置).

dst net net
如果数据包的目标地址(IPv4或IPv6格式)的网络号字段为 net,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net 可以是从网络数据库文件/etc/networks 中的名字, 也可以是一个数字形式的网络编号.

一个数字IPv4 网络编号将以点分四元组(比如, 192.168.1.0), 或点分三元组(比如, 192.168.1 ), 或点分二元组(比如, 172.16), 或单一单元组(比如, 10)来表达;

对应于这四种情况的网络掩码分别是:四元组:255.255.255.255(这也意味着对net 的匹配如同对主机地址(host)的匹配:地址的四个部分都用到了),三元组:255.255.255.0, 二元组: 255.255.0.0, 一元组:255.0.0.0.

对于IPv6 的地址格式, 网络编号必须全部写出来(8个部分必须全部写出来); 相应网络掩码为:
ff:ff:ff:ff:ff:ff:ff:ff, 所以IPv6 的网络匹配是真正的'host'方式的匹配(nt | rt | rc:地址的8个部分都会用到,是否不属于网络的字节填写0, 需接下来补充), 但同时需要一个网络掩码长度参数来具体指定前面多少字节为网络掩码(nt: 可通过下面的net net/len 来指定)

src net net
如果数据包的源地址(IPv4或IPv6格式)的网络号字段为 net,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net net
如果数据包的源或目的地址(IPv4或IPv6格式)的网络号字段为 net,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net net mask netmask
如果数据包的源或目的地址(IPv4或IPv6格式)的网络掩码与netmask 匹配,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此选项之前还可以配合src和dst来匹配源网络地址或目标网络地址(nt: 比如 src net net mask 255.255.255.0).该选项对于ipv6 网络地址无效.

net net/len
如果数据包的源或目的地址(IPv4或IPv6格式)的网络编号字段的比特数与len相同,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此选项之前还可以配合src和dst来匹配源网络地址或目标网络地址(nt | rt | tt: src net net/24, 表示需要匹配源地址的网络编号有24位的数据包).

dst port port
如果数据包(包括ip/tcp, ip/udp, ip6/tcp or ip6/udp协议)的目的端口为port,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port 可以是一个数字也可以是一个名字(相应名字可以在/etc/services 中找到该名字, 也可以通过man tcp 和man udp来得到相关描述信息 ). 如果使用名字, 则该名字对应的端口号和相应使用的协议都会被检查. 如果只是使用一个数字端口号,则只有相应端口号被检查(比如, dst port 513 将会使tcpdump抓取tcp协议的login 服务和udp协议的who 服务数据包, 而port domain 将会使tcpdump 抓取tcp协议的domain 服务数据包, 以及udp 协议的domain 数据包)(nt | rt: ambiguous name is used 不可理解, 需补充).

src port port
如果数据包的源端口为port,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port port
如果数据包的源或目的端口为port,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dst portrange port1-port2
如果数据包(包括ip/tcp, ip/udp, ip6/tcp or ip6/udp协议)的目的端口属于port1到port2这个端口范围(包括port1, port2),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tcpdump 对port1 和port2 解析与对port 的解析一致(nt:在dst port port 选项的描述中有说明).

src portrange port1-port2
如果数据包的源端口属于port1到port2这个端口范围(包括 port1, port2),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portrange port1-port2
如果数据包的源端口或目的端口属于port1到port2这个端口范围(包括 port1, port2),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以上关于port 的选项都可以在其前面添加关键字:tcp 或者udp, 比如:
tcp src port port
这将使tcpdump 只抓取源端口是port 的tcp数据包.

less length
如果数据包的长度比length 小或等于length,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这与'len <= length' 的含义一致.

greater length
如果数据包的长度比length 大或等于length,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这与'len >= length' 的含义一致.

ip proto protocol
如果数据包为ipv4数据包并且其协议类型为protocol,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Protocol 可以是一个数字也可以是名字, 比如:icmp6, igmp, igrp(nt: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pi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独立组播协议, 应用于组播路由器),ah, esp(nt: ah, 认证头, esp 安全负载封装, 这两者会用在IP包的安全传输机制中 ), 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 udp, or tcp. 由于tcp , udp 以及icmp是tcpdump 的关键字,所以在这些协议名字之前必须要用来进行转义(如果在C-shell 中需要用\来进行转义). 注意此表达元不会把数据包中协议头链中所有协议头内容全部打印出来(nt: 实际上只会打印指定协议的一些头部信息, 比如可以用tcpdump -i eth0 'ip proto tcp and host 192.168.3.144', 则只打印主机192.168.3.144 发出或接收的数据包中tcp 协议头所包含的信息)

ip6 proto protocol
如果数据包为ipv6数据包并且其协议类型为protocol,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注意此表达元不会把数据包中协议头链中所有协议头内容全部打印出来

ip6 protochain protocol
如果数据包为ipv6数据包并且其协议链中包含类型为protocol协议头,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比如,
ip6 protochain 6

将匹配其协议头链中拥有TCP 协议头的IPv6数据包.此数据包的IPv6头和TCP头之间可能还会包含验证头, 路由头, 或者逐跳寻径选项头.
由此所触发的相应BPF(Berkeley Packets Filter, 可理解为, 在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包过滤的一种机制)代码比较繁琐,
并且BPF优化代码也未能照顾到此部分, 从而此选项所触发的包匹配可能会比较慢.

ip protochain protocol
与ip6 protochain protocol 含义相同, 但这用在IPv4数据包.

ether broadcast
如果数据包是以太网广播数据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ether 关键字是可选的.

ip broadcast
如果数据包是IPv4广播数据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这将使tcpdump 检查广播地址是否符合全0和全1的一些约定,并查找网络接口的网络掩码(网络接口为当时在其上抓包的网络接口).

如果抓包所在网络接口的网络掩码不合法, 或者此接口根本就没有设置相应网络地址和网络, 亦或是在linux下的'any'网络接口上抓包(此'any'接口可以收到系统中不止一个接口的数据包(nt: 实际上, 可理解为系统中所有可用的接口)),网络掩码的检查不能正常进行.


ether multicast
如果数据包是一个以太网多点广播数据包(nt: 多点广播, 可理解为把消息同时传递给一组目的地址, 而不是网络中所有地址,后者为可称为广播(broadcast)),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关键字ether 可以省略. 此选项的含义与以下条件表达式含义一致:`ether[0] & 1 != 0'(nt: 可理解为, 以太网数据包中第0个字节的最低位是1, 这意味这是一个多点广播数据包).

ip multicast
如果数据包是ipv4多点广播数据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ip6 multicast
如果数据包是ipv6多点广播数据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ether proto protocol
如果数据包属于以下以太协议类型,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协议(protocol)字段, 可以是数字或以下所列出了名字: ip, ip6, arp, rarp, atalk(AppleTalk网络协议),
aarp(nt: AppleTalk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ppleTalk网络的地址解析协议),
decnet(nt: 一个由DEC公司所提供的网络协议栈), sca(nt: 未知, 需补充),
lat(Local Area Transport, 区域传输协议, 由DEC公司开发的以太网主机互联协议),
mopdl, moprc, iso(nt: 未知, 需补充),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 生成树协议, 可用于防止网络中产生链接循环),
ipx(nt: Internetwork Packet Exchange, Novell 网络中使用的网络层协议), 或者
netbeui(nt: NetBIOS Extended User Interface,可理解为, 网络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接口扩展).

protocol字段可以是一个数字或以下协议名之一:ip, ip6, arp, rarp, atalk, aarp, decnet, sca, lat,
mopdl, moprc, iso, stp, ipx, 或者netbeui.
必须要注意的是标识符也是关键字, 从而必须通过''来进行转义.

(SNAP:子网接入协议 (SubNetwork Access Protocol))

在光纤分布式数据网络接口(其表达元形式可以是'fddi protocol arp'), 令牌环网(其表达元形式可以是'tr protocol arp'),
以及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其表达元形式可以是'wlan protocol arp')中, protocol
标识符来自802.2 逻辑链路控制层头,
在FDDI, Token Ring 或 802.1头中会包含此逻辑链路控制层头.

当以这些网络上的相应的协议标识为过滤条件时, tcpdump只是检查LLC头部中以0x000000为组成单元标识符(OUI, 0x000000
标识一个内部以太网)的一段'SNAP格式结构'中的protocol ID 域, 而不会管包中是否有一段OUI为0x000000的'SNAP格式
结构'(nt: SNAP, SubNetwork Access Protocol,子网接入协议 ). 以下例外:

iso tcpdump 会检查LLC头部中的DSAP域(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 目标服务接入点)和
SSAP域(源服务接入点).(nt: iso 协议未知, 需补充)

stp 以及 netbeui
tcpdump 将会检查LLC 头部中的目标服务接入点(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

atalk
tcpdump 将会检查LLC 头部中以0x080007 为OUI标识的'SNAP格式结构', 并会检查AppleTalk etype域.
(nt: AppleTalk etype 是否位于SNAP格式结构中, 未知, 需补充).

此外, 在以太网中, 对于ether proto protocol 选项, tcpdump 会为 protocol 所指定的协议检查
以太网类型域(the Ethernet type field), 但以下这些协议除外:

iso, stp, and netbeui
tcpdump 将会检查802.3 物理帧以及LLC 头(这两种检查与FDDI, TR, 802.11网络中的相应检查一致);
(nt: 802.3, 理解为IEEE 802.3, 其为一系列IEEE 标准的集合. 此集合定义了有线以太网络中的物理层以及数据
链路层的媒体接入控制子层. stp 在上文已有描述)

atalk
tcpdump 将会检查以太网物理帧中的AppleTalk etype 域 , 同时也会检查数据包中LLC头部中的'SNAP格式结构'
(这两种检查与FDDI, TR, 802.11网络中的相应检查一致)

aarp tcpdump 将会检查AppleTalk ARP etype 域, 此域或存在于以太网物理帧中, 或存在于LLC(由802.2 所定义)的
'SNAP格式结构'中, 当为后者时, 该'SNAP格式结构'的OUI标识为0x000000;
(nt: 802.2, 可理解为, IEEE802.2, 其中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层(LLC), 该层对应于OSI 网络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上层部分.
LLC 层为使用数据链路层的用户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通常用户是网络层). LLC层以下是媒体接入控制层(nt: MAC层,
对应于数据链路层的下层部分).该层的实现以及工作方式会根据不同物理传输媒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 以太网, 令牌环网,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nt: 实际可理解为一种光纤网络), 无线局域网(802.11), 等等.)

ipx tcpdump 将会检查物理以太帧中的IPX etype域, LLC头中的IPX DSAP域,无LLC头并对IPX进行了封装的802.3帧,
以及LLC 头部'SNAP格式结构'中的IPX etype 域(nt | rt: SNAP frame, 可理解为, LLC 头中的'SNAP格式结构'.
该含义属初步理解阶段, 需补充).

decnet src host
如果数据包中DECNET源地址为host,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nt:decnet, 由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开发, 最早用于PDP-11 机器互联的网络协议)

decnet dst host
如果数据包中DECNET目的地址为host,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nt: decnet 在上文已有说明)

decnet host host
如果数据包中DECNET目的地址或DECNET源地址为host,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nt: decnet 在上文已有说明)

ifname interface
如果数据包已被标记为从指定的网络接口中接收的,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此选项只适用于被OpenBSD中pf程序做过标记的包(nt: pf, packet filter, 可理解为OpenBSD中的防火墙程序))

on interface
与 ifname interface 含义一致.

rnr num
如果数据包已被标记为匹配PF的规则,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此选项只适用于被OpenBSD中pf程序做过标记的包(nt: pf, packet filter, 可理解为OpenBSD中的防火墙程序))

rulenum num
与 rulenum num 含义一致.

reason code
如果数据包已被标记为包含PF的匹配结果代码,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有效的结果代码有: match, bad-offset,
fragment, short, normalize, 以及memory.
(此选项只适用于被OpenBSD中pf程序做过标记的包(nt: pf, packet filter, 可理解为OpenBSD中的防火墙程序))

rset name
如果数据包已被标记为匹配指定的规则集,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此选项只适用于被OpenBSD中pf程序做过标记的包(nt: pf, packet filter, 可理解为OpenBSD中的防火墙程序))

ruleset name
与 rset name 含义一致.

srnr num
如果数据包已被标记为匹配指定的规则集中的特定规则(nt: specified PF rule number, 特定规则编号, 即特定规则),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此选项只适用于被OpenBSD中pf程序做过标记的包(nt: pf, packet filter, 可理解为
OpenBSD中的防火墙程序))

subrulenum num
与 srnr 含义一致.

action act
如果包被记录时PF会执行act指定的动作,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有效的动作有: pass, block.
(此选项只适用于被OpenBSD中pf程序做过标记的包(nt: pf, packet filter, 可理解为OpenBSD中的防火墙程序))

ip, ip6, arp, rarp, atalk, aarp, decnet, iso, stp, ipx, netbeui
与以下表达元含义一致:
ether proto p
p是以上协议中的一个.

lat, moprc, mopdl
与以下表达元含义一致:
ether proto p
p是以上协议中的一个. 必须要注意的是tcpdump目前还不能分析这些协议.

vlan [vlan_id]
如果数据包为IEEE802.1Q VLAN 数据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nt: IEEE802.1Q VLAN, 即IEEE802.1Q 虚拟网络协议, 此协议用于不同网络的之间的互联).
如果[vlan_id] 被指定, 则只有数据包含有指定的虚拟网络id(vlan_id),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要注意的是, 对于VLAN数据包, 在表达式中遇到的第一个vlan关键字会改变表达式中接下来关键字所对应数据包中数据的
开始位置(即解码偏移). 在VLAN网络体系中过滤数据包时, vlan [vlan_id]表达式可以被多次使用. 关键字vlan每出现一次都会增加
4字节过滤偏移(nt: 过滤偏移, 可理解为上面的解码偏移).

例如:
vlan 100 && vlan 200
表示: 过滤封装在VLAN100中的VLAN200网络上的数据包
再例如:
vlan && vlan 300 && ip
表示: 过滤封装在VLAN300 网络中的IPv4数据包, 而VLAN300网络又被更外层的VLAN封装


mpls [label_num]
如果数据包为MPLS数据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nt: MPL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多协议标签交换, 一种在开放的通信网上利用标签引导数据传输的技术).

如果[label_num] 被指定, 则只有数据包含有指定的标签id(label_num),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要注意的是, 对于内含MPLS信息的IP数据包(即MPLS数据包), 在表达式中遇到的第一个MPLS关键字会改变表达式中接下来关键字所对应数据包中数据的
开始位置(即解码偏移). 在MPLS网络体系中过滤数据包时, mpls [label_num]表达式可以被多次使用. 关键字mpls每出现一次都会增加
4字节过滤偏移(nt: 过滤偏移, 可理解为上面的解码偏移).

例如:
mpls 100000 && mpls 1024
表示: 过滤外层标签为100000 而层标签为1024的数据包

再如:
mpls && mpls 1024 && host 192.9.200.1
表示: 过滤发往或来自192.9.200.1的数据包, 该数据包的内层标签为1024, 且拥有一个外层标签.

pppoed
如果数据包为PPP-over-Ethernet的服务器探寻数据包(nt: Discovery packet,
其ethernet type 为0x8863),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nt: PPP-over-Ethernet, 点对点以太网承载协议, 其点对点的连接建立分为Discovery阶段(地址发现) 和
PPPoE 会话建立阶段 , discovery 数据包就是第一阶段发出来的包. ethernet type
是以太帧里的一个字段,用来指明应用于帧数据字段的协议)

pppoes
如果数据包为PPP-over-Ethernet会话数据包(nt: ethernet type 为0x8864, PPP-over-Ethernet在上文已有说明, 可搜索
关键字'PPP-over-Ethernet'找到其描述),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要注意的是, 对于PPP-over-Ethernet会话数据包, 在表达式中遇到的第一个pppoes关键字会改变表达式中接下来关键字所对应数据包中数据的
开始位置(即解码偏移).

例如:
pppoes && ip
表示: 过滤嵌入在PPPoE数据包中的ipv4数据包

tcp, udp, icmp
与以下表达元含义一致:
ip proto p or ip6 proto p
其中p 是以上协议之一(含义分别为: 如果数据包为ipv4或ipv6数据包并且其协议类型为 tcp,udp, 或icmp则与此对
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iso proto protocol
如果数据包的协议类型为iso-osi协议栈中protocol协议,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nt: [初解]iso-osi 网络模型中每
层的具体协议与tcp/ip相应层采用的协议不同. iso-osi各层中的具体协议另需补充 )

protocol 可以是一个数字编号, 或以下名字中之一:
clnp, esis, or isis.
(nt: clnp, Connectionless Network Protocol, 这是OSI网络模型中网络层协议 , esis, isis 未知, 需补充)

clnp, esis, isis
是以下表达的缩写
iso proto p
其中p 是以上协议之一


l1, l2, iih, lsp, snp, csnp, psnp
为IS-IS PDU 类型 的缩写.
(nt: IS-IS PDU, 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Protocol Data Unit, 中间系统到
中间系统的协议数据单元. 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网络由终端系统, 中间系统构成.
终端系统指路由器, 而终端系统指用户设备. 路由器形成的本地组称之为'区域'(Area)和多个区域组成一个'域'(Domain).
IS-IS 提供域内或区域内的路由. l1, l2, iih, lsp, snp, csnp, psnp 表示PDU的类型, 具体含义另需补充)

vpi n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对于Solaris 操作系统上的SunATM设备 ,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并且其虚拟路径标识为n,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nt: ATM, Asychronous Transfer Mode, 实际上可理解为由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提出的一个与
TCP/IP中IP层功能等同的一系列协议, 具体协议层次另需补充)

vci n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对于Solaris 操作系统上的SunATM设备 ,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并且其虚拟通道标识为n,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nt: ATM, 在上文已有描述)

lane
如果数据包为ATM LANE 数据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要注意的是, 如果是模拟以太网的LANE数据包或者
LANE逻辑单元控制包, 表达式中第一个lane关键字会改变表达式中随后条件的测试. 如果没有
指定lane关键字, 条件测试将按照数据包中内含LLC(逻辑链路层)的ATM包来进行.

llc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对于Solaris 操作系统上的SunATM设备 ,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并且内含LLC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oamf4s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对于Solaris 操作系统上的SunATM设备 ,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并且是Segment OAM F4 信元(VPI=0 并且 VCI=3),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nt: OAM,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操作管理和维护,可理解为:ATM网络中用于网络
管理所产生的ATM信元的分类方式.

ATM网络中传输单位为信元, 要传输的数据终究会被分割成固定长度(53字节)的信元,
(初理解: 一条物理线路可被复用, 形成虚拟路径(virtual path). 而一条虚拟路径再次被复用, 形成虚拟信道(virtual channel)).
通信双方的编址方式为:虚拟路径编号(VPI)/虚拟信道编号(VCI)).

OAM F4 flow 信元又可分为segment 类和end-to-end 类, 其区别未知, 需补充.)

oamf4e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对于Solaris 操作系统上的SunATM设备 ,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并且是 end-to-end OAM F4 信元(VPI=0 并且 VCI=4),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nt: OAM 与 end-to-end OAM F4 在上文已有描述, 可搜索'oamf4s'来定位)

oamf4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对于Solaris 操作系统上的SunATM设备 ,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并且是 end-to-end 或 segment OAM F4 信元(VPI=0 并且 VCI=3 或者 VCI=4),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nt: OAM 与 end-to-end OAM F4 在上文已有描述, 可搜索'oamf4s'来定位)

oam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对于Solaris 操作系统上的SunATM设备 ,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并且是 end-to-end 或 segment OAM F4 信元(VPI=0 并且 VCI=3 或者 VCI=4),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nt: 此选项与oamf4重复, 需确认)

metac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对于Solaris 操作系统上的SunATM设备 ,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并且是来自'元信令线路'(nt: VPI=0 并且 VCI=1, '元信令线路', meta signaling circuit, 具体含义未知, 需补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bcc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对于Solaris 操作系统上的SunATM设备 ,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并且是来自'广播信令线路'(nt: VPI=0 并且 VCI=2, '广播信令线路', broadcast signaling circuit, 具体含义未知, 需补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sc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对于Solaris 操作系统上的SunATM设备 ,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并且是来自'信令线路'(nt: VPI=0 并且 VCI=5, '信令线路', signaling circuit, 具体含义未知, 需补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ilmic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对于Solaris 操作系统上的SunATM设备 ,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并且是来自'ILMI线路'(nt: VPI=0 并且 VCI=16, 'ILMI', Interim Local Management Interface , 可理解为
基于SNMP(简易网络管理协议)的用于网络管理的接口)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connectmsg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对于Solaris 操作系统上的SunATM设备 ,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并且是来自'信令线路'并且是Q.2931协议中规定的以下几种消息: Setup, Calling Proceeding, Connect,
Connect Ack, Release, 或者Release Done.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nt: Q.2931 为ITU(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信令协议. 其中规定了在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络的用户接口层建立, 维护, 取消
网络连接的相关步骤.)

metaconnect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对于Solaris 操作系统上的SunATM设备 , 如果数据包为ATM数据包
并且是来自'元信令线路'并且是Q.2931协议中规定的以下几种消息: Setup, Calling Proceeding, Connect,
Connect Ack, Release, 或者Release Done.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expr relop expr
如果relop 两侧的操作数(expr)满足relop 指定的关系, 则与此对应的条件表达式为真.
relop 可以是以下关系操作符之一: >, <, <=, =, !=.
expr 是一个算术表达式. 此表达式中可使用整型常量(表示方式与标准C中一致), 二进制操作符(+, -, *, /, &, |,
<<, >>), 长度操作符, 以及对特定数据包中数据的引用操作符. 要注意的是, 所有的比较操作都默认操作数是无符号的,
例如, 0x80000000 和 0xffffffff 都是大于0的(nt: 对于有符号的比较, 按照补码规则, 0xffffffff
会小于0). 如果要引用数据包中的数据, 可采用以下表达方式:
proto [expr : size]

proto 的取值可以是以下取值之一:ether, fddi, tr, wlan, ppp, slip, link, ip, arp, rarp,
tcp, udp, icmp, ip6 或者 radio. 这指明了该引用操作所对应的协议层.(ether, fddi, wlan,
tr, ppp, slip and link 对应于数据链路层, radio 对应于802.11(wlan,无线局域网)某些数据包中的附带的
"radio"头(nt: 其中描述了波特率, 数据加密等信息)).
要注意的是, tcp, udp 等上层协议目前只能应用于网络层采用为IPv4或IPv6协议的网络(此限制会在tcpdump未来版本中
进行修改). 对于指定协议的所需数据, 其在包数据中的偏移字节由expr 来指定.

以上表达中size 是可选的, 用来指明我们关注那部分数据段的长度(nt:通常这段数据
是数据包的一个域), 其长度可以是1, 2, 或4个字节. 如果不给定size, 默认是1个字节. 长度操作符的关键字为len,
这代码整个数据包的长度.

例如, 'ether[0] & 1 != 0' 将会使tcpdump 抓取所有多点广播数据包.(nt: ether[0]字节的最低位为1表示
数据包目的地址是多点广播地址). 'ip[0] & 0xf != 5' 对应抓取所有带有选项的
IPv4数据包. 'ip[6:2] & 0x1fff = 0'对应抓取没被破碎的IPv4数据包或者
其片段编号为0的已破碎的IPv4数据包. 这种数据检查方式也适用于tcp和udp数据的引用,
即, tcp[0]对应于TCP 头中第一个字节, 而不是对应任何一个中间的字节.

一些偏移以及域的取值除了可以用数字也可用名字来表达. 以下为可用的一些域(协议头中的域)的名字: icmptype (指ICMP 协议头
中type域), icmpcode (指ICMP 协议头code 域), 以及tcpflags(指TCP协议头的flags 域)

以下为ICMP 协议头中type 域的可用取值:
icmp-echoreply, icmp-unreach, icmp-sourcequench, icmp-redirect, icmp-echo, icmp-routeradvert,
icmp-routersolicit, icmp-timx-ceed, icmp-paramprob, icmp-tstamp, icmp-tstampreply,
icmp-ireq, icmp-ireqreply, icmp-maskreq, icmp-maskreply.

以下为TCP 协议头中flags 域的可用取值:tcp-fin, tcp-syn, tcp-rst, tcp-push,
tcp-ack, tcp-urg.

iptables命令

无论如何,iptables是一个需要特别谨慎设置的东西,万一服务器不在你身边,而你贸然设置导致无法SSH,那就等着被老板骂吧,呵呵。。。
一下内容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而写的,当然很初级,不过一般服务器也够用了:
1.首先介绍一下指令和相关配置文件
启动指令:service iptables start   
重启指令: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关闭指令:service iptables stop   
  
然后是相关配置:/etc/sysconfig/iptables   
如何操作该配置呢?   
vim /etc/sysconfig/iptables   
然后进去修改即可,修改完了怎么办?这里很多人会想到/etc/rc.d/init.d/iptables save指令,但是一旦你这么干了你刚才的修改内容就白做了。。。   
具体方法是:   
只修改/etc/sysconfig/iptables 使其生效的办法是修改好后先service iptables restart,然后才调用/etc/rc.d/init.d/iptables save,   
因为/etc/rc.d/init.d/iptables save会在iptables服务启动时重新加载,要是在重启之前直接先调用了/etc/rc.d/init.d/iptables save那么你   
的/etc/sysconfig/iptables 配置就回滚到上次启动服务的配置了,这点必须注意!!!  
2.下面介绍一些指令用法(主要还是man iptables看下相关资料才行)
-A:指定链名   
-p:指定协议类型   
-d:指定目标地址   
--dport:指定目标端口(destination port 目的端口)   
--sport:指定源端口(source port 源端口)   
-j:指定动作类型  
3.如果我不像修改文件直接打命令可以吗,当然没问题,步骤如下:
例如我给SSH加放行的语句:   
添加input记录: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添加output记录: iptables -A OUTPUT -p tcp --sport 22 -j ACCEPT   
最后注意需要再执行一下 /etc/init.d/iptables save,这样这两条语句就保存到刚才那个/etc/sysconfig/iptables 文件中了。  
4.接下来说明一下步骤,如果机器不在我身边,我只能SSH进去做iptables规则,那么我必须注意每一步,千万别搞错了,否则就SSH链接不上都有可能!
首先要做的是给咱的SSH进行ACCEPT配置,以免直接无法连接的情况发生:   
1.如果SSH端口是22(这里不建议用默认端口最好改掉SSH端口)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iptables -A OUTPUT -p tcp --sport 22 -j ACCEPT   
注意要/etc/rc.d/init.d/iptables save,以下每一步都最好执行一遍此语句,以下不再累述。   
  
2.vim /etc/sysconfig/iptables确定是否已经加入配置,可以的话执行service iptables restart重启后生效   
  
3.下面是很危险的操作,如果你第一步没做就会直接可能导致你连不上SSH,此步骤前切记执行第一步!!!   
iptables -P INPUT DROP    
iptables -P OUTPUT DROP    
iptables -P FORWARD DROP   
这个步骤是把所有不符合自己配置的规则ACCEPT的连接全部DROP掉,执行完以后如果咱SSH还没掉,那么谢天谢地,安全了,重启下iptables后继续下面的配置!   
  
4.下面咱就不细说了,具体就是看自己服务器要开放哪些端口或者是要访问哪些端口来做具体的配置,下面是我自己的机器的配置:   
  
/etc/sysconfig/iptables文件配置如下:   
# Generated by iptables-save v1.4.7 on Fri Mar  2 19:59:43 2012   
*filter   
:INPUT DROP [0:0]   
:FORWARD DROP [0:0]   
:OUTPUT DROP [8:496]   
-A INPUT -m state --state RELATED,ESTABLISHED -j ACCEPT   
#ping使用的端口   
-A INPUT -p icmp -j ACCEPT   
-A INPUT -i lo -j ACCEPT   
-A INPUT -s 127.0.0.1/32 -d 127.0.0.1/32 -j ACCEPT   
-A INPUT -s 192.168.2.200/32 -d 192.168.2.200/32 -j ACCEPT   
#允许服务器自己的SSH(对外部请求来说服务器是目标所以使用--dport)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22 -j ACCEPT   
#80端口不用说了吧,服务器网站访问端口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80 -j ACCEPT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3306 -j ACCEPT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11211 -j ACCEPT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11212 -j ACCEPT   
-A FORWARD -j REJECT --reject-with icmp-host-prohibited   
#53端口是DNS相关,TCP和UDP都要配置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53 -j ACCEPT   
-A INPUT -p udp -m udp --dport 53 -j ACCEPT   
#ping使用的端口   
-A OUTPUT -p icmp -j ACCEPT   
-A OUTPUT -s 127.0.0.1/32 -d 127.0.0.1/32 -j ACCEPT   
-A OUTPUT -s 192.168.2.200/32 -d 192.168.2.200/32 -j ACCEPT   
#允许服务器SSH到其他机器(使用外部端口就使用--dport)   
-A OUTPUT -p tcp -m tcp --dport 22 -j ACCEPT   
#允许服务器自己的SSH(自已为源输出就使用--sport)   
-A OUTPUT -p tcp -m tcp --sport 22 -j ACCEPT   
#访问外部网站80端口(使用外部端口就使用--dport)   
-A OUTPUT -p tcp -m tcp --dport 80 -j ACCEPT   
#如果服务器需要访问外部网站,那么OUTPUT也需要配置53端口(使用外部端口就使用--dport)   
-A OUTPUT -p tcp -m tcp --dport 53 -j ACCEPT   
-A OUTPUT -p udp -m udp --dport 53 -j ACCEPT   
#如果有访问外部邮箱,那么打开邮箱相关端口(使用外部端口就使用--dport)   
-A OUTPUT -p tcp -m tcp --dport 465 -j ACCEPT   
-A OUTPUT -p tcp -m tcp --dport 25 -j ACCEPT   
-A OUTPUT -p tcp -m tcp --dport 110 -j ACCEPT   
#服务器网站访问端口(自已为源输出就使用--sport)   
-A OUTPUT -p tcp -m tcp --sport 80 -j ACCEPT   
-A OUTPUT -p tcp -m tcp --sport 3306 -j ACCEPT   
-A OUTPUT -p tcp -m tcp --sport 11211 -j ACCEPT   
-A OUTPUT -p tcp -m tcp --sport 11212 -j ACCEPT   
COMMIT   
# Completed on Fri Mar  2 19:59:43 2012  
5.可能有时候需要删除规则,最简单就是修改一下/etc/sysconfig/iptables然后service iptables restart,最后/etc/rc.d/init.d/iptables save即可。
当然也可以使用指令完成:
在网上找了一下,删除规则的方法:   
语法是: iptables -D chain rulenum [options]   
其中: chain 是链的意思,就是INPUT FORWARD 之类的   
             rulenum 是规则的编号。从1 开始。可以使用  --line-numbers 列出规则的编号   
    
所以,例如上面要删除一个INPUT链的规则的话可以这样:iptables -D INPUT 3   
意思是删除第3条规则。   
还有第二种方法。第二种办法是 -A 命令的映射,不过用-D替换-A。当你的链中规则很复杂,而你不想计算它们的编号的时候这就十分有用了。也就是说,你如何用iptables -A.... 语句定义了一个规则,则删除此规则时就用 -D 来代替- A  其余的都不变即可。   
======================   
说一下上面的 --line-numbers 选项,如下面的命令:   
iptables -L INPUT --line-numbers   列出INPUT 链所有的规则   
num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1    REJECT     tcp  --  anywhere             anywhere            tcp dpt:microsoft-ds reject-with icmp-port-unreachable   
2    REJECT     tcp  --  anywhere             anywhere            tcp dpt:135 reject-with icmp-port-unreachable   
3    REJECT     tcp  --  anywhere             anywhere            tcp dpt:netbios-ssn reject-with icmp-port-unreachable   
  
...   
...   
删除指定行规则:   
[root@localhost rc.d]# iptables -D INPUT 4  
  6.最后补充一下,如果想针对某IP进行单独开放端口可以如下配置:
如果我需要对内网某机器单独开放mysql端口,应该如下配置:   
iptables -A INPUT -s 192.168.2.6 -p tcp -m tcp --dport 3306 -j ACCEPT   
iptables -A OUTPUT -s 192.168.2.6 -p tcp -m tcp --sport 3306 -j ACCEPT  
7.彻底禁止某IP访问:
#屏蔽单个IP的命令是   
iptables -I INPUT -s 123.45.6.7 -j DROP   
#封整个段即从123.0.0.1到123.255.255.254的命令   
iptables -I INPUT -s 123.0.0.0/8 -j DROP   
#封IP段即从123.45.0.1到123.45.255.254的命令   
iptables -I INPUT -s 124.45.0.0/16 -j DROP   
#封IP段即从123.45.6.1到123.45.6.254的命令是   
iptables -I INPUT -s 123.45.6.0/24 -j DROP   
指令I是insert指令 但是该指令会insert在正确位置并不像A指令看你自己的排序位置,因此用屏蔽因为必须在一开始就要加载屏蔽IP,所以必须使用I命令加载,然后注意执行/etc/rc.d/init.d/iptables save进行保存后重启服务即可  

dd命令

使用dd这个Linux命令可以创建一定大小文件。

linux创建文件命令:dd命令
把指定的输入文件拷贝到指定的输出文件中,并且在拷贝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格式转换。语法:
CODE:[Copy to clipboard]dd 〔选项〕
QUOTE:
if =输入文件(或设备名称)。
of =输出文件(或设备名称)。
ibs = bytes 一次读取bytes字节,即读入缓冲区的字节数。
skip = blocks 跳过读入缓冲区开头的ibs*blocks块。
obs = bytes 一次写入bytes字节,即写 入缓冲区的字节数。
bs = bytes 同时设置读/写缓冲区的字节数(等于设置obs和obs)。
cbs = bytes 一次转换bytes字节。
count = blocks 只拷贝输入的blocks块。
conv = ASCII 把EBCDIC码转换为ASCII码。
conv = ebcdic 把ASCII码转换为EBCDIC码。
conv = ibm 把ASCII码转换为alternate EBCDIC码。
conv = blick 把变动位转换成固定字符。
conv = ublock 把固定们转换成变动位
conv = ucase 把字母由小写变为大写。
conv = lcase 把字母由大写变为小写。
conv = notrunc 不截短输出文件。
conv = swab 交换每一对输入字节。
conv = noerror 出错时不停止处理。
conv = sync 把每个输入记录的大小都调到ibs的大小(用ibs填充)。
fdformat命令
低级格式化软盘。
实例:
创建一个100M的空文件
dd if=/dev/zero of=hello.txt bs=100M count=1
以上是linux创建文件命令:dd的用法。



2.实例分析
2.1.数据备份与恢复
2.1.1整盘数据备份与恢复
备份
将本地的/dev/hdx整盘备份到/dev/hdy :dd if=/dev/hdx of=/dev/hdy
将/dev/hdx全盘数据备份到指定路径的image文件:dd if=/dev/hdx of=/path/to/image
备份/dev/hdx全盘数据,并利用gzip工具进行压缩,保存到指定路径:dd if=/dev/hdx | gzip
>/path/to/image.gz
恢复
将备份文件恢复到指定盘:dd if=/path/to/image of=/dev/hdx
将压缩的备份文件恢复到指定盘 :gzip -dc /path/to/image.gz | dd of=/dev/hdx
2.1.2.利用netcat远程备份
在源主机上执行此命令备份/dev/hda:dd if=/dev/hda bs=16065b | netcat < targethost-IP >
1234在目的主机上执行此命令来接收数据并写入/dev/hdc:netcat -l -p 1234 | dd of=/dev/hdc
bs=16065b
以下两条指令是目的主机指令的变化分别采用bzip2 gzip对数据进行压缩,并将备份文件保存在当
前目录 :
netcat -l -p 1234 | bzip2 > partition.img
netcat -l -p 1234 | gzip > partition.img
2.1.3.备份MBR
备份:
备份磁盘开始的512Byte大小的MBR信息到指定文件:dd if=/dev/hdx of=/path/to/image
count=1 bs=512
恢复:
将备份的MBR信息写到磁盘开始部分:dd if=/path/to/image of=/dev/hdx
2.1.4.备份软盘
将软驱数据备份到当前目录的disk.img文件:dd if=/dev/fd0 of=disk.img count=1 bs=1440k
2.1.5.拷贝内存资料到硬盘
将内存里的数据拷贝到root目录下的mem.bin文件:dd if=/dev/mem of=/root/mem.bin
bs=1024
2.1.6.从光盘拷贝iso镜像
拷贝光盘数据到root文件夹下,并保存为cd.iso文件:dd if=/dev/cdrom of=/root/cd.iso
2.2.增加Swap分区文件大小
创建一个足够大的文件(此处为256M):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024 count=262144
把这个文件变成swap文件:mkswap /swapfile
启用这个swap文件:swapon /swapfile
在每次开机的时候自动加载swap文件, 需要在 /etc/fstab 文件中增加一行:/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s 0 0
2.3.销毁磁盘数据
利用随机的数据填充硬盘:dd if=/dev/urandom of=/dev/hda1
在某些必要的场合可以用来销毁数据。执行此操作以后,/dev/hda1将无法挂载,创建和拷贝操作
无法执行。
2.4磁盘管理
2.4.1.得到最恰当的block size
通过比较dd指令输出中所显示的命令执行时间,即可确定系统最佳的block size大小:
dd if=/dev/zero bs=1024 count=1000000 of=/root/1Gb.filedd if=/dev/zero bs=2048 count=500000 of=/root/1Gb.file
dd if=/dev/zero bs=4096 count=250000 of=/root/1Gb.file
dd if=/dev/zero bs=8192 count=125000 of=/root/1Gb.file
2.4.2测试硬盘读写速度
通过两个命令输出的执行时间,可以计算出测试硬盘的读/写速度:
dd if=/root/1Gb.file bs=64k | dd of=/dev/null
hdd if=/dev/zero of=/root/1Gb.file bs=1024 count=1000000
2.4.3.修复硬盘
当硬盘较长时间(比如一两年年)放置不使用后,磁盘上会产生magnetic flux point。当磁头读到
这些区域时会遇到困难,并可能导致I/O错误。当这种情况影响到硬盘的第一个扇区时,可能导致
硬盘报废。下面的命令有可能使这些数据起死回生。且这个过程是安全,高效的。
dd if=/dev/sda of=/dev/sda


DD命令使用总结

dd

1.作用

dd命令用来复制文件,并根据参数将数据转换和格式化。

2.格式

dd [options]

3.[opitions]主要参数

bs=字节:强迫 ibs=<字节>及obs=<字节>。

cbs=字节:每次转换指定的<字节>。

conv=关键字:根据以逗号分隔的关键字表示的方式来转换文件。

count=块数目:只复制指定<块数目>的输入数据。

ibs=字节:每次读取指定的<字节>。

if=文件:读取<文件>内容,而非标准输入的数据。

obs=字节:每次写入指定的<字节>。

of=文件:将数据写入<文件>,而不在标准输出显示。

seek=块数目:先略过以obs为单位的指定<块数目>的输出数据。

skip=块数目:先略过以ibs为单位的指定<块数目>的输入数据。

dd命令使用技巧五则 -|jacketzhong 发表于 2006-8-24 9:50:00

dd命令是linux下一个非常有用的磁盘命令。它可以将指定大小的块拷贝成一个文件,

并在拷贝的同时执行指定的转换。由于dd命令允许二进制读写,所以特别适合在原始

物理设备上进行输入/输出操作。下面介绍几则dd命令的使用技巧。

一、为软盘创建镜像文件

使用如下命令创建软盘镜像。

#dd if=/dev/fd0 of=disk.img bs=1440k

使用dd命令制作出的软盘镜像文件能在HD-Copy或winimage下使用。

二、制作优盘启动盘

首先打开linux的安装光盘,将images目录下的diskboot.img文件复制到/root目录下

,然后将优盘挂载到/dev/sdb,然后执行如下命令即可:

#dd if=/root/diskboot.img of=/dev/sdb bs=125682176

优盘需要为引导型并且要分出引导分区。

三、使用windows引导linux

提取引导文件

#dd if=/dev/hdaN of=/bootsect.lnx bs=512 count=1

编辑boot.ini文件

将上面生成的bootsect.lnx文件复制到c:下,并在boot.ini文件中增加一行:c:boo

tsect.lnx="Linux"

四、备份还原硬盘主引导记录

1、备份硬盘主引导记录

#dd if=/dev/hda of=/disk.mbr bs=512 count=1

2、还原硬盘主引导记录

#dd if=/disk.mbr of=/dev/hda bs=512 count=1

五、要切割的大文件为DGJD,共98336321字节,则:

dd if=dgjd of=zz1 bs=1 count=20000000 

dd if=dgjd of=zz2 bs=1 count=20000000 skip=20000000

dd if=dgjd of=zz3 bs=1 count=20000000 skip=40000000

dd if=dgjd of=zz4 bs=1 count=20000000 skip=60000000

dd if=dgjd of=zz5 bs=1 count=18336321 skip=80000000

其中IF(INPUT FILENAME)是要切割的大文件名,OF(OUTPUT

FILENAME)是切割后的子文件名,BS是指明以多少字节作为一个切割记录单位,COUNT

是要切割的单位记录数,SKIP是说明切割时的起点,单位同样以BS设定值为准。通过

上述五条指令就将

DGJD大文件切割成为4个2千万字节、1个18336321字节的子文件。要注意的是SKIP的值

不能错。

由此也不难看出,DD切割是“非损耗”式的切割,并且支持从任意位置开始的任意大小

的切割。

要将生成的ZZ1、ZZ2、ZZ3、ZZ4四个子文件组装为XDGJD,则:

dd if=zz1 of=xdgjd bs=1 count=20000000

dd if=zz2 of=xdgjd bs=1 count=20000000 seek=20000000

dd if=zz3 of=xdgjd bs=1 count=20000000 seek=40000000

dd if=zz4 of=xdgjd bs=1 count=20000000 seek=60000000

dd if=zz5 of=xdgjd bs=1 count=18336321 seek=80000000

其中SKIP参数改为SEEK参数,指明组装的新大文件XDGJD每次的开始位置是从文件头开

始多少字节。如果缺省,则组装从文件头开始,显然这不是我们每次都希望的,

所以需用SEEK参数明确指出开始位置。通过以上5个指令,即可将5个子文件重新组装

为一个大文件。将切割后生成的子文件重新用FTP传送,结果有的能够顺利传送,

有的仍然导致网络瘫痪,不怕,继续切割,切成每个一千万字节,再传,OK!成功传

送!

 

 

http://hll142475.blog.163.com/blog/static/621382009249558136/

dd工具使用
dd重要参数
参数

含义

if

输入设备或者文件

of

输出设备或文件

bs

dd缓冲区。设定dd时一次io拷贝多少数据,它与输入文件和输出文件的block size都没有直接联系。

一般来说,bs越大,拷贝速度越快

skip

设定dd时从输入文件中跳过多少个dd缓冲区开始拷贝数据。一般在裸设备有offset时使用

seek

设定dd时从输出文件中跳过多少个dd缓冲区开始写入数据。一般在裸设备有offset时使用

count

设置dd的io数量。如果省略了count,表示完全拷贝输入文件到输出文件上

dd参数适用范围
备份源

备份目的地

适用参数

裸设备

裸设备

if of bs skip seek count

裸设备

文件系统

if of bs skip count

文件系统

裸设备

if of bs seek

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

if of bs

dd拷贝oracle数据文件需要考虑的因素
因素

含义

block size

dd一次io的buffer大小

offset

只适用于裸设备,有些操作系统在裸设备上保留一定的空间给内部使用,拷贝时要跳过这部分内容

block 0

每一个Oracle数据文件的头都包含一个与数据文件所在表空间的blocksize的相等的block

这个block是不计算入oracle数据文件的bytes的,但在操作系统中,它是会占用空间的。

如何用dd测试磁盘速度?
首先要了解两个特殊的设备:

/dev/null:回收站、无底洞

/dev/zero:产生字符

Ø测试磁盘写能力

time dd if=/dev/zero of=/test.dbf bs=8k count=300000

因为/dev/zero是一个伪设备,它只产生空字符流,对它不会产生IO,所以,IO都会集中在of文件中,of文件只用于写,所以这个命令相当于测试磁盘的写能力。

Ø测试磁盘读能力

time dd if=/dev/sdb1 of=/dev/null bs=8k

因为/dev/sdb1是一个物理分区,对它的读取会产生IO,/dev/null是伪设备,相当于黑洞,of到该设备不会产生IO,所以,这个命令的IO只发生在/dev/sdb1上,也相当于测试磁盘的读能力。

Ø测试同时读写能力

time dd if=/dev/sdb1 of=/test1.dbf bs=8k

这个命令下,一个是物理分区,一个是实际的文件,对它们的读写都会产生IO(对/dev/sdb1是读,对/test1.dbf是写),假设他们都在一个磁盘中,这个命令就相当于测试磁盘的同时读写能力。

是否需要skip数据文件的block 0?
不需要。

因为block 0位于offset之后,而block 0是所有数据文件都需要的,无论它是基于裸备还是文件系统,且block0的大小只与oracle的block size有关,所以,把block 0也dd出来是必要的,不需要skip数据文件的block 0。

是否所有系统都有offset?
不是。aix和Turbo unix要注意offset,其他的一般没有。

如何计算数据文件的占用的实际空间大小?
实际的数据文件大小是在dba_data_files中的bytes + 1* blocksize。

如:

SQL> select file_name,bytes from dba_data_files;

FILE_NAME BYTESBLOCKSIZE

---------------------------------------- ---------- ----------

/opt/oracle/oradata/test1/system01.dbf360710144 8192

在操作系统查看文件大小:

[root@suk1 soft]# ls -l system01.dbf

-rw-r--r-- 1 oracle oinstall 360718336 Nov 15 11:53 system01.dbf

360718336 = 360710144 + 8192 (8192是数据文件所在表空间的blocksize)

一个裸设备的数据文件最多可以是多大?
这个和具体的操作系统和数据文件所在表空间的blocksize有关。

假设裸设备的大小是r,操作系统裸设备的offset为f,数据文件所在表空间的blocksize是b,则数据文件的最大大小为:

d=r – f – b*1 (1为block 0)

如裸设备大小为1008k,offset为0,表空间的blocksize为4k,则在此裸设备的数据文件的最大大小为:

d=1008-0-1*4=1004(k)

在裸设备之间拷贝数据文件
本例测试在裸设备之间拷贝oracle数据文件的步骤,并考虑两个问题:

1)假设旧设备比新设备小,把大的裸设备数据文件拷贝到小的裸设备是否可行?

2)旧裸设备比新裸设备小,是否可以拷贝数据文件到新裸设备上?

测试步骤:

#创建逻辑卷

[root@suk1 ~]# lvcreate -L 10m -n lv10_old vgdata

Logical volume "lv10_old" created

[root@suk1 ~]# lvcreate -L 20m -n lv20_new vgdata

Logical volume "lv20_new" created

[root@suk1 ~]# lvcreate -L 40m -n lv40_old vgdata

Logical volume "lv40_old" created

[root@suk1 ~]# lvcreate -L 30m -n lv30_new vgdata

Logical volume "lv30_new" created

#绑定裸设备

[root@suk1 ~]# raw /dev/raw/raw100/dev/vgdata/lv10_old

/dev/raw/raw100: bound to major 253, minor 2

[root@suk1 ~]# raw /dev/raw/raw200/dev/vgdata/lv20_new

/dev/raw/raw200: bound to major 253, minor 3

[root@suk1 ~]# raw /dev/raw/raw400/dev/vgdata/lv40_old

/dev/raw/raw400: bound to major 253, minor 4

[root@suk1 ~]# raw /dev/raw/raw300/dev/vgdata/lv30_new

/dev/raw/raw300: bound to major 253, minor 5

#基于裸设备创建表空间

SQL> create tablespace mytest datafile '/dev/raw/raw100' size 9m,'/dev/raw/raw400' size 20m;

Tablespace created.

#从小裸设备到大裸设备

[root@suk1 ~]# dd if='/dev/raw/raw100' of='/dev/raw/raw200'

20480+0 records in

20480+0 records out

#从大裸设备到小裸设备,但数据文件比小裸设备小

[root@suk1 ~]# dd if='/dev/raw/raw400' of='/dev/raw/raw300' bs=1024k count=25

25+0 records in

25+0 records out

注意:这里bs*count要大于原裸设备上的数据文件尺寸

SQL> startup mount

ORACLE instance started.

Total System Global Area167772160 bytes

Fixed Size 1260696 bytes

Variable Size 138412904 bytes

Database Buffers 25165824 bytes

Redo Buffers 2932736 bytes

Database mounted.

#重命名数据文件

SQL> alter database rename file '/dev/raw/raw100' to '/dev/raw/raw200';

Database altered.

SQL> alter database rename file '/dev/raw/raw400' to '/dev/raw/raw300';

Database altered.

SQL> alter database open;

Database altered.

从这个测试可以看出:

1)从小裸设备到大裸设备,只需把小裸设备的所有数据块dd到大裸设备即可

2)是否可以把大裸设备上的数据文件dd到小裸设备,取决于位于大裸设备上的数据文件尺寸(+block 0)是否比小裸设备小。如果数据文件小于小裸设备,则可以把数据文件从大裸设备dd到小裸设备上,在dd过程中不需要太准确计算原来数据文件的大小,只要保证dd的总量大于数据文件并小于小裸设备的尺寸即可。

3)如果数据文件大于小裸设备的尺寸,则肯定不能把它从大裸设备拷贝到小裸设备上

4)裸设备之间拷贝数据文件比裸设备到文件系统之间拷贝的有点在于:不需要精确计算要拷贝多少数据,只需要保证覆盖了数据文件+block 0即可;而从裸设备到文件系统拷贝数据文件时,必须准确计算出要拷贝的数据量(数据文件+block 0),dd多一点或者少一点都会报错。

5)如果有offset的话,在裸设备之间拷贝数据文件的时候都要考虑(skip、seek)

从文件系统到裸设备拷贝ORACLE数据文件
这个比较简单,首先要保证裸设备的大小要大于等于oracle数据文件大小 + block 0,如果裸设备需要offset的话,则要保证更大,然后直接用dd就可以。

如:

#源文件大小为10m

[root@suk1 ~]# ls -l /opt/oracle/oradata/test1/users02.dbf

-rw-r----- 1 oracle oinstall 10493952 Nov 30 11:07 /opt/oracle/oradata/test1/users02.dbf

#创建一个20m的裸设备

[root@suk1 ~]# lvcreate -L 20m -n lv20 vgdata

Logical volume "lv20" created

[root@suk1 ~]# raw /dev/raw/raw20 /dev/vgdata/lv20

/dev/raw/raw20: bound to major 253, minor 1

#dd文件到裸设备上

[root@suk1 ~]# dd if=/opt/oracle/oradata/test1/users02.dbf of=/dev/raw/raw20

20496+0 records in

20496+0 records out

注意:从文件系统到裸设备不用设置count

#重命名数据文件,打开数据库

SQL> alter database rename file '/opt/oracle/oradata/test1/users02.dbf' to '/dev/raw/raw20';

Database altered.

SQL> alter database open;

Database altered

从裸设备到文件系统拷贝ORACLE数据文件
这里用用到两个工具:

dbfsize 求出在裸设备或者文件系统上的oracle数据文件的大小,由oracle提高。

blockdev 求出裸设备的大小,操作系统自带。

要计算出要要拷贝的大小,否则报错,如:

[oracle@suk1 soft]$ dbfsize /dev/raw/raw1

Database file: /dev/raw/raw1

Database file type: raw device

Database file size: 44032 8192 byte blocks

[oracle@suk1 soft]$ time dd if=/dev/raw/raw1 of=system01.dbf bs=8k count=44032

SQL> alter database rename file '/opt/oracle/oradata/test1/system01.dbf' to '/soft/system01.dbf';

Database altered.

SQL> alter database open;

alter database open

*

ERROR at line 1:

ORA-01122: database file 1 failed verification check

ORA-01110: data file 1: '/soft/system01.dbf'

ORA-01200: actual file size of 44031 is smaller than correct size of 44032 blocks

--不要忘了block 0

[oracle@suk1 soft]$ rm system01.dbf

[oracle@suk1 soft]$ dd if=/dev/raw/raw1 of=system01.dbf bs=8k count=44033

SQL> startup

ORACLE instance started.

Total System Global Area167772160 bytes

Fixed Size 1260696 bytes

Variable Size 100664168 bytes

Database Buffers 62914560 bytes

Redo Buffers 2932736 bytes

Database mounted.

Database opened.

SQL> select file_name from dba_data_files;

FILE_NAME

------------------------------------------------------------

/soft/system01.dbf

/opt/oracle/oradata/test1/undotbs01.dbf

/opt/oracle/oradata/test1/sysaux01.dbf

/opt/oracle/oradata/test1/users01.dbf

/opt/oracle/oradata/test1/users02.dbf

是否可以把整个裸设备拷贝到文件中?
有时候可能需要把裸设备的数据文件迁移到文件系统中,那迁移的时候是否可以把整个裸设备拷出来?

不一定,要看裸设备是否有offset,如果有offset,则肯定不能全拷贝出来;如果没有offset,也要分情况:

1)裸设备中的数据文件 + block 0比裸设备小。

如果数据文件大小 + block 0比裸设备小,则不能将整个裸设备拷到文件系统的文件中。

[root@suk1 soft]# dd if=/dev/raw/raw1 of=system01.dbf bs=8k

SQL> startup mount

ORACLE instance started.

Total System Global Area167772160 bytes

Fixed Size 1260696 bytes

Variable Size 75498344 bytes

Database Buffers 88080384 bytes

Redo Buffers 2932736 bytes

Database mounted.

SQL> alter database rename file '/opt/oracle/oradata/test1/system01.dbf' to '/soft/system01.dbf';

Database altered.

SQL> alter database open;

alter database open

*

ERROR at line 1:

ORA-01157: cannot identify/lock data file 1 - see DBWR trace file

ORA-01110: data file 1: '/soft/system01.dbf'

Errors in file /opt/oracle/admin/test1/bdump/test1_dbw0_9564.trc:

ORA-01157: cannot identify/lock data file 1 - see DBWR trace file

ORA-01110: data file 1: '/soft/system01.dbf'

ORA-27046: file size is not a multiple of logical block siz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1

ORA-1157 signalled during: ALTER DATABASE OPEN...

这是因为裸设备已被数据文件使用部分的逻辑块与未使用部分的逻辑块大小不一致。这种情况下,只能拷贝裸设备中数据文件大小 + block 0部分。

2)裸设备中的数据文件 + block 0等于裸设备大小

这种情况是可以完全拷贝的。

[root@suk1 soft]# lvcreate -L 1008k -n test1008 vgdata

Logical volume "test1008" created

[root@suk1 soft]# raw /dev/raw/raw1008 /dev/vgdata/test1008

/dev/raw/raw1008: bound to major 253, minor 0

SQL> create tablespace test blocksize 4k datafile '/dev/raw/raw1008' size 1004k;

Tablespace created.

SQL> select file_name,bytes,bytes/blocks blocksize from dba_data_files;

FILE_NAME BYTESBLOCKSIZE

------------------------- ---------- ----------

/dev/raw/raw1008 1028096 4096

1028096 + 4096 =1008(k)

SQL> startup mount

ORACLE instance started.

[oracle@suk1 soft]$ dd if=/dev/raw/raw1008 of=test.dbf

2016+0 records in

2016+0 records out

Total System Global Area167772160 bytes

Fixed Size 1260696 bytes

Variable Size 130024296 bytes

Database Buffers 33554432 bytes

Redo Buffers 2932736 bytes

Database mounted.

SQL> alter database rename file '/dev/raw/raw1008' to '/soft/test.dbf';

Database altered.

SQL> alter database open;

Database altered.

各种拷贝方式的比较
Ø裸设备到裸设备

需要考虑裸设备的offset;要保证新设备的大小满足数据文件的需求;不需要精确计算要拷贝的尺寸,保证大于等于数据文件大小+block 0即可(必须从数据字段中才能查出oracle数据文件的大小)

Ø裸设备到文件系统

需要考虑裸设备的offset;必须精确计算要拷贝的尺寸,包括的尺寸必须刚好等于数据文件大小+block 0(因为无法通过操作系统命令看数据文件的大小,必须通过oracle数据字典查看)

Ø文件系统到裸设备

需要考虑裸设备的offset;不需要精确计算要拷贝的尺寸,把文件全部拷到裸设备即可。

Ø文件系统到文件系统

不用考虑offset。不需要精确计算要拷贝的尺寸,把文件全部拷贝过去就可以。

验证备份
Oracle提高dbv工具来验证备份文件是否有损坏:

[oracle@suk1 ~]$ dbv file=/dev/raw/raw300

DBVERIFY: Release 10.2.0.3.0 - Production on Fri Nov 30 16:49:59 2007

Copyright (c) 1982, 2005, Oracle.All rights reserved.

DBVERIFY - Verification starting : FILE = /dev/raw/raw300

DBVERIFY - Verification complete

Total Pages Examined : 2560

Total Pages Processed (Data) : 0

Total Pages Failing (Data) : 0

Total Pages Processed (Index): 0

Total Pages Failing (Index): 0

Total Pages Processed (Other): 8

Total Pages Processed (Seg): 0

Total Pages Failing (Seg) : 0

Total Pages Empty : 2552

Total Pages Marked Corrupt: 0

Total Pages Influx : 0

Highest block SCN : 487492 (0.487492)

nautilus命令:文件管理器命令

常用用法:
1)nautilus URI
2)nautilus -q

含义:
1)第一种用法
表示以文件管理器的形式展示URI指定路径的内容。
比较有用的一个应用场景是:
在Shell中进入某个目录,此时想通过文件管理器的形式查看该目录下的内容,可以通过执行以下命令来完成:
[plain] view plain copy
nautilus $(pwd)  


2)第二种用法
关闭所有已打开的文件管理器

备注:
Nautilus是Gnome下默认使用的"File Manager"(这里翻译成“文件管理器”),相当于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资源管理器”。
nautilus命令用来管理Nautilus这个组件的使用。

chroot命令:创建虚拟的“/”目录

在 Linux和类 Unix 系统下每一个进程/命令的当前工作目录称之为进程/命令的根目录(译注:译者以为此处有误,实际上没有进行过chroot的进程,其根目录是系统的根目录,而不是其工作目录)。你可以使用 chroot 命令改变一个命令的根目录,这最终将会改变当前运行的进程及其子进程的根目录。

如果一个进程/命令运行在一个不能访问外部根目录文件的已修改环境中。这种修改环境通常被称为"监禁目录"(jail)或是"chroot 监禁"。只有特权进程和根用户才能使用 chroot 命令。然而这通常是很有用的:

将特权分配给无特权的进程,例如 Web 服务或 DNS 服务。
建立测试环境。
不使程序或系统崩溃下,运行旧程序或 ABI 兼容的程序。
系统恢复。
重新安装引导装载程序,例如 Grub 或 Lilo。
密码找回,重置一个已丢失的密码等。
用途

chroot 命令 改变其当前目录,并将根目录变为指定目录,然后如果提供了命令则运行命令,也可以运行一个用户的交互式shell的副本(译注:即bash等。)。请注意并不是每一个程序都可以使用 chroot 命令。

语法

基本语法如下:

chroot /path/to/new/root command
或者

chroot /path/to/new/root /path/to/server
或者

chroot [options] /path/to/new/root /path/to/server
chroot 命令实例

在这个例子中,建立了一个"迷你监狱"用来测试一个只有 ls 命令的 Bash shell。首先用 mkdir 命令设定好 jail "监狱" 路径。

$ J=$HOME/jail
在 $J 内创建目录:

$ mkdir -p $J
$ mkdir -p $J/{bin,lib64,lib}
$ cd $J
用cp 命令将/bin/bash 和 /bin/ls 复制到 $J/bin/ 路径下:

$ cp -v /bin/{bash,ls} $J/bin
将所需库文件拷贝到$J。可以用 ldd 命令找到 bash 所依赖的共享库。

$ ldd /bin/bash
输出样例:

linux-vdso.so.1 =>  (0x00007fff8d987000)
libtinfo.so.5 => /lib64/libtinfo.so.5 (0x00000032f7a00000)
libdl.so.2 => /lib64/libdl.so.2 (0x00000032f6e00000)
libc.so.6 => /lib64/libc.so.6 (0x00000032f7200000)
/lib64/ld-linux-x86-64.so.2 (0x00000032f6a00000)
直接拷贝上面输出中的库文件到 $J 目录:

$ cp -v /lib64/libtinfo.so.5 /lib64/libdl.so.2 /lib64/libc.so.6 /lib64/ld-linux-x86-64.so.2 $J/lib64/
输出样例:

`/lib64/libtinfo.so.5' -> `/home/vivek/jail/lib64/libtinfo.so.5'
`/lib64/libdl.so.2' -> `/home/vivek/jail/lib64/libdl.so.2'
`/lib64/libc.so.6' -> `/home/vivek/jail/lib64/libc.so.6'
`/lib64/ld-linux-x86-64.so.2' -> `/home/vivek/jail/lib64/ld-linux-x86-64.so.2'
复制 ls 命令所需的库文件到 $J 目录下。用 ldd 命令打印出 ls 命令依赖的共享库:

$ ldd /bin/ls
输出样例:

linux-vdso.so.1 =>  (0x00007fff68dff000)
libselinux.so.1 => /lib64/libselinux.so.1 (0x00000032f8a00000)
librt.so.1 => /lib64/librt.so.1 (0x00000032f7a00000)
libcap.so.2 => /lib64/libcap.so.2 (0x00000032fda00000)
libacl.so.1 => /lib64/libacl.so.1 (0x00000032fbe00000)
libc.so.6 => /lib64/libc.so.6 (0x00000032f7200000)
libdl.so.2 => /lib64/libdl.so.2 (0x00000032f6e00000)
/lib64/ld-linux-x86-64.so.2 (0x00000032f6a00000)
libpthread.so.0 => /lib64/libpthread.so.0 (0x00000032f7600000)
libattr.so.1 => /lib64/libattr.so.1 (0x00000032f9600000)
你可以一个个的复制库文件,为了更高效的作业,我们也可以使用bash shell 的循环指令实现:

list="$(ldd /bin/ls | egrep -o '/lib.*.[0-9]')"
for i in $list; do cp  -v "$i" "${J}${i}"; done
输出样例:

`/lib64/libselinux.so.1' -> `/home/vivek/jail/lib64/libselinux.so.1'
`/lib64/librt.so.1' -> `/home/vivek/jail/lib64/librt.so.1'
`/lib64/libcap.so.2' -> `/home/vivek/jail/lib64/libcap.so.2'
`/lib64/libacl.so.1' -> `/home/vivek/jail/lib64/libacl.so.1'
`/lib64/libc.so.6' -> `/home/vivek/jail/lib64/libc.so.6'
`/lib64/libdl.so.2' -> `/home/vivek/jail/lib64/libdl.so.2'
`/lib64/ld-linux-x86-64.so.2' -> `/home/vivek/jail/lib64/ld-linux-x86-64.so.2'
`/lib64/libpthread.so.0' -> `/home/vivek/jail/lib64/libpthread.so.0'
`/lib64/libattr.so.1' -> `/home/vivek/jail/lib64/libattr.so.1'
最后,chroot 到你的新jail:

$ sudo chroot $J /bin/bash
尝试浏览一下 /etc 或 /var:

# ls /
# ls /etc/
# ls /var/
改变了根目录的 bash 和 ls 程序现在被监禁在$HOME/$J这个特殊目录中,而且不能再访问外部的目录树,这个目录可以看做是它们的"/"(root)目录。如果配置正确的话,这会极大增强安全性。我通常用这种技术锁定以下的应用程序。

Apache - Red Hat / CentOS: Chroot Apache 2 Web Server
Nginx - Linux nginx: Chroot (Jail) Setup
Chroot Lighttpd web server on a Linux based system
Chroot mail server.
Chroot Bind DNS server 等等
如何退出 chroot 监禁呢?

键入 exit 即可

$ exit
上述会话样例如下:

Animated gif 01: Linux / Unix: Bash Chroot ls Command Demo
Animated gif 01: Linux / Unix: Bash Chroot ls Command Demo
Gif 动画01: Linux / Unix: Bash Chroot ls 命令演示

查找服务是否存在于 chrooted 监禁内

你可以用下面两个命令[轻松的找出 Postfix 邮件服务是否已经 chrooted]:

pid=$(pidof -s master)
ls -ld /proc/$pid/root
从基本Linux服务中输出样例:

lrwxrwxrwx. 1 root root 0 Mar  9 11:16 /proc/8613/root -> /
PID 8613 指向了 / (root) 也就是说这个程序的根目录并没有被改变或是被 chroot。这个方法非常的快速而又直接,不需要打开配置文件。下面是从已经 chroot 的 ngnix 服务中得到的另一个例子:

pid=$(pidof -s master)
ls -ld /proc/$pid/root
输出样例:
lrwxrwxrwx 1 nginx nginx 0 Mar  9 11:17 /proc/4233/root -> /nginxjail
程序的根目录已经改为 /nginxjail。

xargs命令:解析命令字符串并执行

xargs
大 多数 Linux 命令都会产生输出:文件列表、字符串列表等。但如果要使用其他某个命令并将前一个命令的输出作为参数该怎么办?例如,file 命令显示文件类型(可执行文件、ascii 文本等);你能处理输出,使其仅显示文件名,目前你希望将这些名称传递给 ls -l 命令以查看时间戳记。xargs 命令就是用来完成此项工作的。他允许你对输出执行其他某些命令。记住下面这个来自于第 1 部分中的语法:
例1:
file -Lz * | grep ASCII | cut -d":" -f1 | xargs ls -ltr
让我们来剖析这个命令字符串。第一个,file -Lz *,用于查找是符号链接或经过压缩的文件。他将输出传递给下一个命令 grep ASCII,该命令在其中搜索 "ASCII" 字符串并产生如下所示的输出:
alert_DBA102.log:        ASCII English text
alert_DBA102.log.Z:      ASCII text (compress’d data 16 bits)
dba102_asmb_12307.trc.Z: ASCII English text (compress’d data 16 bits)
dba102_asmb_20653.trc.Z: ASCII English text (compress’d data 16 bits)
由于我们只对文件名感兴趣,因此我们应用下一个命令 cut -d":" -f1,仅显示第一个字段:
alert_DBA102.log
alert_DBA102.log.Z
dba102_asmb_12307.trc.Z
dba102_asmb_20653.trc.Z
目前,我们希望使用 ls -l 命令,将上述列表作为参数进行传递,一次传递一个。xargs 命令允许你这样做。最后一部分,xargs ls -ltr,用于接收输出并对其执行 ls -ltr 命令,如下所示:
ls -ltr alert_DBA102.log
ls -ltr alert_DBA102.log.Z
ls -ltr dba102_asmb_12307.trc.Z
ls -ltr dba102_asmb_20653.trc.Z
因此,xargs 本身虽然没有多大用处,但在和其他命令相结合时,他的功能非常强大。
下面是另一个示例,我们希望计算这些文件中的行数:
例 2:
$ file * | grep ASCII | cut -d":" -f1 | xargs wc -l
47853 alert_DBA102.log
     19 dba102_cjq0_14493.trc
29053 dba102_mmnl_14497.trc
    154 dba102_reco_14491.trc
     43 dba102_rvwr_14518.trc
77122 total
(注:上述任务还可用以下命令完成:)
$ wc -l ‘file * | grep ASCII | cut -d":" -f1 | grep ASCII | cut -d":" -f1‘
该 xargs 版本用于阐释概念。Linux 能用几种方法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请使用最适合你的情况的方法。
使用该方法,你能快速重命名目录中的文件。
例3:
$ ls | xargs -t -i mv {} {}.bak
-i 选项告诉 xargs 用每项的名称替换 {}。-t 选项指示 xargs 先打印命令,然后再执行。
另一个非常有用的操作是当你使用 vi 打开要编辑的文件时:
例4:
$ file * | grep ASCII | cut -d":" -f1 | xargs vi
该命令使用 vi 逐个打开文件。当你希望搜索多个文件并打开他们进行编辑时,使用该命令非常方便。
他更有几个选项。最有用的可能是 -p 选项,他使操作具有可交互性:
例5:
$ file * | grep ASCII | cut -d":" -f1 | xargs -p vi
vi alert_DBA102.log dba102_cjq0_14493.trc dba102_mmnl_14497.trc
dba102_reco_14491.trc dba102_rvwr_14518.trc ?...
此处的 xarg 需求你在运行每个命令之前进行确认。如果你按下 "y",则执行命令。当你对文件进行某些可能有破坏且不可恢复的操作(如删除或覆盖)时,你会发现该选项非常有用。
-t 选项使用一个周详模式;他显示要运行的命令,是调试过程中一个非常有帮助的选项。
如果传递给 xargs 的输出为空怎么办?考虑以下命令:
例6:
$ file * | grep SSSSSS | cut -d":" -f1 | xargs -t wc -l
wc -l
            0
$
在 此处,搜索 "SSSSSS" 后没有匹配的内容;因此 xargs 的输入均为空,如第二行所示(由于我们使用 -t 这个周详选项而产生的结果)。虽然这可能会有所帮助,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没有要处理的内容,你可能希望停止 xargs;如果是这样,能使用 -r 选项:
例7:
$ file * | grep SSSSSS | cut -d":" -f1 | xargs -t -r wc -l
$
如果没有要运行的内容,该命令退出。
假设你希望使用 rm 命令(该命令将作为 xargs 命令的参数)删除文件。然而,rm 只能接受有限数量的参数。如果你的参数列表超出该限制怎么办?xargs 的 -n 选项限制单个命令行的参数个数。
下面显示了怎么限制每个命令行仅使用两个参数:即使向 xargs ls -ltr 传递五个文件,但每次向 ls -ltr 仅传递两个文件。
例8:
$ file * | grep ASCII | cut -d":" -f1 | xargs -t -n2 ls -ltr
ls -ltr alert_DBA102.log dba102_cjq0_14493.trc
-rw-r-----    1 oracle   dba           738 Aug 10 19:18 dba102_cjq0_14493.trc
-rw-r--r--    1 oracle   dba       2410225 Aug 13 05:31 alert_DBA102.log
ls -ltr dba102_mmnl_14497.trc dba102_reco_14491.trc
-rw-r-----    1 oracle   dba       5386163 Aug 10 17:55 dba102_mmnl_14497.trc
-rw-r-----    1 oracle   dba          6808 Aug 13 05:21 dba102_reco_14491.trc
ls -ltr dba102_rvwr_14518.trc
-rw-r-----    1 oracle   dba          2087 Aug 10 04:30 dba102_rvwr_14518.trc
使用该方法,你能快速重命名目录中的文件。
比较实用的应用
$ ls | xargs -t -i mv {} {}.bak
-i 选项告诉 xargs 用每项的名称替换 {}。

删除数量比较多的文件
ls | xargs -n 20 rm -fr
ls当然是输出所有的文件名(用空格分割)
xargs就是将ls的输出,每20个为一组(以空格为分隔符),作为rm -rf的参数
也就是说将所有文件名20个为一组,由rm -rf删除,这样就不会超过命令行的长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