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递归的本质:递归与栈

时间:2019-01-18
本文章向大家介绍理解递归的本质:递归与栈,主要包括理解递归的本质:递归与栈使用实例、应用技巧、基本知识点总结和需要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理解递归的本质:递归与栈

2018年04月11日 09:34:08 bobbypollo 阅读数:3464

 版权声明:本BLOG上原创文章未经本人许可,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及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属于侵权行为。 https://blog.csdn.net/bobbypollo/article/details/79891556

递归的基本思想

所谓递归,就是有去有回。

递归的基本思想,是把规模较大的一个问题,分解成规模较小的多个子问题去解决,而每一个子问题又可以继续拆分成多个更小的子问题。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假设子问题已经解决了,现在要基于已经解决的子问题来解决当前问题;或者说,必须先解决子问题,再基于子问题来解决当前问题。

 

或者可以这么理解:递归解决的是有依赖顺序关系的多个问题。

我们假设一个抽象问题有两个时间点要素:开始处理,结束处理。

 

那么递归处理的顺序就是,先开始处理的问题,最后才能结束处理。

假设如下问题的依赖关系:

【A】----依赖---->【B】----依赖---->【C】

我们的终极目的是要解决问题A,

那么三个问题的处理顺序如下:

开始处理问题A;

由于A依赖B,因此开始处理问题B;

由于B依赖C,开始处理问题C;

结束处理问题C;

结束处理问题B;

结束处理问题A。

 

从函数调用看广义递归

对于软件来说,函数的调用关系就是一个广义递归的过程,如下,

func_A()

{

func_B();

}

func_B()

{

func_C();

}

func_C()

{

/////

}

 

调用函数A;

调用函数B;

调用函数C;

函数C返回;

函数B返回;

函数A返回;

 

狭义递归函数

有一种特例,就是处理问题A/B/C的方法是一样的,这就是产生了狭义的“递归函数“,即函数内又调用函数自身。

 

从上述分析看,递归对问题的处理顺序,是遵循了先入后出(也就是先开始的问题最后结束)的规律。

先入后出?栈!

没错,广义递归问题的处理,需要用栈来解决。经典的例子就是函数调用,就是依靠栈来实现的。

 

递归函数的非递归化

现在再来深入分析一下狭义的递归函数(也就是函数调用自身)。

我们知道递归函数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当递归次数足够大时,会导致函数栈溢出而死机,函数栈的大小一般是一个固定值,对于linux来说一般默认是8M。

因此,编程老司机会教导我们,不得用递归函数!但递归函数的代码实现实在是简洁啊,不让用?臣妾做不到啊!

那么问题来了,所有递归函数都能非递归化吗?答案是肯定的。

本质上讲,对于同一个问题,如果必然要用广义递归的方案来处理,那么狭义递归函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实现方式,如果放弃狭义递归函数的话,我们不得不借助一个额外的数据结构:栈。

如此看来,无论如何都要用到栈,只不过要么让编译器来维护一个栈(函数栈),要么让程序狗来维护一个栈(数据栈)。

这两个栈的区别如下:

 

函数栈

数据栈

位置

进程的stack区

进程的heap区

大小限制

小(8M?)

能分配到很大

每个栈“元素”所需空间

比较大,因为要存储函数上下文

可以设计到很小,比如只存储一个指针

栈开销

可以做的很小

代码简易程度/可维护性

简洁易读

相对更复杂

注:函数栈开销是一个绝对值,但也算是一个“相对“概念,一个非量化的理性分析是,内部逻辑越简单的函数,栈开销的影响越大,因为函数的出入栈指令占整个函数体指令的比重较大。

很多情况下,代码的易维护性是一个比性能开销更加重要的因素,因此,只要实际应用中不会造成函数栈溢出,我个人是更建议采用递归函数法的。

 

 

举例说明:二叉树的非递归遍历

 

非递归算法的递归化

既然递归算法可以用数据栈来进行非递归化,那么借助数据栈而实现的非递归算法,理论上也可以被递归化。也就是说,两者是可逆的,桥梁就是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