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HelloWorld开始了解Android

时间:2022-07-25
本文章向大家介绍从HelloWorld开始了解Android,主要内容包括其使用实例、应用技巧、基本知识点总结和需要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从HelloWorld开始了解Android

我相信任何学习编程的人,刚开始都会接触一个项目,那就是 HelloWorld 。一般来说,这是每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中最基本、最简单的程序,亦通常是初学者所编写的第一个程序。它还可以用来确定(测试)该语言的编译器、程序开发环境,以及运行环境是否已经安装妥当,将输出字符串“Hello World”作为第一个示范程序,现在已经成为编程语言学习的传统,接下来让我们来创建第一个程序Hello World

1.运行AndroidStudio,新建一个AndroidStudio工程,会进入到欢迎界面

我们鼠标左键点击Start a new Android Studio project会打开一个创建新项目的界面,如下图所示。

其中Application name表示应用名称,如果安装到手机上之后会显示该名称,可以看到我们输入了HelloWorldCompany Domain表示公司域名,如果你是个人开发者,没有公司域名的话,那么可以填example.com就可以了。Package name表示项目的 包名,Android系统是通过包名来区分不同程序的,因此包名一定要具有唯一性。Android Studio会根据应用名称(Application name)和公司域名(Company Domain)来自己生成合适的包名,如果你不想使用默认生成的包名,也可以点击右侧的Edit按钮自行修改,Project location表示项目代码存放的位置,如果没有特殊要求的话,这里也可以不修改(尽量设置在除系统盘的任意地方)。接下来点击Next可以对项目的最低兼容版本进行设置。如下图所示

这里我们将Minimum SDK指定成API 15 就可以了。另外,Wear、TV、Android Auto 属于其他移动设备上需要的版本,这里我们就不仔细讲了。点击Next会跳转到创建活动界面,这里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模式,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Android Studio提供了很多种内置模板,不过由于我们还是初学者,还用不到那么多复查的模板,这里直接选择Empty Activity来创建一个空的活动就可以了。 继续点击Next,可以给创建的活动和布局命名。如下图所示

Activity Name表示活动的名字,我们这里使用默认的MainActivity,Layout Name表示布局的命名,这里会跟随你的活动名(Activity Name)变化而变化,然后点击Finish按钮,并且耐心等待一会儿,项目就会创建成功了(PS:可能刚开始你会觉得很慢,不过习惯就好了,这个时候你可以去泡一杯咖啡或者放一首歌来转移你的注意力),如下图所示

2.创建模拟器 由于Android Studio自动为我们生成了很多东西,你现在不需要编写任何代码,Hello World已经可以运行了,但是在此之前还必须有一个运行的载体,你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机,或者是Android 模拟器(虚拟手机),我们先用Android 模拟器来运行程序吧。 那么由于是第一次使用,我们需要先创建一个Android模拟器,观察Android Studio 顶部工具栏中的图标,如下图所示

其中左边第一个按钮就是创建和启动模拟器的,点击该按钮,会弹出如下图所示

因为我之前创建过虚拟机,所以会进入创建的所有虚拟机的列表,现在我们点击Create Virtual Device按钮就可以立刻开始创建了

我们选择Nexus 5x这台设备作为我们的虚拟机,点击Next,如下图所示

这里我们可以选择模拟器所使用的操作系统版本,这里我们使用Android 7.0,然后点击Next如下图所示

这里我们队模拟器的一些配置进行确认,比如说指定模拟器的名字、分辨率、横竖屏等信息,如果没有特殊要求的话,全部保持默认即可。点击Finish完成模拟器的创建,如下图所示

是不是有点眼熟,我们又见面了,接下来选择第一个虚拟机,点击Actions下面的绿色三角来启动我们的虚拟机。如下图所示

很清晰的Android界面出来了,是不是和你的手机界面差不多呢? 虚拟机启动好了,接下来我们来运行刚才的HelloWorld项目在虚拟机上,我们观察Android Studio顶部的工具栏中的图标,如下图所示

其中左边的锤子按钮是用来编译项目的,中间的下拉列表是用来选择哪一个项目的,通常app就是当前的主项目(也就是HelloWorld),右边的三角形按钮使用来运行项目的,现在我们点击右边的运行按钮,会弹出一个选择运行设备的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上面的Connected Devices下面的Android模拟器就是我们现在所运行的虚拟手机,而Available Virtual Devices下面的Android模拟器是我们其他的未在运行状态下的Android模拟器,可以看到已经选中了Nexus 5X,点击OK按钮,稍等一会儿项目就会运行在模拟器上面(PS:如果你的电脑配置不够,建议用自己的手机进行项目运行,否则你的系统运行占用内存会达到80%以上,你就会看到你的电脑卡的动不了,这个时候看网页会让你知道什么事绝望。)

运行时,你会看到Android Studio底部中间的位置,有一个项目编译运行的进度显示,如上图所示,等这个消失之后,可以看到你的虚拟机上面已经运行好了Hello World项目,如下图所示

现在是程序运行在模拟器上面,接下来我们试一下用自己的手机来运行项目。 3.使用手机运行项目 首先你需要一台Android手机,如果想要将程序运行到手机上,需要通过数据线把手机连接到电脑上。然后进入你手机的设置→系统→关于手机(从Android 4.2系统开始,开发者选项默认是隐藏的,需要其他的方法来打开这个选项),打开关于手机你会看到你的设备名称,型号,系统版本,Android版本等一些信息,因为手机有很多的品牌,各品牌启动开发者选项都不一样,你可以搜索(手机型号+启动开发者选项),好了现在我们已经启动了开发者选项,如下图所示

打开USB调试,如果你的电脑是Windows操作系统,我们还需要在电脑上安装手机的驱动。一般借助360手机助手或豌豆荚等工具都可以快速安装(我使用的是华为手机助手),如下图所示

这时候我们点击Android Studio顶部的绿色三角形启动按钮会看到如下图所示

我们选择自己的手机作为启动载体,点OK按钮,稍等一会儿,这个时候注意观察你的手机,会出现提示你“应用来历不明”是否继续安装,点继续安装然后系统会检测该应用所需要的应用功能权限,没有的话就不会显示这些权限列表,我们点继续安装,安装完成后会自动打开这个项目,如下图所示

现在项目就已经在手机上运行起来了,这个时候你会想,我明明什么代码都没有打,为什么会有一个Hello World!呢,这时候我们来分析一下Hello World项目吧。 4.分析Android Studio项目 我们回到Android Studio中展开 Hello World项目 如下图所示

任何一个新建的项目都会默认使用Android模式的项目建构,但这并不是项目真实的目录结构,而是被Android Studio转换过的,这种项目结构简洁明了,适合快速开发,但是对于新手来说可能并不易于理解,点击图中的Android 区域可以切换项目结构模式,如下图所示

这里我们将项目结构切换成Project,这就是项目真实的目录结构了,如下图所示

一下子出现这么多陌生的东西,你一定会感到有点头大吧。那么我们接下来对这里的内容一一解释,之后你看这个图就不会觉得头大了(PS:还会很亲切呢!) 5.Project项目结构解析 1. .gradle 和.idea 这两个目录下放置的都是Android Studio自动生成的一些文件,我们无须关心,也不要去手动编辑。 2. app 项目的代码、资源等内容几乎都是放置在这个目录下的,我们后面的开发工作也基本都是在这个目录下进行的,待会儿还会对这个目录单独展开进行讲解。 3. build 这个目录你也不需要过多关心,它主要包含一些在编译时自动生成的文件。 4. gradle 这个目录下包含了gradle wrapper的配置文件,使用gradle wrapper的方式不需要提前将gradle下载好,而是会自动根据本地的缓存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联网下载gradle。Android Studio默认没有启动gradle wrapper的方式,如果需要打开,可以点击Android Studio 导航栏→File→Settings→Build, Execution,Deployment→Gradle,进行配置更改。 5. .gitignore 这个文件是用来将制定的目录或文件排除在版本控制之外的。 6. build.gradle 这是项目全局的gradle构建脚本,通常这个文件的内容是不需要修改的。稍后我们将会详细分析gradle构建脚本中的具体内容。 7. gradle.properties 这个文件是全局的gradle配置文件,在这里配置的属性将会影响到项目中所有的gradle编译脚本。 8. gradlew和gradlew.bat 这两个文件是用来命令行界面中执行gradle命令的,其中gradlew是在Linux或Mac系统中使用的,gradlew.bat是在Windows系统中使用的。 9. HelloWorld.iml iml文件是所有Intellij IDEA项目都会自动生成的一个文件(Android Studio是基于Intellij IDEA开发的),用于标识这是一个Intellij IDEA项目,我们不需要修改这个文件的任何内容。 10.local.properties 这个文件用于指定本机中的Android SDK路径,通常内容都是自动生成的,我们并不需要修改。除非你本机中的Android SDK位置发生了变化,那么就将这个文件中的路径改成新的位置即可。 11.settings.gradle 这个文件用于指定项目中所有引入的模块。由于HelloWrold项目中只有一个app模块,因此该文件中也就只引入了app这一个模块。通常情况下模块的引入都是自动完成的,需要我们手动去修改这个文件的场景可能比较少。 现在整个项目的外层结构已经介绍完了,你会发现,除了目录之外,大多数的文件和目录都是自动生成的,我们并不需要进行修改。想必你已经猜到了,接下来我们对app目录下的内容进行解释,目录结构如下图所示

  1. build 这个目录和外层的build目录类似,主要也包含了一些在编译时自动生成的文件,不过它里面的内容会更多更杂,我们不需要过多关系。
  2. libs 如果你的项目中使用到了第三方jar包,就需要把这些jar包都放在libs目录下,放在这个目录下的jar包都会被自动添加到构建路径里去。
  3. androidTest 此处是用来编写Android Test 测试用例的,可以对项目进行一些自动化测试。
  4. java 这个就是我们的主角了,java目录是放置我们所有java代码的地方,展开该目录,你将看到我们刚才创建的MainActivity文件就在里面。
  5. res 这个目录下的内容就有点多了。简单来说,就是你在项目中使用到的所有图片、布局、字符串等资源都要存放在这个目录下。当然这个目录下还有很多子目录,图片放在drawable目录下,布局放在layout下,字符串放在value目录下。
  6. AndroidManifest.xml 这是你整个Android项目的配置文件,你在程序中定义的四大组件都需要在这个文件里注册,否则就会使用不了,另外还可以在这个文件中给应用程序添加权限声明(PS:比如网络、电话、通讯、位置、存储等一些权限都是在这个文件里面声明)。
  7. test 此处是用来编写Unit Test测试用例的,是对项目进行自动化测试的另一种方式。
  8. .gitignore 这个文件用于将app模块内的指定的目录或文件排除在版本控制之外,作用和外层的==.gitignore==文件类似。
  9. app.iml Intellij IDEA项目自动生成的文件,我们不需要关心或修改这个文件中的内容。 10.build.gradle 这是app模块的gradle构建脚本,这个文件中会指定很多项目构建相关的配置。 11.proguard-rules.pro 这个文件通常用于指定项目代码的混淆规则,当代码开发完成后打成安装包文件,如果不希望代码被别人破解,通常会将代码进行混淆,从而让破解者难以阅读。 好了,我们的整个项目的结构终于介绍完了,不知道你能不能看完,接下来就来分析我们的HelloWorld项目是怎么运行起来的。首先打开AndroidManifest.xml文件,找到如下代码:
<activity android:name=".MainActivity">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MAIN"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 />
            </intent-filter>
        </activity>

这段代码表示对MainActivity这个活动进行注册,没有在AndroidManifest.xml 里注册的活动是不能使用的,其中intent-filter里面的两行代码非常重要,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MAIN"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 />

表示MainActivity是这个项目的主活动,在手机上点击应用图标,首先启动的就是这个活动。我们之前在手机上运行看到的界面就是这个,现在我们看一下MainActivity这个活动,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
}

我们可以看到MainActivity是继承AppCompatActivity的 ,这是一种向下兼容的Activity,可以将Activity在各个版本中增加的特性和功能最低兼容到Android2.1系统。(AppCompatActivity 是 Activity 的子类),然看到下面有一个onCreate()方法,这个方法是一个活动被创建时必定要执行的方法,其中有两行代码,也没有看到HelloWorld!的字样,那么我们手机上面显示的HelloWorld!是在哪里呢? 因为Android程序的设计讲究逻辑和视图分离,因此是不推荐在活动中直接编写界面的,通常是在布局文件(也就是layout文件夹下面)中编写界面,然后再活动中引入进来,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活动中引入了名为activity_main的xml文件(也就是布局文件),我们打开res→layout→activity_main.xml它可以看到

这个是控件视图界面我们点击Text切换到文字视图界面

点击最右侧导航栏的Preview可以同时看到你的layout界面。如下图所示

这样看起来会不会好很多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一段代码

<Relative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xmlns:tools="http://schemas.android.com/tools"
    android:id="@+id/activity_main"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android:paddingBottom="@dimen/activity_vertical_margin"
    android:paddingLeft="@dimen/activity_horizontal_margin"
    android:paddingRight="@dimen/activity_horizontal_margin"
    android:paddingTop="@dimen/activity_vertical_margin"
    tools:context="com.example.helloworld.MainActivity">

    <TextView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text="Hello World!" />
</RelativeLayout>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HelloWorld!呢?(PS:如果没有看到的话,给我发邮箱,我帮你联系一家好医院,包你满意,破盘价只要998,,咳~扯远了,我们回到主题) 1.布局:RelativeLayout 表示这是一个相对布局, 2.控件:TextView表示这是一个文本控件,它下面有一个text属性,属性的值就是HelloWorld!如果你不想看到这个,你可以改成Love Money!,一定要在英文状态下双引号 " "内才行,如果是中文状态下的会报错,不打引号也会报错。 接下来我们详细说一下res目录,这个很重要,我们先看一下他的结构

上面的文件夹虽然很多,但我们分析一下其实就是非常简单了,所有以drawable开头的文件夹都是用来放图片,所有以mipmap开头的文件夹都是放应用图标的,所有以values开头的文件夹都是用来放字符串、颜色、样式等配置的,layout文件夹,前面我们说到是用来放布局文件的。(PS:是很简单吧!),知道了含义,我们再来看一下如何使用这些资源 打开res/values/strings.xml文件

<resources>
    <string name="app_name">HelloWorld</string>
</resources>

可以看到这里定义了应用程序名的字符串,这个名字就是你的应用名(PS:再简单一点说就是,你手机上某个APP软件的文字),为什么我们的程序会是这个名字呢,那是因为你一开始创建项目的时候就是这个,不过不用担心也是可以改的,比如改成LoveMoney,手动滑稽。我们在其他地方是会引用这个名称的。 1.在代码里通过R.String.app_name来获得该字符串的引用。 2.在XML里面通过@string/app_name来获得该字符串的引用。(其实第二种,我们已经见过了,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在AndroidManifest.xml里面,现在打开这个文件,如下图所示)

还有我们的应用程序的图标是通过android:icon属性来指定的,应用的名称则是通过android:label属性来指定的,你会看到一个绿色的机器人(PS:不管你觉得丑不丑,我觉得是挺丑的!)

android:icon="@mipmap/ic_launcher"

你在mipmap文件夹下放其他的图标,注意,所有的mipmap开头的文件都要放。将自带的ic_launcher图标,改为你喜欢的图标就可以了。

6.详解build.gradle文件 我们之前看到最外层有一个build.gradle文件,app目录下有一个,这两个文件对构建Android Studio项目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面先来看一下最外层的build.gradle文件,代码如下所示

buildscript {
    repositories {
        jcenter()
    }
    dependencies {
        classpath 'com.android.tools.build:gradle:2.2.0'

        files
    }
}

allprojects {
    repositories {
        jcenter()
    }
}

首先两处repositories 的闭包中都声明了jcenter()这行配置,那么这个jcenter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他是一个代码托管仓库,很多Android开源项目都会选择将代码托管到jcenter上,声明这行配置之后,我们就可以在项目中轻松引用任何jcenter上的开源项目了。 接下来,dependencies闭包中使用classpath声明一个Gradle插件。为什么要声明这个插件呢?因为Gradle并不是专门为构建Android项目而开发的,java、C++等很多种项目都可以使用Gradle来构建。这样最外层的build.gradle文件大致分析完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app目录下的build.gradle文件,代码如下所示
apply plugin: 'com.android.application'

android {
    compileSdkVersion 24
    buildToolsVersion "24.0.2"
    defaultConfig {
        applicationId "com.example.helloworld"
        minSdkVersion 15
        targetSdkVersion 24
        versionCode 1
        versionName "1.0"
        testInstrumentationRunner "android.support.test.runner.AndroidJUnitRunner"
    }
    buildTypes {
        release {
            minifyEnabled false
            proguardFiles getDefaultProguardFile('proguard-android.txt'), 'proguard-rules.pro'
        }
    }
}

dependencies {
    compile fileTree(dir: 'libs', include: ['*.jar'])
    androidTestCompile('com.android.support.test.espresso:espresso-core:2.2.2', {
        exclude group: 'com.android.support', module: 'support-annotations'
    })
    compile 'com.android.support:appcompat-v7:24.2.1'
    testCompile 'junit:junit:4.12'
}

这个相对上面那个要复杂些,我们慢慢来看,首先第一行应用了一个插件,一般有两种值可选:com.android.application 表示这是一个应用程序模块, com.android.library表示这是一个库模块。应用程序模块和库模块的最大区别在于,一个是可以直接运行的,一个只能作为代码库依附于别的应用程序模块来运行。 接下来是一个大的android闭包,在这个闭包中我们可以配置项目构建的各种属性,其中,compileSdkVersion用于指定项目的编译版本,这里指定成24表示使用Android7.0系统的SDK编译。buildToolsVersion用于指定项目构建工具的版本,我当前的版本是24.0.2,。 然后我们看到,这里在android闭包中又嵌套了一个defaultConfig闭包defaultConfig闭包中可以对项目的更多细节进行配置。其中,application用于指定项目的包名,minSdkVersion用于指定项目最低兼容的Android系统版本,这里指定成15表示最低兼容到Android4.0系统。目前最新版本为Android8.0targetSdkVersion指定的值表示你在该目标版本上已经做过充分的测试。versionCode用于指定项目的版本号,versionName用于指定项目的版本名。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buildTypes闭包buildTypes闭包中用于指定生成测试版安装文件的配置,release闭包用于指定生成正式版安装文件的配置。另外,debug闭包是可以忽略不写的。release闭包中minifyEnable用于指定是否对项目的代码进行混淆,true表示混淆,false表示不混淆。proguardFiles用于指定混淆时使用的规则文件,这里指定了两个文件,第一个proguard-android.txt是在Android SDK目录下的,里面是所有项目通用的混淆规则,第二个proguard-rules.pro是在当前项目的根目录下的,里面可以编写当前项目特有的混淆规则。需要注意的是,通过Android Studio直接运行项目生成的都是测试版安装文件。 就还有一个dependencies闭包,这个闭包的功能非常强大,它可以指定当前项目所有的依赖关系。通常Android Studio 项目中一共有3种依赖方式:本地依赖、库依赖和远程依赖。本地依赖可以对本地的jar包或者目录添加依赖关系,库依赖可以对项目中的库模块添加依赖关系,远程依赖可以对jcenter库上的开源项目添加依赖关系。我们看一下,dependencies闭包中的配置,第一行的compile fileTree就是一个本地依赖声明,它表示将libs目录下所有的.jar 后缀的文件都添加到项目的构建路径当中。而第二行的compile则是远程依赖声明,com.android.support:appcompat-v7:24.2.1就是一个标准的远程依赖格式,其中com.android.support是域名部分,用于和其他公司的库做区分;appcompat-v7是组名称,用于和同一个公司中不同的库做区分;24.2.1是版本号,用于和同一个库不同的版本做区分。加上这句声明以后,Gradle在构建项目时会首先检查一下本地是否已经有这个库的缓存,如果没有的话则会自动去联网下载,然后再添加到项目的构建路径中。至于库依赖声明这里没有用到,它的基本格式是compile project 后面加上要依赖的库名称,还剩下一句testCompile是用于声明测试用例库的,暂时用不到。 写了这么多相信你也看累了吧,Android Studio默认的字体很小,界面背景为白色,比较的刺眼,所以接下来我们来改一下Android Studio的界面和字体大小,我们点击左上角的File→Settings

进入到settings的设置框中,到IDE settings选项列表中"Editor"然后打开Color & Fonts,再点击Font,然后点击Save As创建一个新的字体,当然你也可以和我一样输入new Font。

因为你的Scheme里面只有两个属性,Darcula代表黑色代码背景,Default代表默认的白色背景,下面的new Font是我通过点击Save As创建的包含了黑色背景及放大的字体。 这篇博客到这里就写完了,我是初学者-study,有什么问题欢迎发送邮件给我,(以上内容未使用过Ctrl + C和Ctrl + V,全是一个一个打出来的,图片也都是自己的,第一个图片为白色,是想给你们看一下初始界面的样子,后来我感觉不习惯就有改成黑色的了,码字不易啊,欢迎多多交流) QQ邮箱:13170578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