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看完我手写的单例直接惊呆了!

时间:2022-07-26
本文章向大家介绍面试官看完我手写的单例直接惊呆了!,主要内容包括其使用实例、应用技巧、基本知识点总结和需要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前言

单例模式应该算是 23 种设计模式中,最常见最容易考察的知识点了。经常会有面试官让手写单例模式,别到时候傻乎乎的说我不会。

之前,我有介绍过单例模式的几种常见写法。还不知道的,传送门看这里:

设计模式之单例模式

本篇文章将展开一些不太容易想到的问题。带着你思考一下,传统的单例模式有哪些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让面试官眼中一亮,心道,小伙子有点东西啊!

以下,以 DCL 单例模式为例。

DCL 单例模式

DCL 就是 Double Check Lock 的缩写,即双重检查的同步锁。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注意,此变量需要用volatile修饰以防止指令重排序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 singleton = null;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进入方法内,先判断实例是否为空,以确定是否需要进入同步代码块
        if(singleton == null){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进入同步代码块时再次判断实例是否为空
                if(singleton == null){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singleton;
    }
}

乍看,以上的写法没有什么问题,而且我们确实也经常这样写。

但是,问题来了。

DCL 单例一定能确保线程安全吗?

有的小伙伴就会说,你这不是废话么,大家不都这样写么,肯定是线程安全的啊。

确实,在正常情况,我可以保证调用 getInstance 方法两次,拿到的是同一个对象。

但是,我们知道 Java 中有个很强大的功能——反射。对的,没错,就是他。

通过反射,我就可以破坏单例模式,从而调用它的构造函数,来创建不同的对象。

public class TestDC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ingleton singleton1 = Singleton.get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singleton1.hashCode()); // 723074861
        Class<Singleton> clazz = Singleton.class;
        Constructor<Singleton> ctr = clazz.getDeclaredConstructor();
        //通过反射拿到无参构造,设为可访问
        ctr.setAccessible(true);
        Singleton singleton2 = ctr.new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singleton2.hashCode()); // 895328852
    }
}

我们会发现,通过反射就可以直接调用无参构造函数创建对象。我管你构造器是不是私有的,反射之下没有隐私。

打印出的 hashCode 不同,说明了这是两个不同的对象。

那怎么防止反射破坏单例呢?

很简单,既然你想通过无参构造来创建对象,那我就在构造函数里多判断一次。如果单例对象已经创建好了,我就直接抛出异常,不让你创建就可以了。

修改构造函数如下,

再次运行测试代码,就会抛出异常。

有效的阻止了通过反射去创建对象。

那么,这样写单例就没问题了吗?

这时,机灵的小伙伴肯定就会说,既然问了,那就是有问题(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但是,是有什么问题呢?

我们知道,对象还可以进行序列化反序列化。那如果我把单例对象序列化,再反序列化之后的对象,还是不是之前的单例对象呢?

实践出真知,我们测试一下就知道了。

// 给 Singleton 添加序列化的标志,表明可以序列化
public class Singleton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省略不重要代码
}
//测试是否返回同一个对象
public class TestDC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ingleton singleton1 = Singleton.get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singleton1.hashCode()); // 723074861
        //通过序列化对象,再反序列化得到新对象
        String filePath = "D:\singleton.txt";
        saveToFile(singleton1,filePath);
        Singleton singleton2 = getFromFile(filePath);
        System.out.println(singleton2.hashCode()); // 1259475182
    }

    //将对象写入到文件
    private static void saveToFile(Singleton singleton, String fileName){
        try {
            FileOutputStream fos = new FileOutputStream(fileName);
            ObjectOutputStream oos = new ObjectOutputStream(fos);
            oos.writeObject(singleton); //将对象写入oos
            oos.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从文件中读取对象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getFromFile(String fileName){
        try {
            FileInputStream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fileName);
            ObjectInputStream ois = new ObjectInputStream(fis);
            return (Singleton) ois.readObject();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null;
    }
}

可以发现,我把单例对象序列化之后,再反序列化之后得到的对象,和之前已经不是同一个对象了。因此,就破坏了单例。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先说解决方案,一会儿解释为什么这样做可以。

很简单,在单例类中添加一个方法 readResolve 就可以了,方法体中让它返回我们创建的单例对象。

然后再次运行测试类会发现,打印出来的 hashCode 码一样。

是不是很神奇。。。

readResolve 为什么可以解决序列化破坏单例的问题?

我们通过查看源码中一些关键的步骤,就可以解决心中的疑惑。

我们思考一下,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过程中,哪个流程最有可能有操作空间。

首先,序列化时,就是把对象转为二进制存在 ``ObjectOutputStream` 流中。这里,貌似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其次,那就只能看反序列化了。反序列化时,需要从 ObjectInputStream 对象中读取对象,正常读出来的对象是一个新的不同的对象,为什么这次就能读出一个相同的对象呢,我猜这里会不会有什么猫腻?

应该是有可能的。所以,来到我们写的方法 getFromFile中,找到这一行ois.readObject()。它就是从流中读取对象的方法。

点进去,查看 ObjectInputStream.readObject 方法,然后找到 readObject0()方法

再点进去,我们发现有一个 switch 判断,找到 TC_OBJECT 分支。它是用来处理对象类型。

然后看到有一个 readOrdinaryObject方法,点进去。

然后找到这一行,isInstantiable() 方法,用来判断对象是否可实例化。

由于 cons 构造函数不为空,所以这个方法返回 true。因此构造出来一个 非空的 obj 对象 。

再往下走,调用,hasReadResolveMethod 方法去判断变量 readResolveMethod是否为非空。

我们去看一下这个变量,在哪里有没有赋值。会发现有这样一段代码,

点进去这个方法 getInheritableMethod。发现它最后就是为了返回我们添加的readResolve 方法。

同时我们发现,这个方法的修饰符可以是 public , protected 或者 private(我们当前用的就是private)。但是,不允许使用 static 和 abstract 修饰。

再次回到 readOrdinaryObject方法,继续往下走,会发现调用了 invokeReadResolve 方法。此方法,是通过反射调用 readResolve方法,得到了 rep 对象。

然后,判断 rep 是否和 obj 相等 。obj 是刚才我们通过构造函数创建出来的新对象,而由于我们重写了 readResolve 方法,直接返回了单例对象,因此 rep 就是原来的单例对象,和 obj 不相等。

于是,把 rep 赋值给 obj ,然后返回 obj。

所以,最终得到这个 obj 对象,就是我们原来的单例对象。

至此,我们就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一句话总结就是:当从对象流 ObjectInputStream 中读取对象时,会检查对象的类否定义了 readResolve 方法。如果定义了,则调用它返回我们想指定的对象(这里就指定了返回单例对象)。

总结

因此,完整的 DCL 就可以这样写,

public class Singleton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注意,此变量需要用volatile修饰以防止指令重排序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 singleton = null;

    private Singleton(){
        if(singleton != null){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Can not do this");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进入方法内,先判断实例是否为空,以确定是否需要进入同步代码块
        if(singleton == null){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进入同步代码块时再次判断实例是否为空
                if(singleton == null){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singleton;
    }

    // 定义readResolve方法,防止反序列化返回不同的对象
    private Object readResolve(){
        return singleton;
    }
}

另外,不知道细心的读者有没有发现,在看源码中 switch 分支有一个 case TC_ENUM 分支。这里,是对枚举类型进行的处理。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研读一下,最终的效果就是,我们通过枚举去定义单例,就可以防止序列化破坏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