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系列

时间:2022-04-23
本文章向大家介绍算法系列,主要内容包括其使用实例、应用技巧、基本知识点总结和需要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算法对程序员来说是熟悉的陌生人,编过大量代码后突然被哪个问到算法是什么也有时不知从何说起,简单来说是没有好好总结过仔细分析过。大学里面导师整天苦口婆心的教导算法有多么多么重要,但哪个能真正听得进去,即使认真的学了出了社会过个两三个月就忘到九霄云外了,记得算法的排序有几种就算不错了的。说到底还是没有真正的理解,而理解是建立在应用之上,用多了亲历了也就知道其中的道理,学好了也能锻炼自己的抽象能力,因此平时没事就多拿出来多练哈,没准哪天突然开窍了也说不定。

  自己也是意识到学好算法的重要性,因此一直也在找一些好的资料,之前是准备找一本数据结构的书好好从头开始看,不过书上理论太多,而且都是伪代码,因此看完后也只能记住一些名词定义达不到灵活现用的地步。后来在网上找一些牛人的文章,以下谈谈自己的一点点总结吧。

  算法不分语言的,只要有思想不论哪种语言都能实现算法。在此也就说排序,排序分为4种:1.交换排序:冒泡与快排;2.选择排序:选排与堆排序;3.插入排序:插排与希尔排序;4.合并排序;

  冒泡:冒泡的思想可以看做是一堆石头沉入水底,小的不断往下浮,大的往下沉,小的从底下不断与它上面的想交换,不断的重复这个过程

那么我们就数组:50 、10、30、20、40      

要达到冒泡的效果,我们就要把一组数字竖起来看,大家想想,如何冒泡?如何来体会重的沉底,轻的上浮?

第一步:  我们拿40跟20比,发现40是老大,不用交换。

第二步:  然后向前推一步,就是拿20跟30比,发现30是老大,就要交换了。

第三步:拿交换后的20跟10比,发现自己是老大,不用交换。

第四步:拿10跟50交换,发现50是老大,进行交换。

最后,我们经过一次遍历,把数组中最小的数字送上去了

以下是js实现的实例:

    //冒泡排序
    function BubbleSort(arr){
    var temp=0;
    
    for (var i=0;i<arr.length -1;i++){//有5个数,不与自己比较要比较4次
        for(var j=arr.length-1;j>i;j--){//每次都从 最后一位开始,每次比较后次数都在减少1
            if(arr[j-1]>arr[j]){
            temp=arr[j-1];
            arr[j-1]=arr[j];
            arr[j]=temp;
            }
        }
     }
     return arr;
    }

以上是算法系列15天速成中介绍的思想,以C#实现且算法之间进行了效率比较,这里自己以JS代码自己重新实现了。

  每天一小步,信心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