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之数据类解构申明

时间:2022-04-27
本文章向大家介绍Kotlin之数据类解构申明,主要内容包括创建变量、for循环、函数、在Map中使用解构申明、下划线、在Lambda中使用解构、基本概念、基础应用、原理机制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并结合实例形式分析了其使用技巧,希望通过本文能帮助到大家理解应用这部分内容。

所谓解构声明就是将一个对象解构为多个成员变量,这也就意味着一个解构声明会同时创建多个变量。进入正题,来看一下Kotlin的数据解析的相关使用。

创建变量

在Java中创建多个变量的方式如下: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person", 1);
String name = person.getPerson();
int age = person.getAge();

而在Kotlin中创建变量的话是这样的。

data class Person(val name: String, val age: Int)

val person = Person("jowan", 1)
var name = person.name
var age = person.age

使用解构变量,同时创建多个变量。

data class Person(val name: String, val age: Int)

fun main(args: Array) {
    val (name, age) = Person("person", 1)
    println(name) // 打印person
    println(age) // 打印1
}

这种语法就是解构声明,解构声明可以一次创建多个变量,通常用于数据类当中。下面来看一下解构声明跟普通变量创建的区别,代码编译前是这样的:

而编译后是下面这样的。

在Kotlin的数据类编译过程中,在声明数据类的时候,会自动生成 componentN() 方法,对应按声明顺序出现的所有属性,如 name 就是 component1() , age 就是 component2() ,而解构声明的 val (dName, dAge) 事实上就是调用 component1() 和 component2() 方法。

for循环

解构声明不仅可以针对于某一个实例,还可以用在for循环中。例如:

data class Person(val name: String, val age: Int)

val list: List = listOf(Person("one", 1), 
      Person("two", 2), 
      Person("three", 3), 
      Person("four", 4))

fun main(args: Array) {
    list.forEach { (name, age) ->
        println("name:$name, age:$age")
    }
}

上面的代码经过编译后是这样的:

函数

解构声明也可以用在函数中,从函数中返回值。

fun getPair(after: String?, afterAge: Int?): Pair {
    var name = "wangzai"
    var age = 23
    // 处理返回的数据
    name = after ?: name
    age = afterAge ?: age
    return Pair(name, age)
}

fun main(args: Array) {
    val (name, age) = getPair("jowan", null)
    println("name:$name, age:$age") // 打印name:jowan, age:23
}

其编译后的代码是这样的:

在Map中使用解构申明

解构声明还可以Map中,前提条件是:

  • 通过提供一个 iterator() 函数将映射表示为一个值的序列
  • 通过提供函数 component1() 和 component2() 来将每个元素呈现为一对

事实上,标准库提供了这样的扩展:

operator fun <K, V> Map<K, V>.iterator(): Iterator<Map.Entry<K, V>> = entrySet().iterator()
operator fun <K, V> Map.Entry<K, V>.component1() = getKey()
operator fun <K, V> Map.Entry<K, V>.component2() = getValue()

举一个map中使用解构函数的例子:

val map: Map = mapOf("one" to 1, "two" to 2, "three" to 3, "four" to 4)

fun main(args: Array) {
    map.forEach { (name, age) ->
        println("name:$name, age:$age")
    }
}

上面的代码编译后是这样的:

下划线

自1.1版本开始,如果在解构声明中有用不到的变量,则可以使用下划线代替。例如:

fun getPair(): Pair {
    return Pair("one", 1)
}

fun main(args: Array) {
    val (_, age) = getPair()
    println("age:$age") // 打印出age:1
}

上面的代码经过编译后,是这样的:

可以看出没有声明使用下划线的变量是不会被编译的,在编译之前,系统会对下划线变量进行检查。

在Lambda中使用解构

如果Lambda具有 Pair 类型的参数(或 Map.Entry 或具有相应 componentN 函数的任何其他类型),则可以通过将它们放在括号中来引入几个新参数:

val map = mapOf(1 to 1, 2 to 2, 3 to 3)
map.forEach {
    entry ->
    println("${entry.value}!")
}
map.forEach {
    a, b ->
    println("$a!$b!")
}

注意声明 参数 和声明 解构对 之间的区别: { a -> … } 一个参数:

val map = mapOf(1 to 1, 2 to 2, 3 to 3)

map.forEach {
    entry ->
    println("${entry.value}!") // 打印1!2!3!
}

上面的代码编译后如下:

{ a, b -> … } 两个参数:

val map = mapOf(1 to 1, 2 to 2, 3 to 3)

map.forEach {
    a, b ->
    println("$a!$b!") // 打印1!1!2!2!3!3!
}

上面的代码编译后是这样的:

{ (a, b) -> … } 一个Pair类型的解构:

val map = mapOf(1 to 1, 2 to 2, 3 to 3)

map.forEach {
    (_, value) ->
    println("$value!") // 打印1!2!3!
}

编译后的代码是这样的:

这里可以看出 解构对 和 两个参数 的区别, 解构对 是通过调用iterator的,而 两个参数 则是通过调用 BiConsumer 里面的 accept 方法的。 { (a, b), c -> … } 一个Pair类型的解构和一个参数:

val maps = mapOf((1 to 1) to 3, (2 to 2) to 2, (3 to 3) to 1)

maps.forEach { (a, b), c ->
    println("$a!$b!$c") // 打印1!1!32!2!23!3!1
}

代码编译后是这样的:

解构声明也可以指定解构的类型:

map.mapValues { (_, value) -> "$value!" }

map.mapValues { (_, value): Map.Entry -> "$value!" }

map.mapValues { (_, value: String) -> "$val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