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方法

时间:2021-08-26
本文章向大家介绍高效学习方法,主要包括高效学习方法使用实例、应用技巧、基本知识点总结和需要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 关于记忆的解读
  • 高效学习之理解篇
  • 高效学习之记忆篇
  • 高效学习之温习篇
  • 高效学习之综合运用篇

01、了解你的记忆

我们大脑主要有两种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在大脑中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以及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叫做工作记忆

简单来说,就是我现在让你背一个英语单词“cat”,而你第一次听到,你就会用中文对它加工,先记为“卡特”

也就是暂时的,如果你不把它变为长期记忆(cat),你就会忘

如何把工作记忆中的信息留住变为长期记忆呢?——不断排演重复

长期记忆可以看作为仓库,容量很大, 但是找到也很难,存入后要时常回忆

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存到长期记忆需要花点时间。有很多人常犯的一个典型错误就是——我今天重复念叨个100遍,我就不会忘了,记得牢牢的

并不是这样的,有一个技巧“间隔性重复”,研究表明,要想深刻记住某个知识点,一晚上的重复50次倒不如每天重复5次,多坚持几天、一个礼拜的效果来的好,这样才是真的有助于你的长期记忆

睡眠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你可能知道,人醒着的时候,大脑确实会产生有毒物质。努力工作了一天,晚上回家总觉得头昏脑胀,注意这不是爱情使你头昏,而是你脑子里残留的毒素,有毒的

睡眠的时候,脑细胞会收缩,细胞之间的间隙会变大,有一个叫脑脊液的从中流过把毒素给冲走了,有点像水龙头这样子

前面说到,即使你睡觉,你的大脑还是在后台工作的,它会自动回顾白天的知识点,加固这些神经模型,所以考前一晚的睡眠质量其实挺关键的,很多人不重视,这得注意

而且,让精力充沛的脑子复习一个小时,抵得过疲倦的大脑复习三个小时,熬夜复习其实是最低效的做法,除了能感动自己,没软用

02、理解篇

(1)费曼学习法:(首推!)

你肯定听过这个故事:一个农民让自己的大儿子,每天把学校上课教学过的内容,回家再讲解一遍给小儿子听,就这么一个单纯的做法,他的大儿子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最终考上了清华。

没错,这就是传说中的费曼学习法,全世界公认最好的学习方法,没有之一

费曼是20世纪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发明的这套方法影响了后来非常多的人,同时包括比尔盖茨、乔布斯、拉里佩奇都是费曼学习法的拥戴者

这个方法的关键是哪里,用我们最近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输出倒逼输入!”

当你自我感觉,自己已经掌握了一个知识点或概念时,最好的验证办法就是——用简洁的话复述一遍给别人听

别人听懂了,就代表你掌握了;别人听不懂,就证明你还没完全掌握明白,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巩固

经研究证实:传统学习方式,例如听讲、阅读,属于被动的个人学习,学习吸收率低于30%;主动的学习方式,例如小组讨论,学习吸收率可以达到50%以上;学习吸收率最高的是“模拟教学学习法”——费曼学习法,吸收率达到了90%!

具体如何正确使用这个方法?

我只分享给真正想要的同学,我把它们放在了评论区

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通过尝试更简单精炼的语言来叙述,不断提炼知识的重点和关键

通过向别人输入知识时的反馈意见,检视自己哪里掌握的不够扎实、需要加深,哪里掌握的比较好。如果说了半天,别人都听不懂,那就证明你还没掌握;假如别人一听,就明白了,说明你已经对这个知识的理解到位了

(2)回想法(提取关键信息):

心理学家杰费里卡皮克和他的同事表示“大多数学生不断重复阅读笔记,却很少有人在学习时进行自我检测,或做提取关键概念的练习”

期刊《科学》上有一项研究,工作人员让学生再学过一段文字后,通过回想提取信息进行练习,之后再次学习该段文字内容并回想(努力加深关键概念)

结果,相同时间内,仅靠对材料的练习和回想,学生的习得内容和学习深度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学习方法。人们原本认为,对学习内容进行多次重复阅读或画概念图,会增进大脑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事实并非如此

当阅读笔记和书本时,我们的大脑会产生错觉,错以为学习材料也同样存入了大脑,实际上是小和尚念经;很多人仅仅看了一眼正确答案,就以为自己会了,这是学习中最普遍的一种错觉

因为看书毕竟比回想简单的多,因此学生们执迷于自己的错觉——坚持低效率的学习方式

著名的心理学家兼记忆专家艾伦巴德利写道:

说一句你可能会惊讶的事实,划重点和标下划线的动作,会让你欺骗自己大脑在工作,其实只是手在动而已,所以在划之前一定要谨慎,否则你不仅会效率低下,而且会被误导

那么到底要不要划重点?

答案肯定是:要!

至于具体做法,同样我只分享给真正想要的同学,上面已经说过获取路径,不再赘述。

在你试着将工作记忆转存为长期记忆时,真正有效的部分是,下一次重读开始前的这段间隔时间,你利用重读间隔中进行回想,加深加固了你的大脑记忆。所以试着回想学习材料,也就是做提取关键点的练习,效果比单纯阅读材料好得多

03、记忆篇

(1)打造比喻或类比:

这个是我比较强推的,因为真的很好用

举两个个特别简单的例子:

你应该上过小学吧?小学里上过英语课吧,还记得那时候老师教你的口诀不?我来帮你回忆回忆!

比如,“我用am,你用are,is连着他、她、它”;“土豆、番茄是英雄”

还有化学,“钾钙钠镁铝(嫁给那美女)”小时候最喜欢化学课了哈哈

再比如 ,历史老师教如何记甲午战争的时间,说到,我们痛恨日本人,应该一把揪死,所以是1894年.....就真的再也忘不了了;

还有物理老师想让你明白什么是电流,就告诉你把它看作水流,电压就像水压类似

在学习的时候运用比喻和类比的技巧,可以让概念牢牢留在脑海中,因为他们把新概念和已有的神经结构联系在了一起。就像用纸描图,比喻和类比至少能让抽象的概念变得有迹可循

如果你想不出任何比喻或者类比 就在手中拿支笔,一张纸,写写画画也行,有时候你随手一画,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说到这,我就想起了,之前我总是能梦到自己学过的知识,很奇怪但很有用。比如,我在学运筹学课,就会梦见自己在节点之间来回奔跑,亲身演示最短路径算法,这真的很棒,我不用花别人那么多时间去记忆就能做到同样的事,我觉得这些梦和我潜意识中做的比喻和类比有关系

所以,当你在理解记忆一个新的东西时,有时候它非常抽象,你可以试着把它用比喻或类比的方式,给它具象化出来,这样你就是对它进行了二次加工,就能记得很牢,不会忘

有的人说,我自己想象力不行,不会创造比喻怎么办?

这可真难搞.....

这样,你可以唱出来,给它整个旋律,整成一首歌,还记得前段时间很火的歌《琵琶行》吗,网易云当时排第一

高中里肯定背过吧?对,这样也能强化你的记忆

(2)空间记忆法:

又称记忆宫殿或者路径记忆法,不管啥叫法,反正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

先来看一个场景:

我带你来到一个新的,你以前从没见过的房子,带你进去逛一圈出来,你的体验是什么?

你会很快对房子里大致的家具摆放、房间布局、配色方案,甚至对浴室橱柜里的备用药物都会有一个印象

没错,短短几分钟里,你的大脑就会获取并保留上千条新信息,甚至几个礼拜之后,你脑海里留存的记忆量,仍旧是同时间内盯着一面黑字所不能相比的

你的大脑天生就能留存空间地点这样的大体信息

根据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优秀的视觉和空间记忆的系统,如果你通过一种充满趣味、便于记忆、富有创造力的方法,就能让视觉、听觉、触觉更易于接受你想要记住的内容,轻松强化长期记忆

空间记忆法,需要你回想一个你曾经熟悉的空间画面,比如你自己家的布局,然后把它当成视觉形象的记事本,用来存储你想要记住的概念形象

还有很多,再比如你去学校的路、去上班的路,或者你的办公环境、你的班级,只要是你熟悉的一个空间即可,哪怕是王者峡谷,只要你熟悉皆可

至于接下来如何使用:

比如,你可以想象门前有一条狗(dog),进门之后看见猫咪(cat)在桌子上(table)准备偷吃你的面包(bead)

而这几个单词,就是你今天学的要背的,说白了就是,你想象自己正走过一个非常熟悉的地点,里面有你想要记住的东西,空间记忆法对记忆互无关联的东西很管用

04、温习篇

穿插学习法:

你小时候肯定有这样的经历:课堂上数学老师讲了一个新的概念,然后会让全班同学做2道例题加深理解,这两道题基本都能做对,关键是下面还有第3题,完了这题就没几个人做对了

听完老师讲,噢,原来是用之前学过的解法。做了两三道同类型的题目,就开始不动脑子了,这是80%的人的常态,包括我也是

比如英语,平时单独学一个单元的时候,成绩还可以,到了最后总复习阶段,都混在一起,前面几道选择题是这个套路,就开始脑子不动,后面“咔咔咔”按之前的解法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10个选择错7个,都惊了

为什么很多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原因就是在之前的单元模块里,我们都过度学习了,没有进行穿插交替学习

什么叫过度学习?

就是不断针对一个概念知识点猛凿,一直练反复做,今天就死盯着你不放,直到掌握为止

并不是说长时间死抓一个概念不好,而是你应该站在“系统思维”的角度,学习是一个大的过程。你在单元学习的时候,应该把学习内容量最大化,当你理解了概念“A”,你的重心就该转移到别的概念“B”上,过段时间再回顾一下“A”

如果你选择对“A”进行猛凿,那么这个单元你的成绩会突飞猛进是毫无疑问的,这时候一个常见的能力错觉就出现了,你会因为这次成功自我感觉良好,导致松懈

不知道你班里有没有这样的人,平时考试考不过你,但一到了总复习的时候,他就开始慢慢崛起了,而你总是被老师说“成绩不稳定”,查缺补漏搞得很焦虑,而他往往没你聪明,但他就是考的比你好,卷子不管难不难,他总是很稳定

原因就在这里,你没有用穿插学习法。同上具体步骤做法在评论区

注意,对一个知识点进行猛凿是最后查缺补漏的事情,在平时单元学习的时候,不要为了追求高分,就对这节内容过度学习,你应该跳出局限,俯瞰整个“学习进度线”,把学习的内容量最大化吸收

学的慢不要紧,学得快忘得也快,稳一点把基础打扎实,不要怕平时分数上不去,因为你用穿插学习法,内容的工作量比别人大,平时也许会觉得困难,但是你到最后发现就学得特别轻松,成绩一路飙升,别人还在临时抱佛脚,效果也不怎么样

第一次尝试肯定是有难度的,不过你要知道越往后越轻松,你的大脑经过这样的思维训练,也会越来越灵活

05、综合运用篇

组块构建法:

什么是组块?

——是通过分拣将分散的信息碎片组合起来的过程

就像你今天出去玩,拍了很多照片,回到家你得把它们分好组,这个是风景、那个是建筑、接着是自拍,再接着还是自拍

这就很像小时候我们玩的拼图游戏,把原本分散的一个个碎片,最后重新组装拼成一个图形,而且你会发现当你把组块都差不多拼接好的时候,你都不用把最后几个碎片拼上去,因为这时候图形的轮廓已经出来了,很容易看出是一个心型

组块构建的具象化形式: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学习法是一种轻松高效的学习法,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它把看似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

而我自己也使非常喜欢这个的,并且一直在用,我习惯于把新学到的东西整理成这种形式,不仅仅限于学校里的知识

比如,我在读《自控力》一书总结时做的图:

还有我在构建本篇文章列的大纲:

思维导图的优势就是:

1、把书读薄

2、重点把握

3、记住更多

4、方法独特

作图需要你自己手动操作一遍,并且整体的知识结构也需要你自己去架构,而这几步的前提就是——完全理解,之后就是把分散的知识点组装成块,就像图书馆里的书一样,整齐有序的排列在书架上

构建组块的步骤:

1、第一步,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构建成组块的信息碎片上

2、第二步,要把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打包成组块,首先你得理解了吧

3、第三步,获取背景信息,你要做的不是将它们打包成组,最后是为了何时何地使用它们

(同样的更加具体的实操步骤讲解,只给真正需要它的人)

最后,总结一下:

1、你的记忆分为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你需要把知识都变成长期记忆才行

2、理解概念的时候,先用费曼学习法,之后再用回想法加深记忆

3、背书、记复杂概念的时候,你可以用比喻或类比的手法,变成你熟悉的

4、复习做题的时候,不要陷入看一遍答案就认为自己会了的错觉,你需要来回穿插的复习

5、课后用思维导图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总结复盘的思维

其实没有什么所谓的高效学习方法,只不过就看你敢不敢迈出从0到1的那一步了,也不需要多么花里胡哨的操作,要想学得好、记得牢,就是多练,重复练,反复练!

最最后,小文艺一下: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akf/p/1519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