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测试 思考的快与慢--01

时间:2021-07-12
本文章向大家介绍产品/测试 思考的快与慢--01,主要包括产品/测试 思考的快与慢--01使用实例、应用技巧、基本知识点总结和需要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思考快与慢》 读书笔记(第一二章)

 

     本书的作者叫丹尼尔·卡尼曼,一个爱讲故事的人,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关于这本书,什么是《思考,快与慢》呢,用一句话解释就是:人们在做任何决策的时候,大脑里面有两套不同的系统,一个是快系统,一个是慢系统;快系统如同条件反射一般,可以迅速地做决策,慢系统则需要计算需要思考才能得出答案。

     根据这一条主线,本书主要分为5个部分,详见如下思维导图。书中通过很多经典的心理学故事案例,带我们探索大脑的思考机制,将人类的非理性落实到行为层面,深度解析了一个人在做决策过程,以及在决策之路上,将会遇到的各种障碍。并且帮助我们学习了解如何才能更好的做出决策,更了解自己。

 

 

   本书是几个感兴趣的小伙伴组成了小组,一起进行学习的,大家聚在一起各自抒发自己在本书中的领悟,思考,一起讨论,进行思想的碰撞,本周大家共同读完了前2章,主要有下面一些小小的感悟

 

第一部分  系统1 ,系统2

第1章 一张愤怒的脸和移到乘法题

    1.1 行为与注意力

    1.2 系统1遇到麻烦,系统2会出面解决

    1.3 冲突与自我控制

    1.4看上去不等长实际上等长的两条线

    1.5 两条虚拟出来的角色

第2章 电影的主角和配角

    2,1瞳孔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灵敏指示器

    2.2为什么我们看不见那只“大猩猩”

1.1 行为与注意力

  作者通过一张愤怒女性照片和一道乘法题引出人类思考的两种模式,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快思考,他的运行是无意识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的状态,如看到2+2就知道等于4,提到中国首都就会想到北京等;

系统2:慢思考,他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记住某人的电话号码,喜好,住址等。

    我们的小伙伴将这2个系统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系统1就相当于我们从缓存中读取数据,很快,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如同非条件反射一般;而系统2则更像是从数据库/磁盘中读取数据,耗费的时间会比较长,有的时候可能还需要计算。

    也有小伙伴这样比喻它们:系统1像我们的产品流程中的业务流程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持续集成均无需执行者思考。而系统2更像是我们进行产品方案设计时,思考前置后置条件、步骤、验收标准,以及覆盖率。平时系统1处于自主运行,系统2处于放松状态。当系统1对系统2有“报警”时,系统2才进入自主运行状态。这个“报警”源于系统1运行遇到阻碍、感到惊讶、与现有观念不符合等刺激。就这样系统1,2相互配合,节省精力花销。但是,系统2会进行自我控制,但是对于系统1的认知错觉,系统2是很难控制。此时就像一个理性和一个感性的小人儿。

  可以简单的将2者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总结如下:

 

 

1.2 系统1遇到麻烦,系统2会出面解决

  系统1和系统2两种系统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各司其职。但是两者也是有一个分工模式的:在我们醒着时,系统1和系统2都处于活跃状态,系统1是自主运行的,而系统2则通常处于不费力的放松状态,运行时只有部分能力参与。系统1不断为系统2提供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等信息。如果系统2接受了这些信息,则会将印象、直觉转变为信念,将冲动转化为自主行为。

  通常情况下,这一过程进行地很顺利,系统2会稍微调整或是毫无保留地接受系统1的建议,因此我们一般会相信自己最初的印象,并依自己的想法行动。当系统1的运行遇到障碍时,便会向系统2求助,这时系统2就会被激活。所以二者相互影响,系统1可以引导系统2做出一些选择,系统2也可以控制系统1做出一些决定。

  系统1和2的这种工作模式,也让我们学设计的小伙伴有所感悟,很多人在起步阶段对设计都是特别相信自己的直觉,也因此都依赖系统1去判断一个作品的美观好坏与否。但很多时候其实是经不起的系统2的判断,书中所说,系统1是会一直存在,不会关闭,人往往会采取最省力法则,因此容易让人产生错觉,所以做设计不应该仅凭直觉和直观感受去做,要有意识地去启动系统2的思考方式,来质疑严重系统一的结果。

1.3 冲突和自我控制

  上面已经说了,2个系统相互影响,当同时运行时,必然会存在冲突。这种冲突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去朋友家吃饭,但是他妈妈的厨艺实在不好,做的饭不怎么好吃,但是你还是会吃下去,不会在餐桌上抱怨饭菜难吃;又比如由于你同事的工作方式不恰当或者工作能力的欠缺,给你的工作造成了困扰,你还是会忍住心中的怒火去和他好好沟通,不会立马发飙。

  在这些例子中,你最初的自主反应应该是饭很难吃,同事的工作能力很差,这是你系统1给你的信号,但是你的系统2会控制你不会说出那些难听的话。系统2的众多任务中就包括抑制系统1产生的这些冲动,换句话说,系统2负责人们的自我控制

  二者之间的联系可简单总结如下:

  • 系统1默认运行(自主运行,无法停止),高效率运行
  • 系统2有条件运行,低效率运行
  • 系统1运行受到阻碍会求助系统2
  • 自主反应和控制反应代表着两个系统的运行机制

1.4 看上去不等长实际上等长的2条线

  本节为了让大家理解系统1的自主性以及印象和信念的区别,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实验。

 

  上图是著名的缪勒-来耶错觉图

  请问:图中2条线段谁长谁短?

  大多数人的答案:下面的线比上面的更长。

  然而这是你的错觉,如果你用尺子一量就会发现两条水平线一样长。

  下面线更长是系统1给你的答案,也是我们看到这幅图的一个初印象,然而这是错误的,这些错觉主要是因为系统1自主运行导致,并且我们是没办法轻易避免的

 

  当你得知正确答案后,你的系统2就会记住这个答案,也就是一个新的信念。当下一次在问到你同样的问题时,你会给出正确答案,

 

  但是你的视觉仍然无法将他们视为等长的线,这就是你的视觉错觉。

  除了视觉上的错觉,我们还有认知上的错觉。

  如何避免系统1产生的这一系列问题呢?这也是小伙伴们感兴趣的点。

  要依靠系统2,可是系统2不是时刻运行,因为人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可能时刻紧绷着,时刻提醒自己要用系统2去思考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妥协,学会区别常会出现重大错误的情境,在风险很高的时候,尽力避免这些错误。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区分,根据工作的重要程度排优先级,优先级高,重要的要启用系统2来好好思考做决断,不要冲动,因为可能会受系统1的欺骗,做出错误的决定。

  这2个系统的特殊运行模式也导致我们往往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更容易,大家细细的想一下,在一场会议中,如果有人表现不佳,用词不当或情绪没有控制好,我们作为局外人很容易能看出问题,而他自身反倒会比较迟钝,如果他能早点发现自己的问题的话,就会调用系统2来控制系统1,让自己表现的更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5 两个虚拟出来的角色

  系统1和系统2 大家可以将其想象成大脑中的两个人,他们拥有不同的性格,能力和局限性;就如同电视里面经常上演的,主人公在做一个重要的决定时,脑子中就会出现1个小天使和1个小恶魔开始辩论。

2,1 瞳孔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灵敏指示器

  通过实验,作者得出一个结论:瞳孔可以作为大脑运转情况的灵敏指示器,通过瞳孔可以大致了解大脑的运行状况。

  • 人们思考时:瞳孔放大
  • 达到极限/停止思考:瞳孔缩小(相对放大之后)

  在验证“懒惰是人类的本性”时,瞳孔也被作为数据收集的工具使用。对于这个设定,得出如下结论:从经济行为上来说,在追求效率最大化的基础上,高强度高频度刻意练习,养成惯性思维,实现思维的懒惰,才是应对懒惰这一悖论最优的策略。这个过程就是先用系统2学习复杂的技能,熟练内化这个过程转变成可以用系统2的反应和引用,然后逐渐解放系统2。

  在阅读这一部分,我们小伙伴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提高自己判断和自行决策的能力? 俗话说熟能生巧,当你执行一个任务越来越熟练时,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就会越来越低。某些问题,在系统2重复训练学习,达到习惯行为,就会形成系统1,等于在不断丰富系统1的准确印象、直觉、意向等信息,长期积累,部分系统2对事物的判断工作,可由系统1通过代替。 所以我们平时要多注重训练自己的系统2,将系统2的东西尽可能的变成系统1的。

  还有小伙伴从这一部分感悟出学习新知识时,人的一些思维变化。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套定义和仓库,当我把这个东西用我自己的定义翻译成我自己的东西时,我才能把它放进我的仓库,否则,我的大脑(系统1)会对这个东西记忆模糊,我会对它没有信心,我对它没有掌控感,我会认为这个东西是游离于我之外的东西。

  在我没有把它翻译过来或者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定义之前,我只是把它从远处向我拉近,我去仔细的观察他,可以细致入微,可以大体感受,但是我没有把它合而为一,我不能像驱动我得手臂那样驱使他,而一旦我的注意力从他身上拿开,他将立即逃离,之前我做的一切努力全都会浪费,就像引用?我开辟了内存空间,但是我没有存储指针,下次这块内存,会毫不留情的被其他事物所占据,

  而令我奇怪也是倍感焦虑的是,每次在我将它拉过来的时候,我就已经感觉自己把它完成了,例如,当你学习新东西的时候,当你剖析完他的原理,细节,我就体会到,我掌握它了,但是他没有放到我的仓库里,我只是把它从远处把它拽过来,看的更清楚而已,接下来我应该去翻译去用自己的理解去定义它,但是这最后一步,我失去了动力,并且还伴随着相当大的阻力,因为潜意识里我认为我已经学会了,再继续下去没有意义,浪费时间。

  事实上有很多东西,因为最后一步因为我们的惰性最终没有变成我们自己的。说白了就是没有融会贯通。而我们只有将它真的变成自己的,才能随心所欲的调用他,所以在学习知识时一定要坚持,不要半途而废,要进行有效的学习,不要让伪努力害了自己。

2.2 为什么我们看不见那只“大猩猩”

  作者通过《看不见的大猩猩》提出注意力的精细分配能力,结合认知心理学家们发现:从一个任务转到另一个任务上,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让有的小伙伴也恍然大悟,为什么每天忙不停歇地工作,但一天过去了,重要的工作依然没有完成?因为我们有目标,但不够精细(比如现在很懒,没有之前的日计划),且在任务的完成中没有集中注意力。比如:你正在专心的写需求,写代码,写用例或画UI稿时,微信消息提醒闪动,我们就会切换到微信去,或者有人来找你闲聊一句,你又会从现在的工作中抽离出来。人的注意力就这样被分散,这种时候,有的可以采取一些手段避免,比如:给自己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来专门处理邮件,消息这种之类的信息,而不是一直看微信和邮件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当然也有没办法避免的时候,那么你就要学会训练自己如何从被打断的注意力中快速的回到原来的状态。

  通过这个我们也要学会反向思考,就是尽量的不要去打扰别人的工作,如果有问题要问,最好整理一部分再去统一问,而不是想到一个问一个,将不间断的打扰转化为阶段性的打扰;这个对于你和领导的向上沟通和向上管理非常有用,试问哪一个领导会喜欢一直来打扰自己的下属呢?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小组读完《思考快与慢》前2章的一些小感悟,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拓宽思维,深度解析自己在做决策过程,帮助自己做出更好的决定。后续我们会持续更新后面章节的读书感悟,感兴趣的小伙伴可留言加入我们的讨论!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ayun/p/15003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