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别分析--费希尔判别、贝叶斯判别、距离判别

时间:2021-09-08
本文章向大家介绍判别分析--费希尔判别、贝叶斯判别、距离判别,主要包括判别分析--费希尔判别、贝叶斯判别、距离判别使用实例、应用技巧、基本知识点总结和需要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判别分析

比较理论一些来说,判别分析就是根据已掌握的每个类别若干样本的数据信息,总结出客观事物分类的规律性,建立判别公式和判别准则;在遇到新的样本点时,再根据已总结出来的判别公式和判别准则,来判断出该样本点所属的类别。

1  概述

三大类主流的判别分析算法,分别为费希尔(Fisher)判别、贝叶斯(Bayes)判别和距离判别。

具体的,在费希尔判别中我们将主要讨论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简称LDA)及其原理一般化后的衍生算法,即二次判别分析(Quadratic Discriminant Analysis,简称QDA);而在贝叶斯判别中将介绍朴素贝叶斯分类(Naive Bayesian Classification)算法;距离判别我们将介绍使用最为广泛的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简称kNN)及有权重的K最近邻( Weighted k-Nearest Neighbor)算法。

1.1 费希尔判别

费希尔判别的基本思想就是投影,即将高维空间的点向低维空间投影,从而简化问题进行处理。

投影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在原坐标系下,空间中的点可能很难被划分开,如图中,当类别和类别中的样本点都投影至图中的原坐标轴后,出现了部分样本点的影子重合的情况,这样就无法将分属于这两个类别的样本点区别开来;而如果使用如图8-2中的投影轴进行投影,所得到的影子就可以被类别划分线明显地区分开来,也就是得到了我们想要的判别结果。

                                 原坐标轴下判别

                                投影轴下判别

我们可以发现,费希尔判别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出适当的投影轴,对该投影轴方向上的要求是:保证投影后,使每一类之内的投影值所形成的类内离差尽可能小,而不同类之间的投影值所形成的类间离差尽可能大,即在该空间中有最佳的可分离性,以此获得较高的判别效果。

对于线性判别,一般来说,可以先将样本点投影到一维空间,即直线上,若效果不明显,则可以考虑增加一个维度,即投影至二维空间中,依次类推。而二次判别与线性判别的区别就在于投影面的形状不同,二次判别使用若干二次曲面,而非直线或平面来将样本划分至相应的类别中。

相比较来说,二次判别的适用面比线性判别函数要广。这是因为,在实际的模式识别问题中,各类别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分布往往比较复杂,因此往往无法用线性分类的方式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这就必须使用非线性的分类方法,而二次判别函数就是一种常用的非线性判别函数,尤其是类域的形状接近二次超曲面体时效果更优。

1.2 贝叶斯判别

朴素贝叶斯的算法思路简单且容易理解。

理论上来说,它就是根据已知的先验概率 P(A|B),利用贝叶斯公式

求后验概率P(B|A),即该样本属于某一类的概率,然后选择具有最大后验概率的类作为该样本所属的类。

通俗地说,就是对于给出的待分类样本,求出在此样本出现条件下各个类别出现的概率,哪个最大,就认为此样本属于哪个类别。

朴素贝叶斯的算法原理虽然朴素,但用起来却很有效,其优势在于不怕噪声和无关变量。而明显的不足之处则在于,它假设各特征属性之间是无关的,当这个条件成立时,朴素贝叶斯的判别正确率很高,但不幸的是,在现实中各个特征属性间往往并非独立,而是具有较强相关性的,这样就限制了朴素贝叶斯分类的能力。

1.3 距离判别

距离判别的基本思想,就是根据待判定样本与已知类别样本之间的距离远近做出判别。具体的,即根据已知类别样本信息建立距离判别函数式,再将各待判定样本的属性数据逐一代入计算,得到距离值,根据距离值将样本判入距离值最小的类别的样本簇。

K最近邻算法则是距离判别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即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似/最近邻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

K最近邻方法在进行判别时,由于其主要依靠周围有限邻近样本的信息,而不是靠判别类域的方法来确定所属类别,因此对于类域的交叉或重叠较多的待分样本集来说,该方法较其他方法要更为适合。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zhang-X,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YY-zhang/p/15244233.html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Y-zhang/p/15244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