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C语言指针,从底层原理到花式技巧,图文+代码透析

时间:2021-01-26
本文章向大家介绍深度阅读:C语言指针,从底层原理到花式技巧,图文+代码透析,主要包括深度阅读:C语言指针,从底层原理到花式技巧,图文+代码透析使用实例、应用技巧、基本知识点总结和需要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以下文章来源于公众号IOT物联网小镇 ,作者道哥

前言

如果问 C 语言中最重要、威力最大的概念是什么,答案必将是指针!

威力大,意味着使用方便、高效,同时也意味着语法复杂、容易出错。指针用的好,可以极大的提高代码执行效率、节约系统资源;如果用的不好,程序中将会充满陷阱、漏洞。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指针。从最底层的内存存储空间开始,一直到应用层的各种指针使用技巧,循序渐进、抽丝剥茧,以最直白的语言进行讲解,让你一次看过瘾。

说明:为了方便讲解和理解,文中配图的内存空间的地址是随便写的,在实际计算机中是要遵循地址对齐方式的。

变量与指针的本质

2.1 内存地址

我们编写一个程序源文件之后,编译得到的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存放在电脑的硬盘上,此时它是一个静态的文件,一般称之为程序。

当这个程序被启动的时候,操作系统将会做下面几件事情:

  • 把程序的内容(代码段、数据段)从硬盘复制到内存中;
  • 创建一个数据结构 PCB(进程控制块),来描述这个程序的各种信息(例如:使用的资源,打开的文件描述符...);
  • 在代码段中定位到入口函数的地址,让 CPU 从这个地址开始执行。

当程序开始被执行时,就变成一个动态的状态,一般称之为进程。

内存分为: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操作系统对物理内存进行管理、包装,我们开发者面对的是操作系统提供的虚拟内存。

这 2 个概念不妨碍文章的理解,因此就统一称之为内存。

在我们的程序中,通过一个变量名来定义变量、使用变量。

变量本身是一个确确实实存在的东西,变量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用来代表这个变量。就比如: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是客观存在与这个地球上的,道哥是我给自己起的一个名字,这个名字是任意取的,只要自己觉得好听就行,如果我愿意还可以起名叫鸟哥、龙哥等等。

那么,我们定义一个变量之后,这个变量放在哪里呢?那就是内存的数据区。

内存是一个很大的存储区域,被操作系统划分为一个一个的小空间,操作系统通过地址来管理内存。

内存中的最小存储单位是字节(8 个 bit),一个内存的完整空间就是由这一个一个的字节连续组成的。

在上图中,每一个小格子代表一个字节,但是好像大家在书籍中没有这么来画内存模型的,更常见的是下面这样的画法:

也就是把连续的 4 个字节的空间画在一起,这样就便于表述和理解,特别是深入到代码对齐相关知识时更容易理解。(我认为根本原因应该是:大家都这么画,已经看顺眼了~~)

2.2 32 位与 64 位系统

我们平时所说的计算机是 32 位、64 位,指的是计算机的 CPU 中寄存器的最大存储长度,如果寄存器中最大存储 32bit 的数据,就称之为 32 位系统。

在计算机中,数据一般都是在硬盘、内存和寄存器之间进行来回存取。CPU 通过 3 种总线把各组成部分联系在一起: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 CPU 的寻址能力,也就是 CPU 能达到的最大地址范围。

刚才说了,内存是通过地址来管理的,那么 CPU 想从内存中的某个地址空间上存取一个数据,那么 CPU 就需要在地址总线上输出这个存储单元的地址。

假如地址总线的宽度是 8 位,能表示的最大地址空间就是 256 个字节,能找到内存中最大的存储单元是 255 这个格子(从 0 开始)。即使内存条的实际空间是 2G 字节,CPU 也没法使用后面的内存地址空间。如果地址总线的宽度是 32 位,那么能表示的最大地址就是 2 的 32 次方,也就是 4G 字节的空间。

【注意】这里只是描述地址总线的概念,实际的计算机中地址计算方式要复杂的多,比如:虚拟内存中采用分段、分页、偏移量来定位实际的物理内存,在分页中还有大页、小页之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查一下相关资料。

2.3 变量

我们在 C 程序中使用变量来“代表”一个数据,使用函数名来“代表”一个函数,变量名和函数名是程序员使用的助记符。变量和函数最终是要放到内存中才能被 CPU 使用的,而内存中所有的信息(代码和数据)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来存储的,计算机根据就不会从格式上来区分哪些是代码、哪些是数据。CPU 在访问内存的时候需要的是地址,而不是变量名、函数名。

问题来了:在程序代码中使用变量名来指代变量,而变量在内存中是根据地址来存放的,这二者之间如何映射(关联)起来的?

答案是:编译器!编译器在编译文本格式的 C 程序文件时,会根据目标运行平台(就是编译出的二进制程序运行在哪里?是 x86 平台的电脑?还是 ARM 平台的开发板?)来安排程序中的各种地址,例如:加载到内存中的地址、代码段的入口地址等等,同时编译器也会把程序中的所有变量名,转成该变量在内存中的存储地址。

变量有 2 个重要属性:变量的类型和变量的值

示例:代码中定义了一个变量

int a = 20;

类型是 int 型,值是 20。这个变量在内存中的存储模型为:

我们在代码中使用变量名 a,在程序执行的时候就表示使用 0x11223344 地址所对应的那个存储单元中的数据。

因此,可以理解为变量名 a 就等价于这个地址 0x11223344。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可以提前知道编译器把变量 a 安排在地址 0x11223344 这个单元格中,我们就可以在程序中直接用这个地址值来操作这个变量。

在上图中,变量 a 的值为 20,在内存中占据了 4 个格子的空间,也就是 4 个字节。为什么是 4 个字节呢?在 C 标准中并没有规定每种数据类型的变量一定要占用几个字节,这是与具体的机器、编译器有关。

比如:32 位的编译器中:

char: 1 个字节;
short int: 2 个字节;
int: 4 个字节;
long: 4 个字节。

比如:64 位的编译器中:

char: 1 个字节;
short int: 2 个字节;
int: 4 个字节;
long: 8 个字节。

为了方便描述,下面都以 32 位为例,也就是 int 型变量在内存中占据 4 个字节。

另外,0x11223344,0x11223345,0x11223346,0x11223347 这连续的、从低地址到高地址的 4 个字节用来存储变量 a 的数值 20。

在图示中,使用十六进制来表示,十进制数值 20 转成 16 进制就是:0x00000014,所以从开始地址依次存放 0x00、0x00、0x00、0x14 这 4 个字节(存储顺序涉及到大小端的问题,不影响文本理解)。

根据这个图示,如果在程序中想知道变量 a 存储在内存中的什么位置,可以使用取地址操作符&,如下:

printf("&a = 0x%x \n", &a);

这句话将会打印出:&a = 0x11223344。

考虑一下,在 32 位系统中:指针变量占用几个字节?

2.4 指针变量

指针变量可以分 2 个层次来理解:

  • 指针变量首先是一个变量,所以它拥有变量的所有属性:类型和值。它的类型就是指针,它的值是其他变量的地址。 既然是一个变量,那么在内存中就需要为这个变量分配一个存储空间。在这个存储空间中,存放着其他变量的地址。
  • 指针变量所指向的数据类型,这是在定义指针变量的时候就确定的。例如:int *p; 意味着指针指向的是一个 int 型的数据。

首先回答一下刚才那个问题,在 32 位系统中,一个指针变量在内存中占据 4 个字节的空间。因为 CPU 对内存空间寻址时,使用的是 32 位地址空间( 4 个字节),也就是用 4 个字节就能存储一个内存单元的地址。而指针变量中的值存储的就是地址,所以需要 4 个字节的空间来存储一个指针变量的值。

示例:

int a = 20;

int *pa;

pa = &a;

printf("value = %d \n", *pa);

在内存中的存储模型如下:

对于指针变量 pa 来说,首先它是一个变量,因此在内存中需要有一个空间来存储这个变量,这个空间的地址就是 0x11223348;

其次,这个内存空间中存储的内容是变量 a 的地址,而 a 的地址为 0x11223344,所以指针变量 pa 的地址空间中,就存储了 0x11223344 这个值。

这里对两个操作符&和*进行说明:

&:取地址操作符,用来获取一个变量的地址。上面代码中&a就是用来获取变量 a 在内存中的存储地址,也就是 0x11223344。

*:这个操作符用在 2 个场景中:定义一个指针的时候,获取一个指针所指向的变量值的时候。

  • int pa; 这个语句中的表示定义的变量 pa 是一个指针,前面的 int 表示 pa 这个指针指向的是一个 int 类型的变量。不过此时我们没有给 pa 进行赋值,也就是说此刻 pa 对应的存储单元中的 4 个字节里的值是没有初始化的,可能是 0x00000000,也可能是其他任意的数字,不确定;
  • printf 语句中的 * 表示获取 pa 指向的那个 int 类型变量的值,学名叫解引用,我们只要记住是获取指向的变量的值就可以了。

2.5 操作指针变量

对指针变量的操作包括 3 个方面:

  • 操作指针变量自身的值;
  • 获取指针变量所指向的数据;
  • 以什么样数据类型来使用/解释指针变量所指向的内容。

指针变量自身的值

int a = 20;这个语句是定义变量 a,在随后的代码中,只要写下 a 就表示要操作变量 a 中存储的值,操作有两种:读和写。

printf("a = %d \n", a); 这个语句就是要读取变量 a 中的值,当然是 20;
a = 100;这个语句就是要把一个数值 100 写入到变量 a 中。

同样的道理,int *pa;语句是用来定义指针变量 pa,在随后的代码中,只要写下 pa 就表示要操作变量 pa 中的值:

printf("pa = %d \n", pa); 这个语句就是要读取指针变量 pa 中的值,当然是 0x11223344;
pa = &a;这个语句就是要把新的值写入到指针变量 pa 中。

再次强调一下,指针变量中存储的是地址,如果我们可以提前知道变量 a 的地址是 0x11223344,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赋值:pa = 0x11223344;

思考一下,如果执行这个语句 printf("&pa =0x%x \n", &pa);,打印结果会是什么?

上面已经说过,操作符&是用来取地址的,那么&pa 就表示获取指针变量 pa 的地址,上面的内存模型中显示指针变量 pa 是存储在 0x11223348 这个地址中的,因此打印结果就是:&pa = 0x11223348。

获取指针变量所指向的数据

指针变量所指向的数据类型是在定义的时候就明确的,也就是说指针 pa 指向的数据类型就是 int 型,因此在执行 printf("value = %d \n", *pa);语句时,首先知道 pa 是一个指针,其中存储了一个地址(0x11223344),然后通过操作符*来获取这个地址(0x11223344)对应的那个存储空间中的值;又因为在定义 pa时,已经指定了它指向的值是一个 int 型,所以我们就知道了地址 0x11223344 中存储的就是一个 int 类型的数据。

以什么样的数据类型来使用/解释指针变量所指向的内容

如下代码:

int a = 30000;

int *pa = &a;

printf("value = %d \n", *pa);

根据以上的描述,我们知道 printf 的打印结果会是 value = 30000,十进制的 30000 转成十六进制是 0x00007530,内存模型如下:

现在我们做这样一个测试:

char *pc = 0x11223344;

printf("value = %d \n", *pc);

指针变量 pc 在定义的时候指明:它指向的数据类型是 char 型,pc 变量中存储的地址是 0x11223344。当使用*pc 获取指向的数据时,将会按照 char 型格式来读取 0x11223344 地址处的数据,因此将会打印 value = 0(在计算机中,ASCII 码是用等价的数字来存储的)。

这个例子中说明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内存中一切都是数字,如何来操作(解释)一个内存地址中的数据,完全是由我们的代码来告诉编译器的。

刚才这个例子中,虽然 0x11223344 这个地址开始的 4 个字节的空间中,存储的是整型变量 a 的值,但是我们让 pc 指针按照 char 型数据来使用/解释这个地址处的内容,这是完全合法的。

以上内容,就是指针最根本的心法了。把这个心法整明白了,剩下的就是多见识、多练习的问题了。

指针的几个相关概念

3.1 const 属性

const 标识符用来表示一个对象的不可变的性质,例如定义:

const int b = 20;

在后面的代码中就不能改变变量 b 的值了,b 中的值永远是 20。同样的,如果用 const 来修饰一个指针变量:

int a = 20;

int b = 20;

int * const p = &a;

内存模型如下:

这里的 const 用来修饰指针变量 p,根据 const 的性质可以得出结论:p 在定义为变量 a 的地址之后,就固定了,不能再被改变了。也就是说指针变量 pa 中就只能存储变量 a 的地址 0x11223344。如果在后面的代码中写 p = &b;,编译时就会报错,因为 p 是不可改变的,不能再被设置为变量 b 的地址。

但是,指针变量 p 所指向的那个变量 a 的值是可以改变的,即:*p = 21;这个语句是合法的,因为指针 p 的值没有改变(仍然是变量 c 的地址 0x11223344),改变的是变量 c 中存储的值。

与下面的代码区分一下:

int a = 20;

int b = 20;

const int *p = &a;

p = &b;

这里的 const 没有放在 p 的旁边,而是放在了类型 int 的旁边,这就说明 const 符号不是用来修饰 p 的,而是用来修饰 p 所指向的那个变量的。所以,如果我们写 p = &b;把变量 b 的地址赋值给指针 p,就是合法的,因为 p 的值可以被改变。

但是这个语句*p = 21 就是非法了,因为定义语句中的 const 就限制了通过指针 p 获取的数据,不能被改变,只能被用来读取。这个性质常常被用在函数参数上,例如下面的代码,用来计算一块数据的 CRC 校验,这个函数只需要读取原始数据,不需要(也不可以)改变原始数据,因此就需要在形参指针上使用 const 修饰符:

short int getDataCRC(const char *pData, int len)

{

    short int crc = 0x0000;

    // 计算CRC

    return crc;

}

3.2 void 型指针

关键字 void 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数据类型,它体现的是一种抽象,指明不是任何一种类型,一般有 2 种使用场景:

  • 函数的返回值和形参;
  • 定义指针时不明确规定所指数据的类型,也就意味着可以指向任意类型。

指针变量也是一种变量,变量之间可以相互赋值,那么指针变量之间也可以相互赋值,例如:

int a = 20;

int b = a;

int *p1 = &a;

int *p2 = p1;

变量 a 赋值给变量 b,指针 p1 赋值给指针 p2,注意到它们的类型必须是相同的:a 和 b 都是 int 型,p1 和 p2 都是指向 int 型,所以可以相互赋值。那么如果数据类型不同呢?必须进行强制类型转换。例如:

int a = 20;

int *p1 = &a;

char *p2 = (char *)p1;

内存模型如下:

p1 指针指向的是 int 型数据,现在想把它的值(0x11223344)赋值给 p2,但是由于在定义 p2 指针时规定它指向的数据类型是 char 型,因此需要把指针 p1 进行强制类型转换,也就是把地址 0x11223344 处的数据按照 char 型数据来看待,然后才可以赋值给 p2 指针。

如果我们使用 void *p2 来定义 p2 指针,那么在赋值时就不需要进行强制类型转换了,例如:

int a = 20;

int *p1 = &a;

void *p2 = p1;

指针 p2是void* 型,意味着可以把任意类型的指针赋值给 p2,但是不能反过来操作,也就是不能把 void* 型指针直接赋值给其他确定类型的指针,而必须要强制转换成被赋值指针所指向的数据类型,如下代码,必须把 p2 指针强制转换成 int* 型之后,再赋值给 p3 指针:

int a = 20;

int *p1 = &a;

void *p2 = p1;

int *p3 = (int *)p2;

我们来看一个系统函数:

void* memcpy(void* dest, const void* src, size_t len);

第一个参数类型是 void*,这正体现了系统对内存操作的真正意义:它并不关心用户传来的指针具体指向什么数据类型,只是把数据挨个存储到这个地址对应的空间中。

第二个参数同样如此,此外还添加了 const 修饰符,这样就说明了 memcpy 函数只会从src指针处读取数据,而不会修改数据。

3. 3 空指针和野指针

一个指针必须指向一个有意义的地址之后,才可以对指针进行操作。如果指针中存储的地址值是一个随机值,或者是一个已经失效的值,此时操作指针就非常危险了,一般把这样的指针称作野指针,C 代码中很多指针相关的 bug 就来源于此。

空指针:不指向任何东西的指针

在定义一个指针变量之后,如果没有赋值,那么这个指针变量中存储的就是一个随机值,有可能指向内存中的任何一个地址空间,此时万万不可以对这个指针进行写操作,因为它有可能指向内存中的代码段区域、也可能指向内存中操作系统所在的区域。

一般会将一个指针变量赋值为 NULL 来表示一个空指针,而 C 语言中,NULL 实质是 ((void*)0) , 在 C++中,NULL 实质是 0。在标准库头文件 stdlib.h中,有如下定义:

#ifdef __cplusplus

     #define NULL    0

#else    

     #define NULL    ((void *)0)

#endif

野指针:地址已经失效的指针

我们都知道,函数中的局部变量存储在栈区,通过 malloc 申请的内存空间位于堆区,如下代码:

int *p = (int *)malloc(4);

*p = 20;

内存模型为:

在堆区申请了 4 个字节的空间,然后强制类型转换为 int* 型之后,赋值给指针变量 p,然后通过 *p 设置这个地址中的值为 14,这是合法的。如果在释放了 p 指针指向的空间之后,再使用 *p 来操作这段地址,那就是非常危险了,因为这个地址空间可能已经被操作系统分配给其他代码使用,如果对这个地址里的数据强行操作,程序立刻崩溃的话,将会是我们最大的幸运!

int *p = (int *)malloc(4);

*p = 20;

free(p);

// 在free之后就不可以再操作p指针中的数据了。

p = NULL;  // 最好加上这一句。

指向不同数据类型的指针

4.1 数值型指针

通过上面的介绍,指向数值型变量的指针已经很明白了,需要注意的就是指针所指向的数据类型。

4.2 字符串指针

字符串在内存中的表示有 2 种:

  • 用一个数组来表示,例如:char name1[8] = "zhangsan";
  • 用一个 char *指针来表示,例如:char *name2 = "zhangsan";

name1 在内存中占据 8 个字节,其中存储了 8 个字符的 ASCII 码值;name2 在内存中占据 9 个字节,因为除了存储 8 个字符的 ASCII 码值,在最后一个字符'n'的后面还额外存储了一个'\0',用来标识字符串结束。

对于字符串来说,使用指针来操作是非常方便的,例如:变量字符串 name2:

char *name2 = "zhangsan";

char *p = name2;

while (*p != '\0')

{

    printf("%c ", *p);

    p = p + 1;

}

在 while 的判断条件中,检查 p 指针指向的字符是否为结束符'\0'。

在循环体重,打印出当前指向的字符之后,对指针比那里进行自增操作,因为指针 p 所指向的数据类型是 char,每个 char 在内存中占据一个字节,因此指针 p 在自增 1 之后,就指向下一个存储空间。

也可以把循环体中的 2 条语句写成 1 条语句:

printf("%c ", *p++);

假如一个指针指向的数据类型为 int 型,那么执行 p = p + 1;之后,指针 p 中存储的地址值将会增加 4,因为一个 int 型数据在内存中占据 4 个字节的空间,如下所示:

思考一个问题:void* 型指针能够递增吗?如下测试代码:

int a[3] = {1, 2, 3};

void *p = a;

printf("1: p = 0x%x \n", p);

p = p + 1;

printf("2: p = 0x%x \n", p);

打印结果如下:

1: p = 0x733748c0 

2: p = 0x733748c1

说明 void* 型指针在自增时,是按照一个字节的跨度来计算的。

4.3 指针数组与数组指针

这 2 个说法经常会混淆,至少我是如此,先看下这 2 条语句:

int *p1[3];   // 指针数组

int (*p2)[3]; // 数组指针

指针数组

第 1 条语句中:中括号[]的优先级高,因此与 p1 先结合,表示一个数组,这个数组中有 3 个元素,这 3 个元素都是指针,它们指向的是 int 型数据。

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有这个定义 char p[3],很容易理解这是一个有 3 个 char 型元素的数组,那么把 char 换成 int*,意味着数组里的元素类型是 int*型(指向 int 型数据的指针)。内存模型如下(注意:三个指针指向的地址并不一定是连续的):

如果向指针数组中的元素赋值,需要逐个把变量的地址赋值给指针元素:

int a = 1, b = 2, c = 3;

char *p1[3];

p1[0] = &a;

p1[1] = &b;

p1[2] = &c;

数组指针

第 2 条语句中:小括号让 p2 与 * 结合,表示 p2 是一个指针,这个指针指向了一个数组,数组中有 3 个元素,每一个元素的类型是 int 型。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有这个定义 int p[3],很容易理解这是一个有 3 个 char 型元素的数组,那么把数组名 p 换成是 *p2,也就是 p2 是一个指针,指向了这个数组。内存模型如下(注意:指针指向的地址是一个数组,其中的 3 个元素是连续放在内存中的):

在前面我们说到取地址操作符&,用来获得一个变量的地址。凡事都有特殊情况,对于获取地址来说,下面几种情况不需要使用&操作符:

  • 字符串字面量作为右值时,就代表这个字符串在内存中的首地址;
  • 数组名就代表这个数组的地址,也等于这个数组的第一个元素的地址;
  • 函数名就代表这个函数的地址。

因此,对于一下代码,三个 printf 语句的打印结果是相同的:

int a[3] = {1, 2, 3};

int (*p2)[3] = a;

printf("0x%x \n", a);

printf("0x%x \n", &a);

printf("0x%x \n", p2);

思考一下,如果对这里的 p2 指针执行 p2 = p2 + 1;操作,p2 中的值将会增加多少?

答案是 12 个字节。因为 p2 指向的是一个数组,这个数组中包含 3 个元素,每个元素占据 4 个字节,那么这个数组在内存中一共占据 12 个字节,因此 p2 在加 1 之后,就跳过 12 个字节。

4.4 二维数组和指针

一维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分布的多个内存单元组成的,而二维数组在内存中也是连续分布的多个内存单元组成的,从内存角度来看,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没有本质差别。

和一维数组类似,二维数组的数组名表示二维数组的第一维数组中首元素的首地址,用代码来说明:

int a[3][3] = {{1,2,3}, {4,5,6}, {7,8,9}}; // 二维数组

int (*p0)[3] = NULL;   // p0是一个指针,指向一个数组

int (*p1)[3] = NULL;   // p1是一个指针,指向一个数组

int (*p2)[3] = NULL;   // p2是一个指针,指向一个数组

p0 = a[0];

p1 = a[1];

p2 = a[2];

printf("0: %d %d %d \n", *(*p0 + 0), *(*p0 + 1), *(*p0 + 2));

printf("1: %d %d %d \n", *(*p1 + 0), *(*p1 + 1), *(*p1 + 2));

printf("2: %d %d %d \n", *(*p2 + 0), *(*p2 + 1), *(*p2 + 2));

打印结果是:

0: 1 2 3 

1: 4 5 6 

2: 7 8 9

我们拿第一个 printf 语句来分析:p0 是一个指针,指向一个数组,数组中包含 3 个元素,每个元素在内存中占据 4 个字节。现在我们想获取这个数组中的数据,如果直接对 p0 执行加 1 操作,那么 p0 将会跨过 12 个字节(就等于 p1 中的值了),因此需要使用解引用操作符 *,把 p0 转为指向 int 型的指针,然后再执行加 1 操作,就可以得到数组中的 int 型数据了。

4.5 结构体指针

C 语言中的基本数据类型是预定义的,结构体是用户定义的,在指针的使用上可以进行类比,唯一有区别的就是在结构体指针中,需要使用->箭头操作符来获取结构体中的成员变量,例如:

typedef struct 

{

    int age;

    char name[8];

} Student;




Student s;

s.age = 20;

strcpy(s.name, "lisi");

Student *p = &s;

printf("age = %d, name = %s \n", p->age, p->name);

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如果是结构体数组呢?例如:

Student s[3];

Student *p = &s;

printf("size of Student = %d \n", sizeof(Student));

printf("1: 0x%x, 0x%x \n", s, p);

p++;

printf("2: 0x%x \n", p);

打印结果是:

size of Student = 12 

1: 0x4c02ac00, 0x4c02ac00 

2: 0x4c02ac0c

在执行 p++操作后,p 需要跨过的空间是一个结构体变量在内存中占据的大小(12 个字节),所以此时 p 就指向了数组中第 2 个元素的首地址,内存模型如下:

4.6 函数指针

每一个函数在经过编译之后,都变成一个包含多条指令的集合,在程序被加载到内存之后,这个指令集合被放在代码区,我们在程序中使用函数名就代表了这个指令集合的开始地址。

函数指针,本质上仍然是一个指针,只不过这个指针变量中存储的是一个函数的地址。函数最重要特性是什么?可以被调用!因此,当定义了一个函数指针并把一个函数地址赋值给这个指针时,就可以通过这个函数指针来调用函数。

如下示例代码:

int add(int x,int y)

{

    return x+y;

}




int main()

{

    int a = 1, b = 2;

    int (*p)(int, int);

    p = add;

    printf("%d + %d = %d\n", a, b, p(a, b));

}

前文已经说过,函数的名字就代表函数的地址,所以函数名 add 就代表了这个加法函数在内存中的地址。int (*p)(int, int);这条语句就是用来定义一个函数指针,它指向一个函数,这个函数必须符合下面这 2 点(学名叫:函数签名):

  • 有 2 个 int 型的参数;
  • 有一个 int 型的返回值。

代码中的 add 函数正好满足这个要求,因此,可以把 add 赋值给函数指针 p,此时 p 就指向了内存中这个函数存储的地址,后面就可以用函数指针 p 来调用这个函数了。

在示例代码中,函数指针 p 是直接定义的,那如果想定义 2 个函数指针,难道需要像下面这样定义吗?

int (*p)(int, int);

int (*p2)(int, int);

这里的参数比较简单,如果函数很复杂,这样的定义方式岂不是要烦死?可以用 typedef 关键字来定义一个函数指针类型:

typedef int (*pFunc)(int, int);

然后用这样的方式 pFunc p1, p2;来定义多个函数指针就方便多了。注意:只能把与函数指针类型具有相同签名的函数赋值给 p1 和 p2,也就是参数的个数、类型要相同,返回值也要相同。

注意:这里有几个小细节稍微了解一下:

  • 在赋值函数指针时,使用 p = &a;也是可以的;
  • 使用函数指针调用时,使用(*p)(a, b);也是可以的。

这里没有什么特殊的原理需要讲解,最终都是编译器帮我们处理了这里的细节,直接记住即可。

函数指针整明白之后,再和数组结合在一起:函数指针数组。示例代码如下: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int sub(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int mul(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int divide(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int main()

{

    int a = 4, b = 2;

    int (*p[4])(int, int);

    p[0] = add;

    p[1] = sub;

    p[2] = mul;

    p[3] = divide;

    printf("%d + %d = %d \n", a, b, p[0](a, b));

    printf("%d - %d = %d \n", a, b, p[1](a, b));

    printf("%d * %d = %d \n", a, b, p[2](a, b));

    printf("%d / %d = %d \n", a, b, p[3](a, b));

}

这条语句不太好理解:int (*p[4])(int, int);,先分析中间部分,标识符 p 与中括号[]结合(优先级高),所以 p 是一个数组,数组中有 4 个元素;然后剩下的内容表示一个函数指针,那么就说明数组中的元素类型是函数指针,也就是其他函数的地址,内存模型如下:

如果还是难以理解,那就回到指针的本质概念上:指针就是一个地址!这个地址中存储的内容是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告诉计算机这个内容是什么。如果你告诉它:这个地址里存放的内容是一个函数,那么计算机就去调用这个函数。那么你是如何告诉计算机的呢,就是在定义指针变量的时候,仅此而已!

总结

我已经把自己知道的所有指针相关的概念、语法、使用场景都作了讲解,就像一个小酒馆的掌柜,把自己的美酒佳肴都呈现给你,但愿你已经酒足饭饱!

如果以上的内容太多,一时无法消化,那么下面的这两句话就作为饭后甜点为您奉上,在以后的编程中,如果遇到指针相关的困惑,就想一想这两句话,也许能让你茅塞顿开。

  • 指针就是地址,地址就是指针。
  • 指针就是指向内存中的一块空间,至于如何来解释/操作这块空间,由这个指针的类型来决定。

另外还有一点嘱咐,那就是学习任何一门编程语言,一定要弄清楚内存模型,内存模型,内存模型!

如果你C/C++感兴趣,想学编程,小编推荐一个C/C++技术交流群【点击进入】!

涉及到了:编程入门、游戏编程、网络编程、Windows编程、Linux编程、Qt界面开发、黑客等等......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m131417-/p/14332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