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马士兵Java架构师vip课程百度云---代理模式与装饰器模式的区别

时间:2020-11-26
本文章向大家介绍2020最新马士兵Java架构师vip课程百度云---代理模式与装饰器模式的区别,主要包括2020最新马士兵Java架构师vip课程百度云---代理模式与装饰器模式的区别使用实例、应用技巧、基本知识点总结和需要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代理模式和装饰器模式非常相近,本文通过举例,针对俩者的区别进行探讨。

示例:孩子会吃饭

public interface IChild {

    void eat();
}
创建孩子类,实现吃饭接口:

public class Child implements IChild{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

        Log.e("TAG","孩子吃饭");
    }
}

如果孩子太小,不会做饭,连吃饭都需要引导,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代理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吃饭流程:

创建父母(代理)类:

public class Parent implements IChild{

    private Child child;

    private Parent(Child child){

        this.child = child;
    }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

        Log.e("TAG","父母做饭");
        child.eat();
        Log.e("TAG","父母收拾餐具");
    }
}

其中有些孩子长大了,学会了自己做饭、自己吃饭,生活独立自主:

创建孩子扩展(装饰)类:

public class ChildWrapper implements IChild{

    private Child child;

    public ChildWrapper(Child child){

        this.child = child;
    }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

        Log.e("TAG","孩子做饭");
        child.eat();
        Log.e("TAG","孩子收拾餐具");
    }
}

以上是代理和装饰的简化写法,如果不探究其表达的意义,俩者是没有区别的。

但是从实际意义出发,就可以看出俩者的区别:

代理,偏重因自己无法完成或自己无需关心,需要他人干涉事件流程,更多的是对对象的控制。
装饰,偏重对原对象功能的扩展,扩展后的对象仍是是对象本身。

这样说有些抽象,继续接着上例:

孩子长大了,需要去上学读书,新增学生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Student {

    void readBook();
}

孩子多了一重身份--学生,故要实现学生接口:

public class Child implements IChild, IStud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

        Log.e("TAG", "孩子吃饭");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adBook() {

        Log.e("TAG", "孩子读书");
    }
}

此时,上述部分独立自主的孩子(装饰类),因为身份的增加,也要相应的扩展:

public class ChildWrapper implements IChild, IStudent {

    private Child child;

    public ChildWrapper(Child child) {

        this.child = child;
    }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

        Log.e("TAG", "孩子做饭");
        child.eat();
        Log.e("TAG", "孩子收拾餐具");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adBook() {

        child.readBook();
    }
}

孩子成为了学生,但读书不是宅家里自学这么简单,需要有人教学,这显然不是父母的任务,而是学校的事情。于是新增学校代理:

public class School implements IStudent {

    private ArrayList<IStudent> students;

    public void addStudent(IStudent student) {

        students.add(stud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adBook() {

        for (IStudent student : students) {
            
            student.readBook();
        }
    }
}

学校招收学生入学,独立自主的孩子作为装饰类,本质还是孩子,肩负学生这一身份,可以作为学生入学,而原先的父母作为代理类不能入学:

Child child = new Child();
ChildWrapper wrapper = new ChildWrapper(child);
Parent parent = new Parent(child);

School school = new School();
school.addStudent(wrapper);

通过上述例子,相信可以直观的看出:

孩子有吃饭和学习俩件任务,父母作为代理类之一,只能指导吃饭;学校作为代理类之一,只能指导学习。
对于某些独立自主的孩子(装饰类),它可能学习更加主动,吃完饭会主动收拾碗筷,但这些本来就是它原有功能的加强,它的本质仍然是孩子,依然可以享受父母、学校的代理帮助。

所以:
代理模式,注重对对象某一功能的流程把控和辅助。它可以控制对象做某些事,重心是为了借用对象的功能完成某一流程,而非对象功能如何。
装饰模式,注重对对象功能的扩展,它不关心外界如何调用,只注重对对象功能的加强,装饰后还是对象本身。

对于代理类,如何调用对象的某一功能是思考重点,而不需要兼顾对象的所有功能;
对于装饰类,如何扩展对象的某一功能是思考重点,同时也需要兼顾对象的其它功能,因为再怎么装饰,本质也是对象本身,要担负起对象应有的职责。

从上述例子也可以看出:
被装饰者一旦身份增加,作为装饰类,也需要相应的扩展,这必然造成编码的负担。

设计模式本身是为了提升代码的可扩展性,灵活运用即可,不必生搬硬套,非要分出个所以然来,装饰器模式和代理模式的区别即是如此。

参考链接:http://www.cr7mufc520.cn/archives/mashibing11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r7mufc520/p/14042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