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S的安装与配置

时间:2020-05-25
本文章向大家介绍NFS的安装与配置,主要包括NFS的安装与配置使用实例、应用技巧、基本知识点总结和需要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NFS的安装与配置

1.安装NFS

yum install nfs-utils -y

2. 创建共享目录

mkdir -p /data/share

3. 修改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在 /etc/exports ,使用vim /etc/exports

<输出目录> 客户端(选项:访问权限,用户映射,其他]
        输出目录是指NFS系统中所定义的共享给客户端使用的文件系统
        客户端是定义网络中可以访问这个NFS共享目录的IP地址或网段或域名等
            客户端常用的指定方式
                指定ip地址的主机:192.168.100.1
                指定一个子网:192.168.100.0/24 也可以写成:192.168.100.0/255.255.255.0
                指定域名的主机:david.bsmart.cn
                指定域中的所有主机:*.bsmart.cn
                所有主机:*
        选项用来设置输出目录的访问权限、用户映射等。
            NFS主要有3类选项:
                设置输出目录只读:ro
                设置输出目录读写:rw
            用户映射选项
                all_squash:将远程访问的所有普通用户及所属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或用户组(nfsnobody);
                no_all_squash:与all_squash取反(默认设置);
                root_squash:将root用户及所属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或用户组(默认设置);
                no_root_squash:与rootsquash取反;
                anonuid=xxx:将远程访问的所有用户都映射为匿名用户,并指定该用户为本地用户(UID=xxx);
                anongid=xxx:将远程访问的所有用户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组账户,并指定该匿名用户组账户为本地用户组账户(GID=xxx);
            其它选项
                secure:限制客户端只能从小于1024的tcp/ip端口连接nfs服务器(默认设置);
                insecure:允许客户端从大于1024的tcp/ip端口连接服务器;
                sync:将数据同步写入内存缓冲区与磁盘中,效率低,但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async:将数据先保存在内存缓冲区中,必要时才写入磁盘;
                wdelay:检查是否有相关的写操作,如果有则将这些写操作一起执行,这样可以提高效率(默认设置);
                no_wdelay:若有写操作则立即执行,应与sync配合使用;
                subtree:若输出目录是一个子目录,则nfs服务器将检查其父目录的权限(默认设置);
                no_subtree:即使输出目录是一个子目录,nfs服务器也不检查其父目录的权限,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配置如下:

/data/share 192.168.2.0/24 (rw,root_squash,insecure) #ip地址根据实际情况配置,2.0为我虚拟机网段

4.启动相关服务

systemctl start rpcbind #启动动rpcbind服务

systemctl enable rpcbind #设置rpcbind 开机启动

systemctl start nfs-server nfs-secure-server #启动nfs服务和nfs安全传输服务

systemctl enable nfs-server nfs-secure-server #设置开机启动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nfs #设置防火墙放行nfs或者关闭防火墙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etenfoce 0 #临时关闭Selinux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angmeiqing/p/12958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