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学会定时删除日志的 Shell 脚本

时间:2020-04-11
本文章向大家介绍一分钟学会定时删除日志的 Shell 脚本,主要包括一分钟学会定时删除日志的 Shell 脚本使用实例、应用技巧、基本知识点总结和需要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创建删除脚本

创建一个 deletelog.sh 文件,内容如下

#!/bin/bash
find /root/test/ -mtime +30 -name "*.log" | xargs -i mv {} /root/RecycleBin/;
find /root/RecycleBin/ -name "*.log" -exec rm -rf {} \;
解读文件中的第一条命令:

find /root/test/ -mtime +30 -name "*.log" | xargs -i mv {} /root/RecycleBin/;
「 find 」查找

「 /root/test/ 」指定的目录

「 -mtime +30 」30天前的(天数可自定义)

「 -name "*.log" 」所有.log结尾的文件

「 | xargs -i mv {} 」固定写法

「 /root/RecycleBin/ 」目标目录

整条命令的意思:查找 /root/test/ 目录下 30 天前的所有以 .log 结尾的文件,然后将它们移动到 /root/RecycleBin/ 目录下。

解读文件中的第二条命令:

find /root/RecycleBin/ -name "*.log" -exec rm -rf {} \;
「 find 」查找

「 /root/RecycleBin/ 」指定的目录

「 -name "*.log" 」所有 .log 结尾的文件

「 -exec rm -rf {} \ 」固定写法

整条命令的意思:查找 /root/RecycleBin/ 目录下所有以 .log 结尾的文件,然后将它们全部删除。

添加执行权限

为 deletelog.sh 添加执行权限

chmod 777 /root/RecycleBin/deletelog.sh
 chmod 777 文件或目录,会经常使用,上述命令执行后,deletelog.sh 文件的权限就被修改为 777(可读可写可执行)。

下面具体介绍 chmod 命令。

Linux 系统中,每个用户的角色和权限划分的很细致也很严格,每个文件(目录)都设有访问许可权限,利用这种机制来决定某个用户通过某种方式对文件(目录)进行读、写、执行等操作。

操作文件或目录的用户,有 3 种不同类型:文件所有者、群组用户、其他用户。最高位表示文件所有者的权限值,中间位表示群组用户的权限值,最低位则表示其他用户的权限值,所以,chmod 777 中,三个数字 7 分别对应上面三种用户,权限值都为 7 。

文件或目录的权限又分为 3 种:只读、只写、可执行。

依照上面的表格,权限组合就是对应权限值求和,如下:

7 = 4 + 2 + 1      读写运行权限

5 = 4 + 1             读和运行权限

4 = 4                   只读权限

比如, chmod  754  filename.sh 命令的含义,就是将 filename.sh 文件的读写运行权限赋予文件所有者,把读和运行的权限赋予群组用户,把读的权限赋予其他用户。

设置定时任务

添加定时执行 deletelog.sh 脚本的任务

crontab -e
输入上述命令,进入定时任务的编辑界面

添加定时任务(每天凌晨2点执行):

0 2 * * * /root/RecycleBin/deletelog.sh

通过下述命令查看定时任务

crontab -l 

最后

先移动要删除的文件,在执行删除操作,在将该删除脚本放置到生产环境前,一定要先在测试环境测试下。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lkp1603645756/article/details/88846818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iulovelinux/p/12680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