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单页应用的首屏优化----

时间:2019-09-05
本文章向大家介绍----Vue 单页应用的首屏优化----,主要包括----Vue 单页应用的首屏优化----使用实例、应用技巧、基本知识点总结和需要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对于单页应用,要在一个页面上为用户提供产品的所有功能,在这个页面加载的时候,首先要加载大量的静态资源,这个加载时间相对比较长。所以我们需要做一些相应的优化,减少响应时间,尽快把首屏显示出来。

1、压缩代码

无论是否为单页应用,代码的压缩都是要做的。 
对于vue-cli生成的项目,在Webpack配置文件中使用了UglifyJsPlugin进行代码的压缩:

//webpack.prod.conf.js
plugins: [
......
new UglifyJsPlugin({
uglifyOptions: {
compress: {
warnings: false
}
},
sourceMap: config.build.productionSourceMap,
parallel: true
}),
......
]

2、框架和插件按需加载

对于项目中用到的一些UI框架,比如 Onsen UI 、Mint UI 等等。如果我们只使用框架的部分组件,那么可以不要引入整个框架,按需引入用到的组件。 
以Mint UI为例:

// 引入全部组件 
import Mint from 'mint-ui'; 
import 'mint-ui/lib/style.css' 
Vue.use(Mint);

// 按需引入部分组件 
import { CellSwipe } from 'mint-ui'; 
Vue.component(CellSwipe.name, CellSwipe);
对于一些插件,比如表单验证插件Vuelidate,如果只是在个别组件中用的到,也可以不要在main.js里面引入,而是在组件中按需引入

// main.js中全部引入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Vuelidate from 'vuelidate'
Vue.use(Vuelidate)

// 组件中按需引入
import { validationMixin } from 'vuelidate'

3、框架和插件从cdn中引入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其实不会要去更改这些第三方库,所以可以把它们放到cdn中,不参与打包。 
在 index.html 中使用cdn引入

<script src="https://cdn.example.com/vue/2.5.3/vue.js"></script>
<script src="https://cdn.example.com/vuex/3.0.1/vuex.min.js"></script>
<script src="https://cdn.example.com/axios/0.17.1/axios.min.js"></script>
在webpack.config.js(webpack.base.config.js)中添加externals,表示这些文件可以被引用,但不参与打包。

externals: {

'vue': 'Vue',

'vuex': 'Vuex',

'axios': 'axios' }

这样配置之后,我们依然可以用import Vuex from 'vuex'来引入模块。

具有外部依赖(external dependency)的 bundle 可以在各种模块上下文(module context)中使用,例如 CommonJS, AMD, 全局变量和 ES2015 模块。

externals也支持string、array、object、function和regex等各种语法,详情参见webpack Externals中文文档。

4、路由懒加载
官方文档在此,更详细的内容参见文档。

路由懒加载也就是 把不同路由对应的组件分割成不同的代码块,然后当路由被访问的时候才加载对应组件。 
结合 Vue 的异步组件和 Webpack 的代码分割功能,轻松实现路由组件的懒加载。 
在router中,我们平时是这样引入组件的:
import Foo from './Foo.vue'

文档中指出,如下定义一个能够被 Webpack 自动代码分割的异步组件

const Foo = () => import('./Foo.vue')

在路由配置中什么都不需要改变,只需要像往常一样使用 Foo: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foo', component: Foo } ]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jy850984598/p/11465947.html